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

  • “ 小红楼 ” 中有何可观
    传体散文集《浮生六记》在民间有“小《红楼梦》”之称,其在书籍命运、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皆与曹雪芹的《红楼梦》有诸多相似之处。纵向来看,这种相似性乃是《浮生六记》对《红楼梦》的一种“文学延续”;横向来看,在今人的视角下,《浮生六记》在某些方面实现了对《红楼梦》的发展。本文以《浮生六记》为主,通过其与《红楼梦》的具体对比,进一步分析两书的异同点,继而探寻“小红楼”中的可观之处。【关键词】《浮生六记》;《红楼梦》;“小红楼”;延续与发展【中图分类号】I207

    今古文创 2023年44期2023-11-20

  • 浮生六记》陈芸形象及悲剧探析
    0000]《浮生六记》是沈复所写的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文言小说。小说共有六卷,即“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逍”。在流传的过程中卷数残缺不全,后两卷缺失,后来经研究者认真比对,现在读者看到的后两卷内容系后人伪托。作者以平凡、朴素的生活为出发点,以真实、生动的笔触,为读者展现了当时苏州一带平民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同时在书中运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自己与妻子陈芸浪漫温暖的生活、闲情逸趣,以及一起经历的坎坷困顿。这本书之所以能一

    名作欣赏 2023年20期2023-09-28

  • 副文本对自传体散文特征的建构
    遥摘要:以《浮生六记》4种英译本的副文本为语料,旨在挖掘并阐释英译副文本对自传体散文的构建价值,主要包括重构历史文化语境,促进跨场域情感共鸣,有效实现跨文化传播等方面。英译副文本研究既有益于拓宽翻译理论的阐释空间,也有助于深入理解操控和制约《浮生六记》翻译过程的各种因素,挖掘翻译文本内外的文化内涵和诗学价值。关键词:副文本;《浮生六记》;翻译;自传体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95X(2023)01?002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1期2023-06-29

  •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注释辨误举隅
    摘  要:《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的一部融笔记、散文、小说笔法于一体的作品。自面世以来,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注释本、译本众多。在一些注本中,对“张兰坡、沉速、天泉水、载花小影、领袜、飞钹耍盘”等词条的注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误与偏差。借助训诂学相关理论,对这些失误与偏差给出相对精确的解释和说明,以提高释义的准确性。这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此书,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明清时期的一些文化现象。关键词:《浮生六记》;注释;辨误;近代汉语《浮生六记》是清代文

    现代语文 2022年6期2022-07-03

  • 化平淡为浪漫,融生活于自然
    萧岫摘要:《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一部自传体作品,其中记录了许多他与妻子、友人们在江南之地中快意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阅读此书,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古人的传统审美心理,即“物我合一”,讲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相处,将自己充分融入自然之中,同时又以自然之美作为养分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升华。这种传统审美心理也让人反思“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其中的哲理。本文通过分析《浮生六记》中的江南生活点滴来说明物我合一的传统审美心理,同时解析所谓“无用之用”。關键词:浮生六记;

    锦绣·上旬刊 2022年1期2022-05-16

  • 基于林语堂翻译理论视角下《浮生六记》林译本赏析
    翻译》里。《浮生六记》作为林语堂译作中的代表之一,是林语堂翻译思想最充分和最直观的再现。因此本文将结合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对《浮生六记》林译本进行赏析,进而加深对林语堂翻译思想的理解。文章最后同样对林氏理论的有效性及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关键词:译本赏析 翻译理论 林语堂一、引言《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所著自传性散文作品,因其反对礼教、崇尚个性的思想和古雅简练、清新活泼的文笔,此书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林语堂眼中,芸娘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一个女人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4期2022-05-13

  • 浮生六记》中的才德观
    曼书摘要:《浮生六记》是描写盛清江南日常生活的一部自传作品。作者沈复用温情的笔调与深情的追忆刻画出了一个德才兼备的才女形象。本文试图从沈复对其妻子“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感叹中探析其对女子才、德的看法,并从中窥见盛清时代的才女文化与其道德要求。关键词:《浮生六记》 妇德 才女 沈复《浮生六记》篇幅不长,共六卷,分别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道》。作者沈复,字三白,乃苏州一位寂寂无闻的下层文人,他通晓书画,但并未获得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4期2022-05-13

  • 从文化身份看林译《浮生六记》的跨文化动因
    统小说,如《浮生六记》《古文小品译英》等。(2)转述中国文学艺术思想,如《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3)重构中国的哲理智慧,如《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等。林氏“两脚踏东西文化”的文化身份决定了他把“中国智慧”介绍给西方读者,旨在特定语境下产生受众功效,对中西方现当代文化有所贡献。《浮生六记》(下文简称《浮》)是清朝乾嘉之际业余画家沈复写下的仅3万余字的回忆录,是古代文人的性情小文,详细描述了他和亡妻陈芸一生的跌宕起伏。1877年,杨引传在苏州的一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2年4期2022-03-16

  • 浮生六记》中的“魏晋之风”及其深层意蕴
    化视野,以《浮生六记》中沈复夫妇“追求天然清淡之美”“追认率真豁达之性”及“追寻执着人生之路”三个方面为具体的研究对象,探讨他们身上所承袭的“魏晋之风”,从而进一步把握沈复、陈芸的“诗意栖居”。一、追求天然清淡之美人们往往将魏晋时期称为“世说新语时代”,在那个时代,才情胜过节操,风貌超越学问,玄学取代儒学。毋庸置疑,这是一个热情、奔放、具有浓郁生命色彩的时代,它不禁使我们联想到西欧的“文艺复兴”。“但是西洋‘文艺复兴’的艺术所表现的美是浓郁的、华贵的、壮硕

    名家名作 2022年22期2022-02-23

  • 国内《浮生六记》英译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0048)《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撰写于嘉庆年间的一部自传体散文集。作者采用简洁生动的文笔描述了他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及对人生的感悟,其中包括他的婚姻爱情生活、家庭变故、闲情逸趣、山水游记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性格气质和美学趣味[1]。作为中国优秀古典文学作品之一,《浮生六记》被译成英、德、法、丹麦、瑞典、日、马来西亚等多国版本,其中英译本有4个,分别为中国译者林语堂1935年译本、英国译者马士李(Shirly M. Black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02-18

  • 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及其译品赏析
    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用其翻译主张来分析其翻译作品,以期加深对其认识以及丰富对林语堂及其译品的研究。关键词:林语堂;翻译思想;《论翻译》;《浮生六记》一、引言清朝末期,西方列强用船坚炮利使中国被迫打开国门,除了进行政治、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强取豪夺之外,还实施文化渗透,企图控制中国人的思想。受到西方新思想的冲击,知识分子不断奋起反抗,进行改革与革命。从此我国涌现了大批优秀的翻译家,将西方先进思想引进中国,进行文化反抗,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便是其中一个著名的例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2021-12-27

  • 审计人的“浮生六记
    ■钱洪羽一线审计人员长年累月、加班加点奋战在审计工作最前线,直接面对纷繁复杂的审计事项,在砥砺初心使命中寻找真相、接近真相、揭示真相,抱着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负重行远的执着坚守。一是为党执审的“方向盘”。一线审计人员不仅要在“账山票海”中“淘尽黄沙”,还要与被审计单位、被审计领导干部和相关经办人员“零距离”接触交流,直接考验和锤炼政治品质、敬业精神和能力素质,应把牢一心向党、为党执审的“方向盘”,传递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正能量,凸显召之即来、来之能胜的精气

    审计与理财 2021年11期2021-12-15

  • 目的论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
    代表意义。《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的一部自传体散文。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因此被翻译成了很多译本。《浮生六记》林语堂英译本是西方世界译界的第一部中国古典作品,是林语堂最具代表性,且最能体现他翻譯功力的作品[1]。关键词:文化负载词;《浮生六记》;目的论;林语堂;翻译方法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8-0058-030 引言德国翻译学家汉斯·米尔提出了目的论。在目的论的观点中,主张翻译是有目的的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18期2021-11-25

  • 卢梭《忏悔录》与沈复《浮生六记》比较研究
    忏悔录》与《浮生六记》同属自传体回忆录,法国卢梭与中国沈复这两位作家在各自不同的国度里均崇尚个性解放与自抒性灵,表达反封建的要求,表现了初步民主主义精神。然而这两部作品产生的世界影响力却大相径庭。这源于两部著作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性质与注重个人感情色彩之差别,背后则折射出西方重忏悔意识与东方重内省意识巨大的文化差异。关键词:卢梭 沈复 《忏悔录》 《浮生六记》《浮生六记》与《忏悔录》同属自传体回忆录,它们的作者沈复与卢梭都生活在18世纪。这两部回忆性自传体都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9期2021-10-04

  • 林语堂翻译思想在《浮生六记》中的实践研究
    表现出来。《浮生六记》是林语堂的得力译作。该文浅析林语堂先生的翻译思想如何在《浮生六记》译本中得以体现。关键词:林语堂 《浮生六记》译本 翻译思想林语堂先生学贯中西,有着众多精彩的作品,如《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都十分受欢迎。林语堂有过西方的教育背景,因此对中英文的用语习惯都十分了解。这使得他通过翻译让西方人了解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同样也在中国传播了西方先进思想。林语堂先生架起了中西文化沟通的桥梁,对中西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9期2021-09-27

  • 浅谈《浮生六记》真善美的艺术特色
    :文章结合《浮生六记》的内容及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诠释了《浮生六记》的真善美的艺术特色。关键词:《浮生六记》 沈复 芸娘 真、善、美明清时期,文坛各体竞秀。笔记体小说和随笔于其间奇峰突出,佳作辈出,一时蔚为大观。清代沈复所作《浮生六记》,正是其中的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浮生六记》,顾名思义,自然是由六个部分组成:《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记》、《中山记历》,以及《养生记道》。《浮生六记》这个名字,来自于李白的诗句:“浮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0期2021-09-10

  • 浮生六记》陈芸形象及悲剧命运探析
    摘  要:《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的自传体抒情回忆录,书中以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妻子陈芸这一形象,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思念。沈复笔下的陈芸善良深情、富有雅趣、追求自由,但因为受到封建礼教的压迫、芸自身太过深情的性格,以及沈复懦弱无能、不能给予芸经济上的支持,导致二人遭遇家庭变故后,过着半生坎坷、飘零困顿的生活。陈芸的一生,就是一场美丽的悲剧。关键词:浮生六记;陈芸;悲剧命运《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的自传体抒情回忆录,是作者46岁时,有感于“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

    美与时代·下 2021年7期2021-09-05

  • 互文性视域下林语堂词汇翻译的杂合策略探析
    度,探析了《浮生六记》林译本中词汇翻译的杂合策略,以期为翻译实践贡献指导性意见。关键词:互文性 词汇翻译 杂合策略 《浮生六记》一、引言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一直以来都是译界争辩的焦点话题。然而,翻译实践表明,翻译不是非此即彼的决策,翻译是一个语言柔和、文化交融的过程。后殖民主义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杂合”这一全新视角,该理论认为:“译者选择杂合翻译策略是有意为之,而且致力于体现语言、文化的差异性。译者的这种取向完全是由杂合的优越性所决定。”本文拟在互文性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7期2021-08-03

  • 浮生六记》中陈芸形象解读
    内容摘要:《浮生六记》为我们呈现了清代文学家沈复细碎而有趣的生活场景,其中为世人所艳羡的是他与妻子陈芸的故事。从中我们知晓这位可爱的女子身上有着许多优良品质,她对生活的态度是潇洒而坦然的。但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她,却受到命运的捉弄,生命的末尾处终究没有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通过解读《浮生六记》中陈芸的形象,剖析当时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及其带给当代人们的启发。关键词:《浮生六记》 陈芸 女性形象《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一部自传书籍,写的是自己与其妻子生活的一

    文学教育 2021年5期2021-06-15

  • 浮生六记》海外接受中的文体属性与叙事结构之争*
    04)沈复《浮生六记》(以下简称《浮生》)在中国典籍英译、海外传播中有着独特的地位。首先,译本多样。林语堂1935年春夏间首译《浮生》,1960年马士李(Shirley M. Black)次译,1983年白伦(Leonard Pratt)、江素惠(Chiang Su-hui)合译,2011年孙广仁(Graham Sanders)复译,共有4部不同的译本。这样一来,“既有本土译者的独译本,又有域外译者的独译本,更有中外译者的合译本”[1]。其次,译者背景不一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04-22

  • 文化自信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
    林语堂先生《浮生六记》的英译本,借助翻译这种跨文化的语言交流活动,探索文化负载词最恰当的翻译策略,达到传播并展示中华特有文化魅力的目的。【关键词】《浮生六记》;林语堂;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中圖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21-136-03【本文著录格式】徐俊.文化自信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11(21):136-138.近年来,我国国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21期2021-02-09

  • 论《浮生六记》中沈复人生悲剧性的成因
    内容摘要:《浮生六记》是由清朝文人沈复写就的一部散文记事佳作,蕴含着沈复为子、为夫、为父多重身份转换中的人生思索,透露出深刻的悲剧意蕴。借助细读其文本来探寻沈复人生悲剧性的内因与外因,剖析其性格悲剧、社会悲剧、命运悲剧的多元叠加,籍此解读沈复作品背后的复杂内蕴。关键词:《浮生六记》 沈复 悲剧性 成因《浮生六记》是沈复对其一生的自述,本六卷,因保存不善,今只余前四卷,后两卷系后人伪作。沈复自谓“浮生若梦”,观其所作前四卷,卷一曰“乐”,卷二曰“趣”,卷四曰

    文学教育 2020年11期2020-12-14

  • 芙蓉塘外有轻雷 ——读《浮生六记
    娅清人小品《浮生六记》是一部悼亡之作,作者沈复在文中描画了一位恬淡洒脱、深情憨直的女子——陈芸。林语堂曾在《生活的艺术》中写过《两个中国女子》,其中一位说的便是陈芸,他赞“芸是中国文学中所记的女子中最为可爱的一个”。《浮生六记》以至淡的笔墨写了许多夫妇间的生活琐事,作者虽自谦“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已”,但它并不沦为庸常,而有着动人的力量,让人依稀见到清时寻常夫妇的相处样貌。就在文中自然的日常书写中,每每看似平淡无波、诗酒闲情的叙事脉络下,实则潜藏着死亡的暗影

    长江丛刊 2020年3期2020-11-18

  • 浮生六记》英译阅读与讨论(五)
    刘士聪译例1:【原文】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译文】As a young man I was excessively fond of flowers and loved to prune and shape potted plants and trees. When I met Chang Lan-po he began to teach me the art of training branches an

    英语世界 2020年10期2020-11-06

  • 浅析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版中的衔接
    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中衔接手段的处理。【关键词】语篇;衔接;翻译;《浮生六记》【作者简介】余珊(1982.10-),女,四川乐山人,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一、语篇衔接与翻译在语言研究中,Halliday和Hasan把衔接作为一种专门的语言现象来进行系统的研究,他们的合著《英语的衔接》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征,也是构成语篇整体的重要因素。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英语偏形合,汉语重

    校园英语·月末 2020年7期2020-11-02

  • 以翻译之神似化境论《浮生六记
    。本文试以《浮生六记》两个英译本前两记节选进行对比,论述“神似”,“化境”两种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关键词:神似;化境;英译本对比;理论作者简介:刘冰倩(1991.1-),女,汉族,四川成都市人,硕士,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外语系助教,研究方向:翻译方法、译本对比、实用口译。[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9-0-02一、引言《浮生六记》原文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文人沈复的自传小说,因已遗失两记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9期2020-10-26

  • 传播视域:《浮生六记》养生观解读
    传播视域:《浮生六记》:养生观:价值展现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深厚的养生文化底蕴,形成了系统、完备的养生文化体系。回顾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可以在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发掘到养生文化的记叙与研究。《浮生六记》以沈复与芸娘夫妇生活为主线,叙述二人平凡而充满情趣的生活轶事。其后,随着该书广泛流传,《浮生六记》中对于中国古老的养生文化多有涉及,那种相偕相随、布衣蔬食的健康生活对很多人产生了影响。一、《浮生六记》养生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国古代养生文化源远流长,至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3期2020-10-19

  • 浅析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中的归化与异化处理
    略,在译作《浮生六记》中,林语堂将这两种翻译策略运用的淋漓尽致。就本文而言,本文作者拟从林译《浮生六记》中探讨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在其中的运用以及在林译作品中的体现。【关键词】林语堂;《浮生六记》;归化;异化一、引言 《浮生六记》是“清初文学爱好者”沈复的一本题材较为广泛的自传。《浮生六记》书名来自李白诗歌(李白《春夜宴季弟桃李园序》)中的名句“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全书共六卷,作者以简洁生动的文笔描述了他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优雅古朴的文风描述了他个人经历

    客联 2020年6期2020-09-10

  • 浮生六记》英译阅读与讨论 (三)
    刘士聪【背景】余笑曰:“初不料陈淑珍乃李青莲知已。”芸笑曰:“妾尚有启蒙师白乐天先生,时感于怀,未尝稍释。”余曰:“何谓也?”芸曰:“彼非作《琵琶行》者耶?”【原文】余笑曰:“异哉!李太白是知己,白乐天是启蒙师,余适字三白,为卿婿,卿与‘白字何其有缘耶?”芸笑曰:“白字有缘,将来恐白字连篇耳(吴音呼别字为白字)。”相与大笑。(第21页)【译文】“How very strange!” I laughed. “Li Po is your bosom frien

    英语世界 2020年6期2020-08-07

  • 浅析互文性翻译三原则的应用
    三原则,以《浮生六记》两英译本为个案,分析讨论上述原则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切实将互文性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以便为互文性翻译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视角。【关键词】互文性; 互文性翻译三原则;浮生六记【作者简介】马睿朵(1984.12-),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四川商务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一、 引言互文性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罗选民提出了“互文性翻译的三个原则”来指导翻译实践,这些原则包括关联原则、经济原则和中和原

    校园英语·上旬 2020年5期2020-08-02

  • 浮生六记》雪莉·布莱克译本特殊性研究
    陈琦摘要:《浮生六记》有诸多英译本,雪莉·布莱克的译本与其他译本相比在译文标题、译文内容和注释方法上的不同。借助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其进行探究,发现雪莉·布莱克译本对文章内容的大量删减是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适应,即译者对于翻译生态环境中翻译生态和翻译环境的选择和适应。同时指出,不仅翻译生态环境影响译者的行为,译者也对翻译生态环境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翻译现象的研究应该放入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多方考量。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浮生六记 雪莉·布莱克中图分类号:H31

    现代交际 2020年10期2020-07-04

  • 生态翻译学视角的《浮生六记》英译研究
    取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为切入点,主要从译者的适应与选择、“三维”的转换说明生态翻译学在《浮生六记》英译本中的使用,最后对生态翻译学研究现状作出概述。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浮生六记 英译本 文学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9-0090-02生态学是指生物与周围环境的科学。2004年,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发表了《翻译适应选择论》,首次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具体内容[1],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作哲

    现代交际 2020年9期2020-07-04

  • 浮生六记》英译阅读与讨论(二)
    ,淮茗在其《浮生六记》注释本(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中有解释:“让人萌生爱恋之意,难以割舍”,即放不下、忘不掉。译文making me wish to stay forever by her side,有“难以割舍”之意。【原文】……哨然人室,伴妪盹于床下,芸卸妆尚未卧,高烧银烛,低垂粉颈,不知观何书而出神若此……【简评】这段文字刻画芸忘记新婚之欢、埋头读书的形象,译文与原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将“高烧银烛”译作在烛光之下,in the lightf

    英语世界 2020年4期2020-06-29

  • 敢于“吃螃蟹”,大胆“迈步子”
    本书阅读;《浮生六记》;实践;看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阅读的方式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纸质读物渐渐被电子读物取代,一部手机或阅读器可以装下大半个图书馆,人们获取书籍的渠道很多,但阅读的浓厚氛围并没有在社会广泛形成。学生的阅读更是呈现浅化和窄化,浅阅读、阅读泛娱乐化、功利化阅读悄然进校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上设有整本书的专门学习任务群,这对老师而言涉及到教学方法的更新,对学生来说关涉到学习的内容和任务的完成。通过整本书《浮生六记》整本书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7期2020-06-08

  • 园林中的昆曲:论浸入式表演中的昆曲传承
    入式园林版《浮生六记》具有独特魅力,它集现代性、独创性和融合性为一体,对于昆曲的保护与传承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关键词】园林;昆曲;浸入式;非遗传承;沧浪亭;浮生六记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4-0015-02昆曲与园林,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是物质文化遗产,同样诞生于江苏苏州,可谓世界级的“双遗”。如何用现代技术手段来保护与传承好“双遗”,如何在“双遗”的基础上发掘新的价值,

    戏剧之家 2020年14期2020-06-03

  • 浅析《浮生六记》的悲剧性
    文人沈复的《浮生六记》具有一定的悲剧性色彩。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艺术屈服于现实的悲惨,艺术被生活同化而丧失高雅独立性,成为无奈现实的附庸品;二是陈芸人物所拥有的可爱性格同现实的不兼容性;三是在“艺术”和“爱情”两个要素相互联动的基础上,由于相继抽离而流露出的双重悲伤;四是作为回忆主体的沈复本人在书写该作品过程中所流露出的宿命感,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悲剧的震撼力量。关键词:《浮生六记》;沈复;陈芸;悲剧;生活美学中国古人,特别是中国文人,历来就将艺术视为高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3期2020-05-25

  • 从异化、归化角度谈林译《浮生六记》的修辞翻译
    摘 要:《浮生六记》是一部艺术水平颇高的清代自传体随笔,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记叙夫妻之情为主线的作品。在译成英文前,该书的文学价值一直未得到重视,经林语堂先生翻译传至国外,颇受海外读者的喜欢。原作以文言文写就,语言风格简练,娓娓道来,叙事皆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或运用典故,或应用修辞或四字成语、俗语等,内容详实,这种特殊的文化性和地域性对英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林译本是现有译本中接受度最高的译本。据统计,《浮生六记》中共有132个比喻句,除比喻之外,还有借喻、

    青年与社会 2020年8期2020-05-11

  • 翻译规范视角下《浮生六记》英译研究
    献。本文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个案分析在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做出决策的因素。图里认为翻译是一项社会活动,必然受到规范的制约。本文将从初始规范、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三个方面探讨林语堂在翻译过程中如何遵守目的语文化规范并将中国文化顺利地译介到西方社会,以期为中西文化平等对话和交流提供借鉴。关键词:林语堂 《浮生六记》 图里 翻译规范林语堂集语言学家、哲学家、作家和翻译家等身份于一身,通晓中西语言和文化,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特别是将中国文化传播译介到西方社会做出了巨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3期2020-04-22

  •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分析《浮生六记》的英译本
    ·桑德斯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且重点探讨译者如何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角度来把握选择和适应,可以看出,译者运用直译、意译、添加注释等方法,成功传达了原文的风格、文化内涵和交际意图,实现了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选择和适应。研究表明,翻译适应选择论对中国典籍英译实践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关键词:翻译适应论;典籍英译;浮生六记;译本分析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3-0010-02一、引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1期2020-04-19

  •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看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
    本文从英译《浮生六记》和林语堂及其翻译思想出发,分析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表现,并着力分析译者的个性、人生观取向、文学趣味性等主观因素对于原文选择、翻译目的和策略的影响,探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各种主体性的彰显,以期拓展和深化翻译主体研究。关键词:译者;译者主体性;彰显[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2-0-011、引言译者是翻译的主体,然而翻译主体长期以来都是被忽视的一方,译者文化地位开始边缘化。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期2020-03-02

  • 浮生六记》引诗论诗探析
    引诗论诗是《浮生六记》的一大亮点。作者或直接引用,或巧妙化用。沈复在作品中引诗论诗,大致分为环境渲染,抒发性情,说理和养生观几方面,表达一种追求和谐的生命观。关键词:沈复;《浮生六记》;引诗论诗作者简介:黄萍萍(1988.10-),女,苗族,湖南泸溪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诗歌研究。[中图分类号]:I206  [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7-0-01《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的一部自传体笔记小说。沈复用清丽婉转的笔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7期2019-11-14

  • 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及翻译策略
    语堂先生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浅析其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关键词: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翻译思想;翻译策略1.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以及成因管窥林语堂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翻译思想和标准呢?首先与林语堂深受东西两方文化之影响有关。林语堂在国外留学期间(1919年至1923年)曾认真研读中国古代典籍,以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缺失,所以深受中国古典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影响。有道家文化为根基,林语堂立定脚跟,放眼中外,形成了独特的“性灵,幽默,闲适”的审美思

    锦绣·上旬刊 2019年5期2019-10-21

  • 论《浮生六记》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雨摘 要:《浮生六记》中的女性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却都遭受着封建社会甚至是亲人的不公正对待,生活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却终不免以悲剧结尾。文章将结合具体的女性形象来探讨书中女性悲剧命运及其成因。关键词:浮生六记;女性;悲剧命运阅读《浮生六记》之后,我对后来人人所称道的沈复夫妇举案齐眉的爱情感触不多,但是却对其中几位女性的悲剧命运唏嘘不已,她们遵守着封建社会对她们不合理的要求,却依旧摆脱不了悲剧的人生命运。下面以陈芸、憨园、喜儿三位女性形象为例进行分析,以此

    青年生活 2019年6期2019-09-10

  • 沧浪亭里的『浮生六记
    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进入今年的演出市场后,非但没有“曲高和寡”,反而场场爆满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景象。这不仅颠覆了传统文化市场的观念,也为国潮回归的时代大势作出了精彩的注脚。园林与昆曲,《浮生六记》与浸入式表演,几乎每一个元素都有大批粉丝。这些多元化的卖点经过艺术手法叠加,便打造出亦真亦幻,令人沉醉的观演体验。作为国内首个浸入式戏曲,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以饱满的体验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并借由观众之口传播了美誉,让更多人体验到了苏州的“非遗”之魅 。

    现代苏州 2019年15期2019-08-15

  • 浅谈《浮生六记》中的造园技巧
    自传体小说《浮生六记》中记载了大量江南园林小景,并在其中融合了他本人在插花、盆栽、等方面的独特体会,对于初涉中国古典园林的人有极大帮助。关键词:《浮生六记》;园林;景观《浮生六记》所涉范围极广,大到久负盛名的沧浪亭、扬州瘦西湖,小到无名的废园,均有所收录。而作者沈复一开篇就提到自己出身书香门第,“居苏州沧浪亭畔”,优渥的家境、天赐的居所优势及其自身的天赋造就了他在园林方面独特的审美能力。也正是沈复对于园林的独到见解,使得这些江南园林在他的笔下进行了一次文学

    艺术科技 2019年1期2019-07-23

  • 翻译美学视角下《浮生六记》译本的解读
    要的作用。《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的作品,林语堂先生首次将其翻译成英文版本进行海外宣传和传播。通过对翻译美学思想的论述,最后在翻译美学思想指导下林语堂《浮生六记》译本的美学进行分析。【关键词】《浮生六记》;翻译美学;林语堂【作者简介】连晓慧(1972-),女,汉族,河南安阳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和翻译。一、沈复与《浮生六记》《浮生六记》的作者是清代著名文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作者

    校园英语·下旬 2019年5期2019-07-16

  • 浮生六记》的性灵传统与现代意识
    文人沈复的《浮生六记》,是深受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思潮影响的杰作,同时又表现出男女平等、婚姻平等、反对礼教、崇尚家庭等现代性特征,是探讨中国新文学之源流的重要视角。关键词:《浮生六记》 性灵 现代性《浮生六记》是一部产生于清代中期嘉庆年间的自传体小说,却表现出诸多现代文学的特征,提前预示了中国文学的变革,而这种变革的动力,则源自中国文学的性灵传统。一、“性灵”之渊源“性灵”作为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范畴,源于古代诗以言志之论,虽然出现得很早,但一直到明代中期,还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5期2019-06-25

  • 论《浮生六记》中陈芸的形象
    的代表作品《浮生六记》中的主要人物。而正是这部流传千载的作品让陈芸栩栩如生且多姿多彩的形象跃于纸上,她也因此永恒而光鲜地活在了一代代人的心目中。陈芸身上所具有的种种闪光点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她的可爱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具体体现在:坚守女子的知性才情、散发耀眼的人格光芒、独具坚毅的生命魅力、追求生活的美好与爱。关键词:浮生六记 陈芸形象  可爱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5-0118-02沈复,字三白,号

    现代交际 2019年5期2019-05-05

  • 浅析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中的民俗文化翻译
    一大难点。《浮生六记》中写到的民俗文化主要包括清朝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祭祀婚礼、习俗观念、游艺活动等。本文分析了林语堂对这些民俗文化采取的翻译方法,探讨了各翻译方法的得失及适用情况。民俗文化类型多样,在文学作品中起到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没有哪种翻译方法能以不变应万变,译者需要根据每一处民俗文化的特征及其在文中的作用和重要性,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关键词:林语堂;《浮生六记》;民俗文化翻译《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所作的自传体散文,写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

    卷宗 2019年8期2019-03-22

  • 浮生六记》与传统审美
    清逸风尚的《浮生六记》,在记述生活、自然与人生的过程中,蕴含着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逸致,本文尝试从造型技艺中的虚与实、自然景致的诗意体验和人生审美的自觉追求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关键词:浮生六记;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审美人生《浮生六记》手稿是由清人杨引传在苏州一冷摊上偶得,作者沈复为乾隆年间一潦倒文人。薄薄的一本残书却引得无数读者的热烈追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自传忆语体散文形式别开生面,而在故事层面,叙述虽不以情节为核心,但一个个真实具体、或风趣生动,或

    卷宗 2019年6期201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