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林译本的显化及其翻译策略

2015-05-19 05:52曹微微
关键词:沈复浮生六记林语堂

曹微微

(枣庄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山东 枣庄 277100)

一、引言

翻译过程涉及译者对源语文本的理解和再表达。源语文本中的信息,作者并非都完全明确表述出来。对于没有表述的信息,亦即隐性信息,则通常需要译者在目标语文本中加以显化,以提高译本的可接受程度。因此,显化是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现象。在翻译中,显化又称为明晰化或明朗化,指的是“目标文本以更明显的形式表述源文本的信息,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添加解释性短语或添加连接词来增强译本的逻辑性和易解性”[1](P55)。Blum-Kulka 提出显化假设,认为显化或是翻译文本等语言中介语活动中具有普遍性的策略[2](P62),具体表现为衔接形式的显化。柯飞主张显化“不应只是狭义地指语言衔接形式的变化,还应包括意义上的显化转换”[3](P306)。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言文,行文简练,多省略主语、谓语等,而且含有大量的文化特有词语。林语堂在将其翻译成英文时,译文文本是否存在衔接形式和文化意义上的显化翻译?若存在,是采用何种翻译策略显化?有鉴于此,本研究试从语言的衔接形式和文化意义两方面来探究林语堂所译的《浮生六记》中的显化现象及翻译策略。

二、显化在翻译中的具体体现

显化假说认为,显化是翻译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其中衔接形式与意义的显化是公认的两种显化类别。在翻译中,语篇的连贯不仅指词汇的衔接,还涉及结构与逻辑的衔接,这些衔接存在于语篇内部,使之成为语篇的内在联系。如:

临行,向余小语曰:“无人调护,自去经心!”[4](P16)

在摘句中,沈复将受业于斋先生门下,辞别妻子陈芸,陈芸对其不舍,担心夫君在外的起居,便小声告诫他自己要多留意,因为没有人在身边照顾了。根据语境可知,“无人调护”与“自去经心”间属因果关系,但原文中不存在语言形上的衔接,这样的隐性衔接可在译文中添加因果连词because、for 等显化,以使文中逻辑关系明朗化。

显化还包括语言的意义显化,即在译文中采用注释或解释性等翻译方法,交代源语文本隐含的文化信息、语用含义、背景内容等。如:

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4](P24)

“鸿案相庄”这个成语指东汉书生梁鸿与孟光这对夫妻,每次孟光给梁鸿送饭时都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形容夫妻十分恩爱。沈复借用他们夫妻的和好相敬来比拟他与芸的恩爱之情。但是目的语读者对于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并不了解,未必体会出其中的含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将此信息的文化内涵显化,以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

三、《浮生六记》英译显化现象及翻译策略

《浮生六记》原为清朝文学爱好者沈复的一篇自传。作者以生动简洁的文笔记录了他的爱情生活、闲情逸趣、坎坷之愁、山水游记,描绘了他淳朴而有情趣的生活,爱美爱真的精神和恬淡自适的天性。作者妻子陈芸聪慧好学,对自然美艺术美充满了热爱,因不世故不设防而经历各种坎坷,最终病逝于贫困中。林语堂对沈复记述的生活激赏备至,对陈芸高度赞赏,因而发愿将其译成英文,介绍这对夫妻恬淡可爱的生活给西方读者。译本甚为成功,颇受西方读者推许。通过中英文本统计对比研究,《浮生六记》汉语原文文字总量为36287 字数,与林译本文字总量之比为1∶ 1.43。由此可见,译文文字总量大于原文,因此,从文字总量上看,林译本存在显化现象。

1.衔接形式的显化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其特点之一是行文简练、多省略。文言文中省去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的情况很常见。《浮生六记》为清代文言文,因省略而产生的隐性衔接处处可见。对此,林语堂采取了增加逻辑连接词、使用现在分词做状语、使用定语从句等翻译手段将隐含信息显化。

(1)芸愀然曰:“妾能与君白头偕老,月轮当初。”

Yun knitted her brow and said,“If it be the wish of God that we two should live together until there are silver threads in our hair,then the moon must come out again tonight.”[4](P28-29)

(2)王痴憨善饮,俞豪爽善谈。

Wang was a kind of a tomboy and a great drinker,while Yü was straightforward and very fond of talking.[4](P36-37)

在例(1)中,芸的话语前后存在假设关系,如果我能与你白头偕老,月亮一会就能再次显现,故而用if与then 将句中的假设明晰化。而前半句话中,“妾能与君白头偕老”又隐含着时间的逻辑衔接,即我与你一起生活直到头发都白了,所以译本中添加了表达时间的连词until 来显化这一逻辑关系。同样的,在例(2)中隐含着轻微的转折与对比,故而林译本中增添了while 一词,与前半句形成对比,使之清晰易懂。

(3)余戏曰:“小人臭味充满船头,令人作恶。”素云不禁握拳连捶曰:“谁教汝狂嗅耶?”

I remarked to Yün,“The‘common little fellow’stinks all over the place.It makes me sick.”Hearing this,Suyün struck me blow after blow with her fist in a rage,saying,“Who told you to smell it?”[4](P66-67)

(4)索观诗稿,有仅一联,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

I asked for the manuscripts of her poems and found that they consisted mainly of couplets and three or four lines,being unfinished poems.[4](P6-7)

在例(3)中,沈复与素云开玩笑,听到他讥讽的话语,素云才反唇相讥,故而林语堂在翻译中增添了现在分词“hearing this”做时间状语,将文中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明晰化。与此同时,文中“令人作恶”一处省略了主语,“谁教汝狂嗅耶”则省略了宾语,这二者均指“小人臭味”,在翻译中,林语堂用“it”来增补,以符合英语语法逻辑。在例(4)中,林先生通过使用现在分词短语“being unfinished poem”做伴随状语的手法将句中的逻辑关系显化。

(5)循级至亭心,周望极目可数里,炊烟四起,晚霞灿然。

Going up by the steps to the top,one could look around for miles,where in the distance chimney smoke arose from the cottage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clouds of rainbow hues.[4](P34-36)

(6)亭榭窗栏尽从朴素,竹篱茆舍,不愧隐者之居。

The pavilions,watersheds,windows and railings were designed in a very simple style and there were bamboo fences and hay-thatched mud cottages,as was becoming the residence of a recluse.[4](P216-217)

在例(5)中,“炊烟四起”于几公里之外,林语堂使用先行词where,在从句中做地点状语,引出炊烟四起的地方。在例(6)中,关系代词as 在从句中做主语,意指“亭榭窗栏尽从朴素,竹篱茆舍”这正符合了隐者居住地的特点。定语从句中先行词的选择和使用,原文的句子逻辑关系变得十分明朗,得到充分显化。

2.语言的文化意义显化

本论文选取《浮生六记》中卷一、卷二为研究样本,经统计,所选章节共含有文化词44 个,典故4 个,成语10 个(共58 处)。译本的显隐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文化意义英译的显隐情况

表2 文化意义英译显隐的翻译策略

如表1 所示,原文中的文化词、成语、典故在林译本中有79.3%被显化,19%呈隐性,1.7%省译。由此可见,林译本将大部分语言的文化意义显化,而其显化的翻译策略又各有不同。据方梦之所述,除却直译、意译外,“变通、释义等亦属传统性翻译策略”[5](P49)。如表2 所示,在研究样本中,有46 个词的翻译呈显性,其中34 个词采用的翻译策略是变通与释义,占显化总数的73.9%。而对未显化的11 个词的翻译处理,林语堂则是大部分采用了直译的翻译策略,仅有4 例属于释义。由此可见,林语堂以更明显的形式表述原著文本的信息,在翻译中增添解释性成分,将源语文本文化特色词语的内涵展示给目的语读者。总体来说,林译本以变通、释义等方式进行意义显化翻译,辅以直译的翻译手段。

(7)但李诗宛如姑射仙子,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

But Lipo’s poems have the wayward charm of a nymph.His lines come naturally like dropping petals and flowing waters,and are so much lovelier for their spontaneity.[4](P20-21)

在例(7)中的“姑射仙子”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在古诗词中被赋予素白清新的意象。李白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其诗歌的特点之一是自由奔放,不受诗歌格律形式的束缚,他诗歌语言的艺术特色是清新自然、明白晓畅。而目的语读者并不了解这些,因此,在翻译“姑射仙子”时,林语堂除了将仙子译为nymph,还增添了仙子的特征即“the wayward charm”以阐释,将李白诗歌的语言艺术特色加以显化。对于例(7)中的“落花流水”,林语堂则采用了直译的翻译策略,通过“dropping petals”和“flowing waters”这两个中西方文化共享意象将李诗清新自然的特点明晰化。

(8)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

Yün could not drink,but could take at most tree cups when compelled to.I taught her literary games in which the loser had to drink.[4](P18-19)

酒令在中国由来已久,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射覆”在此即为酒令的一种,是指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让人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林语堂在此其将译为“literary games”,并使用了定语从句“in which the loser had to drink”来进一步解释这个游戏的规则。综合分析以上译文可以发现,由于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译文中采用释义的翻译策略不仅能使得译文句子结构完整,还能消除隐晦,达到意义的明晰化。

此外,对于源语文本中的特有文化词,如“蝴蝶履”“月老”“鸿案相庄”“马褂”等,林语堂依据英语文法需要,采用了直译和音译的翻译策略,将它们分别译为“butterfly shoes”“the Old Man under the Moon”“Liang Hung and Meng Guang”“makua”,给目标语读者提供一种迥异的阅读经验。有时候,为了使译文一气呵成,能够巧妙传达出原文的含义与风格,林语堂把要解释的内容融合到译文中去,对堆积辞藻的美文进行加工,删掉溢美之言和不实之词。如在源语文本中,沈复与陈芸正在把酒赏月,忽然听到桥下哄然一声,却不见有什么,二人不禁毛骨皆栗,赶忙回到房间去,只见:

(9)“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魂未定。”

The light of a rapeseed oil lamp was then burning as small as a pea,and the edges of the bed curtain hung low in twilight,and we were shaking all over.[4](P32-33)

在本例中,因为译文中其他的句子包含弓影杯蛇的含义,林语堂就将其省去未译,使译文简洁明了,提高了译文其可读性。

四、结语

显化是指为提高译文的可读性,降低阅读难度,方便读者理解,译者明示源语文本隐含的信息。本文探讨了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中语言的衔接形式及文化意义的显化现象及翻译策略。研究发现,《浮生六记》林译本中确实存在显化现象,对于语言衔接形式的显化,林语堂采取了增译的翻译策略,即增加逻辑连接词,以及使用现在分词做状语、使用定语从句等翻译手段将隐含信息显化。而对于文化意义显化的翻译处理,林语堂则主要采用了变通加释义的传统翻译策略,以方便目的语读者理解原文的风格与含义。本文仅从语言的衔接形式和文化意义两方面来探讨《浮生六记》林译本中的显化现象及翻译策略,今后尚需结合其他理论,多方位、多角度对其进一步地研究。

[1]Shuttleworth M,Cowie M.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

[2]Blum- Kulka,S.Shifts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translation[C]∥J.House & S.Blum-Kulka.Interlingu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Discourse and Cognition in Translation and Second Acquisition Studies.Tǔbingen:Gunter Narr verlag,1986.

[3]柯飞.翻译中的隐和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

[4]沈复.浮生六记[M].林语堂,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方梦之.翻译策略的构成与分类[J].当代外语研究,2013(3):47-51.

猜你喜欢
沈复浮生六记林语堂
《浮生六记夜读》
书虫来袭:《浮生六记》:浮生若梦,不妨踏歌而行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浮生六记
探访林语堂故里
纸与墨,传奇人
——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有感
沈复自嘲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舌尖上的驯化和斗争
“花痴”沈复的“兰花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