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发展新常态谱写审计新篇章

2015-05-19 01:13樊剑华
审计与理财 2015年3期
关键词:南昌县审计局审计工作

樊剑华

近年来,南昌县审计局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履职,立足新常态,谋求新突破,奋起新作为,突出审计重点,优化审计服务,打造审计铁军,使审计工作真正做到有为有位有威,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审计支持。三年来,共完成审计项目275个,查出各类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金额96 264万元,经审计处理已上交财政金额14 063万元,促进税收入库3 332万元,已归还原渠道资金2564万元,已调账处理金额34 828万元,核减政府投资金额(决算、概算)53 519.4万元,新闻媒体采用审计信息、论文144篇。2011~2012年评为市级文明单位,连年荣获南昌市审计局审计工作全面先进单位,对2011年度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被评为全省优秀审计项目二等奖、全市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2014年被评为中国审计报“信息宣传先进单位”,南昌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先进单位”和“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一、突出审计重点,担当审计作为

南昌县审计局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着力转变思维方式,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突出对重要领域、重点项目和重大资金的审计。首先,深化预算执行审计。按照公共财政改革的新要求和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新思路,加大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的力度,审计中坚持把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预算收入的筹集与管理、预算资金的分配与使用、财政转移支付、政府采购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和“三公”经费支出作为重要关注点,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在近三年的预算执行审计中,共查出各类违规和主要问题金额73 611万元,收缴财政金额14 063万元,促进税收入库3 332万元,已归还原渠道资金2564万元,已调账处理金额34 828万元。其次,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南昌县审计局按照十八大和“两办”规定要求,加大对权力集中部门和资金资源密集领域领导干部的审计力度,对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实行“两年审一次、一次审两年”,对县直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做到年内至少审计一次。为了提高审计效率和节约审计成本,在项目安排上做到与乡镇财政决算审计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在审计方式上实行报送审计与就地审计相结合,既避免了重复审计,又保证了任务按时完成。三年来,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组织部门的委托,共对52名县直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查出被审计对象负有主管责任的各类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金额8 729万元,有效促进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运行,为县委县政府任用干部提供了决策依据。三是抓实政府投资审计。南昌县审计局围绕加快投资领域改革,促进建设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和提高投资效益,相继出台了《南昌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南昌县审计局政府投资审计质量控制办法》、《南昌县审计局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规程》,对政府投资审计进行了流程再造,规定严密的审计工作流程,精细到每个环节,投资审计采取审计直审、中介协审、专家助审三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时,对政府投资1 0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工程决算实行“双审制”,即采取现场摸球方式确定二个中介机构对同一个建设项目工程进行结算审计,再由投资审计中心分管领导主持召开审核会,对二个中介机构结算初审报告进行综合审定,有效地控制了项目投资审计风险,增强了项目审计透明度,规范了审计监督行为。三年来共完成投资项目审计233个,工程决算核减金额23 556.5万元,工程慨预算核减金额29 935.9万元,有效地为政府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促进了建筑市场秩序规范,防止了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发生。

二、优化审计服务,提升审计地位

南昌县审计局着眼发展,找准自己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从宏观角度去研究分析问题,努力提高审计成果的层次和水平,在更高层次上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升审计工作地位。一是做好决策服务审计。南昌县审计局以促进政令畅通、打造高效政务环境为目标,把促进中央、省、市相关政策措施和县委、县政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作为关注点,重点关注调结构促转型政策的贯彻,关注土地、环保、“三农”等领域的政策执行,关注改善民生、文化建设、科技创新等政策的落实,关注房屋征收、主要通道“五化”建设等重点工作的实施,从宏观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一手资料。二是做优民生服务审计。南昌县审计局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审计监督的重要着力点,坚持以县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为龙头,统筹安排“三农”、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扶贫、救灾、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近三年来,组织全局审计人员,采取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办法,对全县所有民生资金和其他财政专项资金全面进行审计调查,共涉及单位146个,资金总额15.8亿元,2014年对上级安排我县2011~2013年村级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查出违规金额361.1万元,挤占挪用33.4万元,滞留未用17.8万元,并对审计中发现的扶贫资金分配过于分散、拨付滞后、挤占挪用、发票报账不规范和白条入账、工程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三是做实交办事项审计。南昌县审计局根据上级审计机关和县委县政府领导交办事项,尽心尽责,搞好审计服务,真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受到上级领导好评,树立了良好审计形象,审计地位渐高。2012年南昌县审计局牵头对澄碧湖北苑景观工程项目中途停工后工程结算进行审计,报送金额5 797万元,核定金额2 681万元,核减金额3 116万元;对某公司搬拆迁损失补偿价值评估进行审计,报送金额为28 733万元,审计结果为15 178万元,核减13 560万元;2014年会同县财政局对全县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底 “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共检查18个乡镇(开发区)、62个一级预算单位,查出违规金额740.75万元;配合南昌市审计局对四户企业缴纳土地增值税、营业税情况进行了调查审计,审计查出违规金额1 049.3万元;组织全县审计所、财政所、经管站等75人组成18个审计组,对262个行政村村级财务情况进行了交叉审计,审计意见和建议被县政府采纳,促成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紧急通知》。

三、打造审计铁军,树立审计权威

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关键在人。南昌县审计局始终把审计队伍建设作为审计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优、能打硬仗的审计铁军,更好的承担新使命。一是增强政治素质。审计监督是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干部必须置身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因此,南昌县审计局为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机关学习制度和党员活动制度,组织党员和干部认真学习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精神,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统一到更加坚定、自觉地贯彻科学审计理念上来,用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促进工作,不断提高审计队伍的政治思想水平、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公德意识,着力培养识大体,顾大局,忠诚审计事业,勤勉敬业,格尽职守,无私奉献,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生的审计干部。二是锤炼业务技能。审计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基本功。因此,南昌县审计局有针对性的组织审计人员强化业务技能培训,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努力培养熟悉审计业务和熟练计算机应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审计人员崇尚学习、崇尚业务、奋发有为、积极向上,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实战技能,增强审计工作能力。近三年,南昌县审计局共安排业务培训费10万元,12名业务骨干参加了审计署、南京审计学院、省厅、市局组织的计算机、经济责任、工程结算等业务培训,有2名同志获得了审计署颁发的计算机中级职称证书。2014年综合科科长陈飞被省审计厅评为“审计能手”。三是打造纪律严明。审计队伍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廉洁从审,才能维护审计权威。因此,南昌县审计局从严格管理审计队伍入手,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两个责任”,以开展“深化纪律执行年”和“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教育审计人员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担当,无私无畏,打造过硬的纪律作风,坚守党纪国法“底线”,牢记廉政纪律“高压线”,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八不准”审计纪律等,做到以责立志、以德立身、以能立业、以行立信,建立和完善了26项规章制度,倡导了南昌县审计精神“爱岗敬审,尚法求真,大气担当,快乐奉献”,从而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有效引导审计人员自觉把审计工作融入到经济发展的大局去思考和谋划,把个人追求融入审计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脚踏实地地在审计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作者单位:南昌县审计局)

猜你喜欢
南昌县审计局审计工作
信阳市审计局 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春暖花开(组图)
南昌县公共体育服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理财杂志社2019年度优秀通讯员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南昌县不同播栽期早稻比较试验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南昌县审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