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015-05-11 21:10乔红莲
现代农业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合作社制约因素农机

乔红莲

摘 要:本文从分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入手,阐述了影响基发展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农机;合作社;发展;制约因素

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促进粮食产量的战略部署下建设起来的。黑河市爱辉区自2009年至今共组建了13个千万元农机合作社,通过几年的发展,给我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是新生产物,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导致合作社经营不善,有些因素是地方环境影响,有些则是政策、人为方面的影响。

1 政策因素

政策出台后,省相关部门没有通过系统调研适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各市县只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五花八门的建设方案。出现问题后,省相关部门往往采取“一刀切,哪里办的好就按哪里实行”的政策,没有考虑到各地是否适合该模式,忽略地方自身优势。我区的优势在于人均耕地较多,农机化水平较高,农民生活相对较富裕,但是也由此出现土地大面积规模经营难,土地入社难的问题,而像克山仁发等其他地区的合作社正好相反,人均耕地少,适合集中土地规模经营和劳动力的转移。

2 人为因素

我区2009~2010年组建的7个合作社中,由于部分机具是省里选配,导致一些如纽荷兰T9040、克拉斯3800拖拉机及相关配套机具等,由于马力太大,不适合我区作业,售后也存在问题,目前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如罕达汽九道沟有大马力机械28台套,可耕种面积4000垧,实际耕种面积1200垧,平原地区一般农户机械力量均可耕种50垧左右,实际耕种面积10垧左右,农机闲置率较高,不能产生利润的同时,每年还要提相应折旧,给合作社带来损失,这也是导致合作社还贷难的重大问题。此外,这7个合作社主要是以代耕为主,购置的是种植大豆的机械,与我区近几年实行的“降豆、扩米、增稻”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相冲突,加上这两年我区遭受严重涝灾,大豆减产、绝产严重,因此年经济效益较差。2012年组建的4个玉米合作社相对而言,经营状况较好,但受种植品种限制,较我省南部市县产量差距大,加上省“单纯数字计算的浮夸”气氛影响,其所产生的效益相对并不理想。在机耕费价格上,我区始终保持在全省最水平,也直接影响合作社收益,但是调高机耕费价格,对农民整地的积极性就会产生影响。

3 观念因素

从总体上看,有企业作为依托的合作社相对纯农民组建的合作社,经营情况要好很多,如长发合作社的境外开发项目。纯农民组建的合作社受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当地风土人情、思想意识等方面影响,相对保守,一般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经营管理方面也没有像企业一样的系统管理模式,导致部分合作社管理混乱,得过且过,随之任之的思想严重,好在合作社基本都服从管理进行相应整改,但取得的效果不一。此外,合作社种植的作物由于没有销售合同,卖粮价格上没有保障。

4 环境因素

一些省、市、区的惠农政策没有落实到合作社身上,也影响了合作社的发展:信贷部门支持力度不够,贷款额度小,合作社筹集的生产资金欠缺;粮补、综合、保险、规模经营等补贴,大部分补贴给了农民,合作社不享受此类补贴;机具更新较为困难,急缺的一些机械种类往往没有进入国补目录,如:大型收割机后驱动系统、防陷链轨、进口免耕播种机等。

从全省总体情况看,制约合作社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土地问题,土地不连片,不能规模经营,直接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目前,第二轮土地承包还有十余年,只有适时引进管理人才,加紧培养新时期农民,不断的加大引导力度,出台一系列土地优惠政策,才能逐渐的把土地集中起来,合作社才会逐渐的发展壮大,不能急于求成,“一口吃个胖子”。推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事关我区现代化大农业能否大发展、快发展的问题,关乎着我区粮食是否能增产,是否高产的问题,关乎着农民是否增收的民生问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现阶段,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配合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合作社健康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社制约因素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不一样的农机展
完善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烟农专业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