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效能视野中的学校文化建设探析

2015-05-11 22:19任延延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学校文化

任延延

摘   要 学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的成功与否对于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还存在诸如丧失教育灵性的物质文化建设、缺少人文关怀的制度文化以及缺乏共同愿景的精神文化建设等误区。本文从关注效能提升的视角对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了合理规划学校建筑、重视动态文化建设等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组织效能  学校效能  学校文化

组织因其肩负的历史使命而凸显存续的必要性,在经济发展、各种理论衍生的今天,学校作为将自然人育化为社会人的公益性组织,也迫切需要从自身的发展历史及所欲达成的愿景之中传承与凝练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中小学校必须萃取契合自身的文化,以文化为给养,孕育和推动自身的发展,以文化促办学效能的提升。

一、组织效能、学校效能与学校文化的意蕴

效能就其字面意思看来应当是涵盖“效”和“能”两个层面,即效率、效益、效果以及能力、能量。在英文中,效率为“efficiency”、“do efficiently”,强调正确地做事,侧重投入—产出比,关注成本。效能为“effectiveness”、“do effectively”,强调做正确的事,重在质量,讲求目标的达成度[1]。因此,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讲,效能的外延更广,且大于“效”与“能”两部分的总和。

组织效能的含义较为复杂,国内外学者因关注重点的不同,对其概念的表述也呈现多样化的形态。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见解认为:效能是绩效的一种水平,组织绩效包括财务绩效、商业绩效及组织效能三种水平,且组织效能以管理为基础,包含与质量有关的产品质量、员工满意度及社会责任等部分,是组织总体表现的一种形式[2]。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一个高效能的组织应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首先,有一个正确且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为导引;其次,组织结构合理、运作机制完善且能够协调整合组织内外资源高效解决其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最后,一个高效能的组织还应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创新、发展与适应的能力。

学校作为以育人为愿景的组织,学者们对其概念的界定也是见仁见智。从效能视角对其进行描述,笔者认为学校应是在特定空间环境内,有效协调并整合校内资源及社会、家庭等校外资源以达成育人这一终极目标而存续的开放性非营利型组织。对学校效能的评价也应重在以下三个维度。一是学生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学生个体对其成长的期望与现实的比照、家长及社会对子女期望的达成度两个方面;二是教师的满意度,重在考量教师安全感的满足程度、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与其对自身期望值的匹配度及教师精神富足感等方面;三是学校效益,即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由良好的学校口碑等而赢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有效解决办学过程中各种常规和突发性问题所显现的自身效益两个方面。

学校文化在我国的发展,最先由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校园文化”概念演变而来,经历了“模仿学习—探索独立—创新特色—提高发展”的一个过程[3]。以育人为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文化,应包括学校建筑、校园活动等外显的视听文化,同时涵括学校人际关系氛围及成员在学校日常生活中习得的信念、思维方式、心理取向等内隐的心灵文化,是映射社会大文化的一种亚文化表现,同时又呈现学校独特性的文化。学校文化的功用可从学校内外两部分进行阐释:就内部而言,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育人的功能,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师生交往及校园活动等方式于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品格,引导学生价值观念、人生目标的建立,传授学生谋生技能的同时助其逐步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蜕变;二是管理的功能,通过一系列制度使学校成员行为规范化,将个人目标与学校愿景相整合,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外部而言,则主要通过人才输送及社会服务,对社会起到知识传递和教化的作用,且其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具有再创造的功能。

二、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表征

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划分,学校文化应分解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形态。就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看,要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教育及社会功能,则必定要搞好学校物质、制度及精神三个层面的文化建设。然现今的学校文化建设中仍不乏一些误区的呈现。

1.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丧失教育灵性

学校建筑、景观布局等作为物质文化的载体固定在特定的校园空间之内,以其形象美向学校成员述说着内在的“真”与“善”,即教育的功能与目的[4]。干净、整洁且布局合理的校园物化环境会因其承载的文化内涵而在潜移默化中向成员散发教育的灵性。然现今学校在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却忽视了教育灵性的氤氲,主要呈现于学校建筑物及其景观的设计与建设两个方面。就学校建筑物而言,一是建筑的外形,总是千篇一律的“盒子”式样,且建成后安个名字或者干脆用1号楼、2号楼等符号作为标识,难有文化内容的表述及育人故事的呈现;二是校舍布局分散,无形中造成时间的浪费,且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整合作用;三是多南北朝向,少东西走向的建筑,虽然考虑到采光等因素,但是单一走向的布局,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会人为地规制人际交往空间,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5];四是建筑物利用效率低,特别是学校博物馆等承担记录校史和文化积淀作用的建筑,存在为迎接检查或参观访问而开放的问题,育人效用不大;在校园景观设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为雕塑而雕塑,大部分雕塑与学校精神关联甚微,且摆放位置也未经过合理的规划,有些只是往草坪或者角落里一放了事。在一些细化的生活设计方面,如学校洗手池的设计,大部分没有遵循学生由于年级高低而呈现的身高差别,均设计为统一高度,缺少人文关怀的体现。

2.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忽视人文关怀

在社会学视角下,学校制度文化被认为是社会成员希望学校具有的文化。在个体社会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学校应当以各种制度规范或者强化个体的某种行为,使其日趋符合自己的社会定位。学校制度文化应当涵括各种日常行为规范、考勤制度、奖惩制度、领导体制等,应当以制度文化建设激励学校成员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制度文化应成为提高学校效能、实现学校目标的催化剂。然而在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实践中,制度文化的建设却往往忽视了对学校成员的人文关怀。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一些亟需规避的误区,一是虽制度完备却关在盒子里,一些学校从宏观的纲领性方针到细化的指导条例都很健全,但仅是为了迎接评估或检查而建设的“盒子”工程,没有落实到治学实践中。二是有些规章制度的制定仅是照搬上级行文的意思,不能贴近本校的治学实践。三是多禁令性规制少鼓励性引导,惩戒性制度的使用多于表扬性制度,行为规范多使用冰冷的“不准”、“禁止”等字眼,缺乏鼓励性的温情指引。四是制度呆板僵硬,缺乏临情应变的思维,比如以考勤作为评先的依据之一,便任由考勤机的冰冷数据定乾坤,不去探查是否由于不可抗力等因素的存在导致教师偶尔迟到的现象。

3.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缺乏共同愿景

精神文化作为学校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凝聚于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歌、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是教育灵魂的精要阐述,并在全面渗透中对学校成员起教导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呈现出一些相互矛盾的态势,散化了学校共同愿景的导引。具体外显于以下五个层面:一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过渡习染市场经济气息,实现短期经济性、功利性目标的诱惑遮蔽了对学校的长远效益专注;二是在高考导向的教育体制下,多彩的学校精神文化活动日渐萎缩,背离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化教育指导思想;三是师生间的代际矛盾凸显,师生观念的相左,导致教师常以其学生时代的文化观念构筑现代学生的文化空间,不利于师生间的互动与和谐关系的构建;四是办学理念传承的断片,此种现象在校长换届过程中表现尤甚,功于政绩的心理动机易使其忽视对学校文化积淀的解读和历任校长办学理念的萃取,忽略对学校文化传承的完善;五是校歌、校训作为学校个性凝缩的精神文化载体,却流于大众化,成为被堆砌的空洞口号,如“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八字方针使得很多原应异质化的学校趋渐雷同,在激励和规制学校成员方面的效用锐减。

三、基于学校效能的学校文化建构策略

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的存续,依附于社会大文化,受其渗透和导向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完成育人目标,促进社会发展是学校文化最重要的使命之一,若要很好地完成使命,则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对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完善付出努力,进而实现以文化功用促学校效能的提升。

1.合理规划学校建筑,提高资源的教育效能

如前所述,学校物质文化的合理规划与建设,不仅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可以为学校育人效能锦上添花。首先,从学校建筑布局来看,其应形成南北朝向、东西走向交互的格局,构筑人际交往空间,增加师生间的互动频率。其次,在建筑物的选址方面应秉持教育服务理念,规避人们在偌大校园中寻而不得的现象。如行政楼作为学校办公的指挥中心,应建在校园中便于寻找的位置,可以用拔高或区别于其他建筑的颜色进行标识。而对于健身房、练声房等较为喧闹的建筑则应建在校园较为偏僻的位置,然生活区与教学功能区则不宜相距太远。另外,在建筑式样、内部陈设及校园雕塑的设计方面,应从学校核心价值观及榜样人物中凝练正能量故事活化其灵魂,发挥以物育人的功效。最后,从色彩学的角度来讲,冷暖适度的色彩应为学校建筑基色的首选,如朱红、天蓝等,但在选择时应顾及校标、校徽等色彩的一致性。

2.引入弹性管理机制,扩大学校的社会效应

获得学校群体认可的制度文化,扮演着规范学校成员行为的角色,发挥着文化约束的效用。针对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的相关问题,着眼于扩大学校社会效益,提出以下对策:一是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要接地气,应针对学校自身的办学实践和实施对象的特性制定,且配置以相应的实施细则和管理条例;二是制度要根据适用对象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侧重点、分阶段且由浅入深的实施办法;三是形成与市场积极主动的交流机制,革除阻碍学校发展的规章,引入弹性管理机制,增强学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四是与家庭、社会建立协作关系,共建制度实施的良好氛围,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进行及时引导和强化训练;五是为教师发展提供完善的成长机制和学习平台,在关注办学质量和教师满意度的基础上,扩大学校社会效应。

3.重视动态文化建设,赢得学校的品牌效益

关注教育成效,育自然人为社会人始终应是学校教育的本体论,然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社会淘汰机制中,关注学校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娱活动等动态文化建设,创学校品牌效益也应写进提升学校效能的日程之内。首先在顺应以考试为导向的大教育体制潮流的前提下,课堂教学活动的转变应在向学生传授特定应考知识的同时,开启与学生对话交流的互动教学模式,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内驱学习力,根据学生特长爱好,开设趣味课堂、特长班等,并配备专业师资队伍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段对学生进行集中讲授,以促进学生自由和谐的发展。其次应重视具有学校个性及精神内涵,且学校成员共同参与的文娱活动的形象设计,从视听两方面加强学校动态文化建设。最后,还应重视学校校友会的组建与交流活动的开展,汇集学校潜在的社会资本,以助力学校品牌效益的创收。

4.关注精神文化建设,实现学校的增值效果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对于培养学校群体的审美趣味、内化其道德修养、拓展思维方式及形成对学校的认同感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在当前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根据治学对象层次的不同,如低、中、高年段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不同,创设教育情景,为其价值观念的形成及行为取向进行有效引导,为其创设积极的个体社会化条件;二是倡导人文关怀的领导方式,创设和谐的人际氛围,构建学习型学校,帮助全体成员的成长与发展;三是重视内外交流,以社会文化和家庭文化为给养站,与社会和家庭共同致力于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同时不应偏好某几所高等院校的师资来源,而应拓展人员招聘渠道为固化的文化模式注入活力;四是对学校传统文化进行辨证地扬弃,重视校歌、校训及学校传奇人物等的教育价值开发,凝炼学校核心价值观念,并使其进一步内化为学校成员的信念及心理取向,从而具化为群体成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言行举止,标立学校教育形象的同时为学校赢得社会经济效益,如扩大生源范围、获得社会赞助等,以实现办学的增值效果。

参考文献

[1] 江庭谊.知识管理、企业文化与组织效能关系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0.

[2] 霍海涛.知识管理、企业文化与组织效能的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09(7).

[3] 陈东晓.学校文化的生成、诊断及建设[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4] 熊明.建筑美学纲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 俞国良,王卫东,刘黎明.学校文化新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学校文化
“构建成语浸润式学校文化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做好档案编研工作 提升学校文化氛围
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坚持创新,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可持续发展
知行合一 文化化人
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