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交际主体间的图式竞争

2015-05-13 21:30葛艳梅
卷宗 2015年3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图式理论

摘 要:长期以来,翻译研究的主流是静态研究,且其探索路径单一。图式理论解读翻译行为,表明翻译行为是交际主体的心理构建体,是交际主体间的图式竞争,是交际主、客体图式相互交错、对比、选择、协商与顺应的过程和结果;该过程在突现译者主体性的同时也強调其受动性及翻译的主体间性,揭示了翻译主体(作者、译者和读者)存在的竞争性和总体性。

关键词:图式理论;动态研究;交际主体;图式竞争;主体间性

基金项目:太原工业学院一般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RY04)的阶段研究成果

1 引言

考察翻译研究的历史,可以发现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作者中心→文本中心→读者中心→译者中心(值得注意的是,“译者中心”在时下的翻译研究中得到了过度强调)。在这些“中心”的跳跃中我们看到了译学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大与开放,“但问题仍然存在,‘中心的转移在某种程度上只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些理论“大多因其无可避免的偏颇而至失重” 。此前,国内其他学者也对该现象进行过探讨,如王寅在总结了经验论、唯理论和解释派哲学派对语言、语义和翻译的解释之后指出,这些理论“分别聚焦于交际的三个不同环节:作者、文本、读者”,它们“过于偏重某一环节,似有以偏概全之不足”。

本文则应用图式理论来关注翻译研究的不足与局限。图式理论解读翻译行为,可以把翻译归结为翻译主体之间的图式竞争。这一阐释能够从总体上把握作者、译者、读者、原文本、译本之间的动态关系,以新的视角来理解翻译主体性及主体间性,揭示翻译主体存在的竞争性和总体性,还作者、译者、读者本真的生存状态与合法地位。

2 图式理论概述

图式一词来自希腊语,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和心理学著作中。18世纪康德开始论述其哲学意义并将其引入人类的认识系统:“认识是主体运用其先验认知图式于感性对象,把各种杂乱无章的感觉经验组织、整合、建构为新概念的过程”。 康德指出概念本身并无意义,只有当它与人们已知的事物相联系时才产生意义,并构成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结构图式。格式塔心理学家巴特勒特进一步发展了图式理论,他把“图式”定义为“对过去的反应和经验的积极组织”,并认为图式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任何与以往经验类似的活动中起作用。

3 翻译行为解读

“无论是概念的体现还是对形式和内容的解释,文本在读者心理都转换成了一个心理模式。”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必须要把握好外部的物理能量是如何转换成心理事件的。应用图式理论来解读该过程,图解如下:

以上图示可归结为三点:1)翻译是交际主体(作者、译者与目的语读者)的心理构建体,主要体现为译者主体。理解阶段是译者带着自己的先验图式对原语文本进行认知、推理的过程。译者首先作为读者从原语文本出发,激活相关图式,去推理、关联、填补原语图式,形成得到强化和添加的新图式;译者追踪和建立作者要激活的客观图式,从而实现经由客观文本的、译者与作者主观图式的对话;作者、译者、原语文本构成一个交际三角。2)表达阶段则从经过更新的图式出发,译者将其从原语图式中分离出来,进入目的语图式映射、选择、匹配阶段,进而建构目的语文本。译者必须要兼顾到隐含读者的期待视野与审美接受,选择翻译策略、翻译程序及语言使用,最终实现原作者与目的语读者的跨文化交际。译者、译本与目的语读者构成又一交际三角。3)翻译是作者、译者、读者、原文本、译本诸主、客体构成的交际网络与多元互动体。译本的产出是经由原作者图式导向、译者图式与目的语读者图式语境化的过程与结果,是各种关系的“社会整合”;其实质就是作者主体、译者主体与目的语读者主体交际三角间的互动、协商、顺应与制约。

4 翻译主体的图式竞争

4.1 作者/原语图式与译者图式

理解阶段是作者与译者分别代表的两种文化语境之间的同化、顺应和协商,是作者与译者的“视野融合”。图式呈现出三种工作状态:1)原语图式与译者图式的知识结构和期待一致,图式中的空位容易激活、恢复、填补与关联,译者容易进入文本期待视野,图式能轻松自如加工文本,形成概念,把握概念之间的联系,造就主题意义,原有的图式得到强化、巩固和添加,即同化。2)原语文本违背译者图式结构和期待,即原语文本激活译者图式比较困难,图式暂时无法加工文本意义,但随着阅读和感知的深入,文本世界反作用于图式,图式中原有的组块被拆除,得到重新组合配置与刷新,文本意义取得了关联,即顺应,译者图式得到提升。3)译者图式过于僵化,文本知识不能激活空位,或空位中所激活的关联信息与文本的本意大相径庭,表现为误解或误读文本意义。可见,对原语文本的解读是原语图式与译者图式、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相互改造的过程与结果。

4.2 译者图式的分离与转换

外部文本世界的物理能量转换成心理事件,经验结构抽象成概念结构,产生概念图式(原语图式得到正确识别与合理构建)时,反映为意义表征的概念图式便从原语语言图式中剥离出来,进入目的语图式转换阶段。当下的分离使得概念图式挣脱原语语言外壳的束缚,获得巨大的表象空间和自由度,避免译者受原语表达形式的负迁移作用影响而产出生硬、杜撰的洋化语言;便于译者发挥目的语优势,应用目的语中优化的、约定俗成的表达形式来映射原语相关图式。理论上讲, 没有语言外壳的原型概念图式可以与任何语言的原型或非原型表达形式结合, 转换成与原语等效的对应表达形式。人们可以在认知能力许可的范围内灵活使用语言,不必拘泥于现成的语法规则,重要的是语言形式是否与其所表征的经验结构中的意象相匹配,因为语法的本质是具象的。原语语言图式制约着译者对概念图式的表达,其实质为原语图式对译者图式的更新——翻译交际活动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

5 结语

图式理论解读翻译行为,使我们不仅承认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同时也认可作者主体与读者主体的合法性地位。翻译是作者、译者、读者、原文本和译本各主、客体构成的交际网络,这里包含三个交际三角:一、作者—译者—原语文本;二、译者—译本—目的语读者;三、作者—译者—目的语读者。交际的实质性结果为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赢”和各种关系的“社会整合”,具体体现为可为目的语读者接受的译本。多维互动中,交际主体间的系列图式不断对比、选择、调整与顺应,突现了翻译交际行为的总体性及交际主体间的制约性、差异性和通约性。可以说,一次成功的翻译行为(活动)就是作者、译者与目的语读者之间的心理事件—心理模式—心理体验能够达通至“彼此彼此”的“悠游”之态:三者超越时空相遇相知的会心微笑——“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参考文献

[1] 陈历明. 翻译: 作为复调的对话[J]. 外国语, 2006(1).

[2] 王寅.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 中国翻译, 2005(5).

[3] 韦汉, 章柏成. 图式理论和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3).

作者简介

葛艳梅(1975-),女,山西晋中人,太原工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主体间性理论的高职教师合作文化构建研究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图式理论与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词义传达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探析及应用探讨
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