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学习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2015-05-21 09:34刘玉春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淘金权威批判性

刘玉春

一个人具有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前提。在十八大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的频率达58次之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创新”一词的出现频率亦达44次。很明显,创新已成为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旋律,中国未来发展的目标是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

曾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也指出:“批判思维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独立思考精神,它不迷信任何权威,只尊重真理和规律……但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孩子严重缺乏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这已经成为当下的“教育之病”。我们的孩子:思考既不自由也不严密,既不宽广也不细致。既不自主又不客观,缺乏求真、认真和反思精神。学习过程类似于盲从过程,因而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清华大学教授钱颖一指出,中国学生目前特别缺乏的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这三种能力,突出地表现为不善于提出问题,更不要说提出好问题了。

为此,我们要在科学学习中,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做了有益的尝试,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问,批判思维之开始

学问,非问无以成学。据说,许多犹太人家庭里碰到放学回家的孩子,第一句话是:“孩子,你今天提问题了吗?”而我们的很多家长见了孩子问得更多的是:“你们今天学了什么知识?”所以犹太出了那么多的伟大科学家、思想家:如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达尔文……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思维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海绵式思维因为类似于海绵放到水中的反应——充分吸收水分,而被称为海绵式思维。相对而言,这种思维方式是被动的,它并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地去冥思苦想,因此来得轻松而又快捷,尤其当你看到的材料本身已是井井有条又生动有效时,这种思维方式更显成效。但这种思维有个极严重、极致命的缺点:对各种纷至沓来的信息和观点如何做出取舍,它提供不了任何方法。

你带着一定的态度去读书,即带着问题去读书。这种思维方式需要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我们把这种互动方式称为淘金式思维。淘金式思维方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参与和互动。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多提倡学生使用淘金式思维,要多提问题,尤其是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在课堂上教师经常问学生:就这个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让学生间进行辩论,而不是问学生:你们都同意吗?得出一致的答案就好。

另外,在期末测试时,我们在测试卷上增加了这样的问题:请你就《植物》单元或《机械与工具》单元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不需要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的深刻性与问题的价值给出不同的分数。

二、玩耍,批判思维之必须

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的托尼.瓦格纳教授认为,对学习的真正激励,主要是来自内心的激动。这需要理解三个因素:玩耍、激情、信念。玩耍是一种基于探索的学习,它可以导致年轻人产生激情并孜孜以求,并将激情转化为更为深层的信念。即通过玩耍将好奇心、兴趣变成激情,并成为一种信念和目标。因此,有意义的玩耍比学习成绩重要得多。

三、挑战权威,批判思维之精神

在求知的旅途上,权威们的结论、观点是指引我们方向的路标,会给予我们巨大的帮助,但有时权威也会给我们带来疑惑,这时就需要我们去大胆质疑。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通过独立分析、论证和试验去质疑、挑战权威。任何一种观点都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有理有据,所有质疑都是值得被肯定的。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发面的学问》中有一个片段——老师提问:把酵母粉用水溶化,采用0℃的水还是采用100℃的水呢?

生:100℃肯定不行,发酵粉里有活的东西,高温会烫死的。

生:那只能用0℃的冰水了。 师:前面一课我们学习了做酸奶,知道乳酸菌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一般是什么温度? 生:30℃~40℃。

师:发酵粉中的酵母菌也是一种真菌,0℃的冰水适合它们生长繁殖吗?

生:不适合。

师:不适合还用冰水啊?应该用什么水?

生:温水。

对这一教学过程,研讨中有些老师认为,对小学生不应该设陷阱,会误导学生。但更多的老师认为,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知道,遇事要思考,要有自己的主见,老师并不是权威,并不能代表绝对真理,自己认为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

要培养有自主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除了批判性思维教育,别的教育不能代替。具备批判性思维的人更能创造知识、解决问题、开拓事业、合理决策。它是素质教育的心脏部件,是实现中国复兴梦的必备条件。

【作者单位:张家口市宣化区教育局 河北】

猜你喜欢
淘金权威批判性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淘金梦
《淘金岁月》:论“知行合一”仍只是“知”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