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采薇》中伯夷和叔齐死亡真相

2015-05-26 02:52陈银
文学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慎独采薇流言

内容摘要:《采薇》是鲁迅《故事新编》的八篇小说之一,小说结局为伯夷、叔齐死于首阳山,至于死亡原因,大家说法不一。简单看来,伯夷、叔齐是饿死的,但他们死亡的真相主要有三个,首先是流言蜚语乱传,伯夷、叔齐心理压力过大而死;其次是兄弟之间失和,不再互相敬重致死;还有一个死亡原因是他们失去了慎独精神。

关键词:鲁迅 《采薇》 流言 失和 慎独

《采薇》的故事改编于《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互相让出王位,一起逃往西伯养老堂,文王死后,周王出兵伐纣,伯夷、叔齐认为其不仁不孝,于是义不食周粟,隐居直至死于首阳山。关于伯夷、叔齐的死因,大多人认为是他们失去薇菜而饿死。这只是表面的原因。其更深层次的真相在于流言的力量、兄弟的失和以及他们做不到的慎独。

一.流言的力量

鲁迅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鲁迅是一个异数,他对于我们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够逼着你思考,让你成为一个有深刻思想的人。如果伯夷、叔齐的死只是简单的因为没有薇菜,那么《采薇》乃至《故事新编》就没有成为文学经典的必要了。伯夷、叔齐丢失性命的真相其实是无比强大的流言力量。

对于恪守先王之道、讲究仁孝友悌的伯夷、叔齐来说,名声比生命还珍贵。他们张口总是“为了乐器动兵,是不合先王之道的”“以下犯上,究竟也不合先王之道”,[1]只有认为自己是符合先王之道的人才会如此。自命清高的伯夷、叔齐不屑于和普通民众一起供奉不仁不孝的周王。为了保住名声,他们自视为善人,不食周粟。越是自命清高的人越是注重自己的名声,也越是害怕流言的力量。

不只是伯夷、叔齐自己给自己的名声打上合格分数,大部分人也认为他们的名声是可歌可泣的。伯夷、叔齐叩马而谏,姜太公因他们是义士而放走他们。摔倒在街上,围观的群众知道他们是孤竹君的两位世子而连声赞叹并送上姜汤。路上的山贼也知道他俩是“天下之大老”。就连第一等高人小丙君也慕名来找他们。   伯夷、叔齐的名声在自己和旁人的眼里很是值得称赞。正因如此,流言对他们的打击才更加致命。名人难当,为了形象,伯夷、叔齐面对看客甚至不能皱眉。然而,明枪易档暗箭难防,流言还是被一个小婢女阿金挑起了。阿金观看伯夷、叔齐吃烤薇菜时大义凛然、斩钉截铁地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在吃的薇,难道不是我们圣上的吗!”[2]两兄弟被当头一棒,阿金的刻薄话语直击心头,震得他们发昏。流言,就这么传开,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名誉不再,生命已经毫无意义,伯夷、叔齐选择饿死。阿金作为流言的传播者,却在伯夷、叔齐死后撇清责任,继续编造叔齐贪心的谣言,“流言家”的嘴脸实在可恨可怕。

流言的力量无比强大,有时候毁人于无形。对于流言,鲁迅应该是感同身受的,只要翻开鲁迅的小说、杂文和书信,就能发现“流言猛于匪”,从追忆少年时邻居编造自己“窃卖母亲首饰”,到数次提及、讥讽陈西滢诬陷自己学术“剽窃”的荒唐,一直到去世前对自己被诬以“托派”名号的愤慨议论,可以说,鲁迅始终被流言所包裹和围困,如同陷入无物之阵。[3]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流言蜚语,鲁迅是在流言中一步一步走过来并且希望他可以改变这种国民劣根性的。正是对流言有着深刻的阴影,鲁迅才写出伯夷、叔齐因流言而死的悲剧。

二.兄弟失和

一说到伯夷、叔齐,大家首先认为他们是一个整体,相亲相爱,但对二人兄弟之间的微妙关系却很少论及。鲁迅却在《采薇》中暗指伯夷、叔齐二人不齐心。

一声“大哥”,伯夷一听就知道是叔齐,似乎很和睦,“伯夷是向来最讲礼让的,便在抬头之前,先站起身,把手一摆,意思是请兄弟在阶沿上坐下。”[4]鲁迅很少直接夸赞某个人物,如果是真的礼让,他不必强调伯夷向来是最讲礼让的,经他这么一说,反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伯夷还劝叔齐少出门少说话,可见他不喜欢叔齐的好动多话。叔齐回答半声“是……”,这回答是不干脆的,表明了叔齐不甘心为养老而养老,但鲁迅又强调“叔齐是很悌的”。悌,意为尊敬兄长,如果是很悌的话回答应该为带句号或者感叹号的“是。”而不是带有尾音和暗含无数可能的省略号。这开场的“最讲礼让”和“很悌”,用正面的话表示反面的意思,为之后的不和埋下伏笔。某天一大早,叔齐带回周王出兵的消息,伯夷怕冷,本来不想早起,但鲁迅又说伯夷是很友爱的,只好起身出门。又一个强调的反语,越是让读者看到他们兄弟两的不和。即使是叩马而谏,并不是两兄弟同步,而是伯夷被叔齐拖着一起扑上去的。“拖”字明显透露出伯夷被动的尴尬局面,此时的叔齐没有悌可言。伯夷受伤,一位太太给他送来姜汤,伯夷不愿意喝,眼看就要发生纠纷,叔齐硬劝伯夷喝了一口半,然后自己眼圈通红地喝了剩下的所有。“硬劝”伤了和气,伯夷怪叔齐逼迫他做不喜欢的事,叔齐则觉得伯夷不通人情世故,陷他于困境。“礼让、很悌、友爱”,反复解释的旨意是,不要把这一解释坐实化。所以,事实上,伯夷、叔齐的感情并不是像外界看到的那样美好。

归隐首阳山,兄弟感情失和的表现更加明显。路遇土匪,伯夷吓得发抖,全由叔齐应付。到了山上,觅食重任也由叔齐肩负,伯夷不但不关心反而张口就要吃的,好不容易叔齐做好了松针发糕,他还埋怨难吃,丝毫没有大哥风范与责任。等到烤薇菜好吃,伯夷又想起来他是大哥,所以多吃了两撮。享福时,伯夷是大哥,多得好处;有难时,伯夷却又装小弟躲在背后。无怪,当伯夷把他们“让位”和“不食周粟”的原委传播开去、结果惹来麻烦的时候,叔齐心里想:“父亲不肯把位传给他,可也不能不说很有些眼力。”原来叔齐内心深处认为父亲不把王位传给伯夷是有眼力的,嘴不严实也无担当,确实难成君王。这同他一贯的礼让友悌的形象产生了矛盾。

此外,鲁迅对伯夷、叔齐关系的潜在讽刺与他和弟弟周作人的不和有一定关联。众所周知,鲁迅与周作人的关系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已恶化,原因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确实看到他们的决裂局面,而且他们兄弟失和事件具有突发性、严重性、神秘性以及持久性的特点。文学研究不是道德审判,涉及道德人格的事情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但我们需要找到作者的生活对他创作的影响。

面对纷纷扰扰的流言,如果有兄弟的支持,人不一定会被击垮。无疑,兄弟不和是伯夷、叔齐得不到依靠而迅速死亡的原因之一。薇菜减少,伯夷安闲自在地让叔齐费力去觅食,丝毫没有关爱、鼓励以及感恩之心,叔齐想必既愤然又心寒。兄弟一心,其利断金,兄弟二心,只能走向不归路。

三.慎独精神的缺乏

慎独是中国古代人们常说的一种修养方法,指人独处时谨慎不苟,既能在曝光的情况下表现完美,也能在别人看不到自己的时候保持礼仪与品格,做到言行思一致。伯夷、叔齐恰恰缺少慎独精神,他们表面是这样,独处时则又是另一个样。某种程度上,慎独精神的缺乏也是他们的死亡真相之一。伯夷、叔齐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在众人面前他们是仁孝的。伯夷表明只为养老而养老,不受外面事情的影响。然而在首阳山时,他却耐不住寂寞,忍受不了孤独,搭讪小孩和樵夫,说出了他和叔齐的来历,祸从口出就是这么来的。无法真正做到慎独,达不到隐世的境界才会无法忘怀曾经的荣耀。叔齐也同样缺乏慎独精神。他既不甘心为养老而养老,又不敢留下来食周粟,一边出走一边留恋养老堂。面对伯夷,叔齐表现得很听话,独处时他却认为伯夷没有担当。

有修养的人独处时与在众人中不会有什么区别,就像自私自利的小人比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更可怕。不虚伪,不愚昧,慎独的精神才可以显现。伯夷、叔齐如果言行一致或者更有修养,下场不会如此悲剧。悲剧其实不是丧失生命,而是丧失得毫无意义。

结语

伯夷、叔齐死后,人们还在谈论他们的死因“有人说是老死的,有人说是病死的,有人说是给抢羊皮袍子的强盗杀死的。后来又有人说其实恐怕是故意饿死的”,其实,他们就是这样被人说死的。打垮敌人不但要从外部施加压力,而且也要从内部开始侵袭。外部的流言力量固然可怕,但如果内部的精神实力足够强大,也是可以抵挡得住的。兄弟感情失和、缺乏慎独精神的修养让伯夷、叔齐挡不住疯狂的外界流言。腹背受敌,伯夷、叔齐终于崩溃。

参考文献

[1]鲁迅.故事新编(插图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62

[2]鲁迅.故事新编(插图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79

[3]王本朝.作为“无物之阵”的流言与鲁迅的精神世界[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4]鲁迅.故事新编(插图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61

(作者介绍:陈银,西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慎独采薇流言
采薇采薇 下
采薇采薇 中
采薇采薇 上
在网络流言的惊涛骇浪中,权威媒体如何做好“定海神针”
真相在真相里活着
流言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
妖藤
“慎独”的境界
从“慎独”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