大豆根腐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015-05-11 21:02张丽丽
现代农业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综合防治根腐病大豆

张丽丽

摘 要:针对大豆根腐病的发病条件,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并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大豆;根腐病;综合防治;措施

大豆根腐病是世界各大豆产区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其中尤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和嫩江平原发生最为严重。大豆根腐病是大豆根及茎基部病害的统称,由多种病原菌侵染而引起不同症状的数种病害。据统计,一般地块发病率为35%~55%,重病地块可达90%以上,一般年份减产10%~15%,严重时可达50%~60%,且大豆的含油量也显著降低。

1 危害症状

在大豆的整个生长发育期内,均有可能感染此病。

1.1 出苗前期 出土前种子受害引起腐烂变软,使其不能萌发,在表面生有白色的霉菌层。种子萌发后腐烂的幼芽变为褐色并畸形,最终枯死腐烂。

1.2 幼苗期 这一时期的症状主要是发生在根部,主根的病斑开始为褐色、黑褐色或赤褐色小斑点,而后逐渐扩大成长条形、菱形或不规则状的凹陷大斑,严重时病斑变为红褐色、黑褐色或铁锈色,表皮腐烂呈溃疡状,地下的侧根从根尖开始变为褐色,呈水侵状,并逐渐腐烂,严重病株的主根和须根全部腐烂,形成秃根。病株地上部分生长发育不良,病苗矮小瘦弱,叶子小且颜色发黄,病情进一步加重时干枯死亡。

1.3 成株期 在成株期,病株根部变为褐色斑,呈不规则状,大小不等,严重时根系部开裂,暴露出木质纤维组织,病株的地上部叶片从下往上开始逐渐变黄,起初是底部2~3片复叶变黄,随后整株叶片变为浅绿,病株矮化,要比正常植株矮6~10 cm。

1.4 开花结荚期 这一时期为发病高峰期,田间出现大片的黄叶,病株几乎停止生长,根部逐渐腐烂,致使病株死亡,一些稍轻的病株虽然还能继续生长,但叶片变黄甚至提前脱落,最终结荚少,籽粒小,产量低,品质差。

2 病原

大豆根腐病系由多种土壤习居菌复合侵染引起,主要为尖孢镰刀菌,禾谷镰刀菌,燕麦镰刀菌,茄腐镰刀菌,终极腐霉菌和立枯丝核菌。我省大豆根腐病的病原菌主要是尖孢镰刀菌、燕麦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和腐霉菌。其中尖孢镰刀菌和燕麦镰刀菌随着大豆种子发芽而侵染率提高,分枝期达到高峰,以后便逐渐下降;立枯丝核菌和腐霉菌则随着生长发育的进程稍微下降。

3 发病条件

引起大豆根腐病的大部分病原菌属于土壤习居菌,除了能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组织上越冬外,还能在土壤中腐生。因而,应该说土壤和病残体是大豆根腐病的初侵染源。带菌种子可使幼苗出土前发病。大豆种子萌发后5~7 d就可侵染胚茎和胚根,虫伤以及其他原因所形成的伤口都会利于多种病菌的侵入。大豆根腐病的病原菌为兼性寄生菌,寄生性弱,所有不利于寄生幼苗的条件都能引起发病。春季低温最容易发病。土壤长期处于干旱后突逢连阴雨,寄主生长迅速,根和茎基部产生纵裂伤口,使病菌迅速侵入,加重发病。春季土壤温度低,播种又过深过早,幼苗出土、生长迟缓,幼茎与根比较细弱,地下部分延长,给病菌侵染提供和增加了机会。此外土壤含水量大,尤其是低洼潮湿地带,大豆幼苗长势弱,抗病力差,也给病菌侵染提供了条件。连作和迎茬大豆根腐病发病重。施肥水平与施肥种类对根腐病的发生也有非常大的,如氮肥施用量过大,造成幼苗组织柔嫩,病害就会加重。根潜蝇的危害也会导致病害的发生,虫株率越高发病越重。因除草剂使用不当,药剂伤害到幼苗,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也会加重大豆根腐病的发生。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4.1.1 合理轮作 实行与禾本科作物三年以上轮作,严禁大豆重迎茬。

4.1.2 垄作栽培 垄作有利于增温、降湿,减轻病害。一般情况垄作比平作发病要轻,大垄比小垄发病轻。究其原因就是垄作可以进行中耕培土,使土壤不板结,疏松透气性强,同时也降低了土壤的含水量。

4.1.3 适时晚播 根据土壤温度回升情况确定播期,地温回升慢时要避免早播,当地温稳定通过8℃以上时可开始播种。在保证墒情的前提下,播深不要超过5 cm,一般为3~4 cm为宜。

4.1.4 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 整地时及时进行耕翻、平整细耙,改善土壤通气状态,减少田间积水,及时进行中耕培土,以利于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培育壮苗,增强其抗病力。中耕培土还能促进地上茎基部测生新根的形成,恢复生长。

4.1.5 土壤处理防治害虫 注重防治地下害虫,特别是大豆根潜蝇,根据其发生规律有针对性防治,如土壤处理,可用呋喃丹颗粒剂每公顷15~50 kg,拌入细潮土撒施于播种穴或沟内,然后再进行播种。防治幼虫可用80%敌敌畏900倍液灌根或喷雾,。灌根要求将药液渗透到植株根部。

4.1.6 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使用多元复合液肥实施叶面追施,用以弥补根部病害吸收肥、水的不足。

4.2 药剂防治

4.2.1 种衣剂拌种 可用含有多菌灵、福美双和杀虫剂的种衣剂拌种,用量为种子的1%~1.25%,预防根腐病和潜叶蝇。

4.2.2 混剂拌种 可用多·福混剂拌种,种子重量的0.4%药剂进行湿拌,

4.2.3 药物喷治 对已发病的地块,应及时喷施叶面肥及选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或2%的宁南霉素,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促进病株新根的再生。以上配合比为:小叶敌450倍液、2%万佳丰水剂3000倍液、尿素160克/亩、磷酸二氢钾120克/亩。2%菌克毒克50毫升/亩。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合防治根腐病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番茄萎蔫膨果慢 当心根腐病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饲用南瓜根腐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番茄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