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正在用内容融合粉丝经济与广告投放

2015-05-30 05:06
广告主·市场观察 2015年9期
关键词:天猫小米内容

最近,互联网圈好玩的事儿挺多的,比如某侠的高端电动车发布会,搞了一辆山寨特斯拉就敢公开叫嚣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随后就被知乎扒了底裤,一时啼笑皆非。但是这又恰恰是当今互联网圈的特点:高举“粉丝经济”大旗,吆喝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初级的互联网企业热衷“粉丝经济”的时候,大量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已经把“粉丝经济”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即结合传统广告投放进行线下整合营销,以此来提升知名度、聚拢用户,大量吸引受众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再通过线上的产品体验,将受众转化为粉丝,在这一过程中,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围绕内容营销来融合广告与粉丝经济。

快速迭代背景下,“粉丝经济”不是互联网企业的护身符

“存在即合理”,黑格尔这名言本意并非消极。如同互联网的“粉丝经济”,有的人把它捧上天,有的人却嗤之以鼻。“粉丝经济”确实成就了一大批互联网企业,但同时,也有大量的互联网企业死掉了!最近一篇《华东O2O项目死亡全名单:九大门派的灭绝惨案》,就可以窥见互联网行业的惨烈。

如果用“存在即合理”的逻辑去评价“粉丝经济”,就可以客观的去分析,“粉丝经济”的作用一定是客观存在的。没有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并不是“粉丝经济”失效,而是粉丝基础不够庞大,则无从谈论“经济”二字了。

互联网企业都处在一个快速迭代的行业背景之下,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很快就会引来他人的效仿和竞争。试想滴滴与快的、58同城与赶集,烧钱却看不到尽头,就只能合并,因为竞争太惨烈,获取单个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让用户转化成粉丝更是难上加难!还想着完全依靠“粉丝经济”就能成功,只能说是图样图森破了!

苦守自媒体?互联网大佬都开启广告投放了

马云说过一段“天亮了”的话,其中一句很有意思:“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哪有功夫跟那些思想还在原始社会的人磨叽。只要是思想不对的人直接下一个。”如果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优惠不够?那我就用另一个!好多人的手机里同时装好几个团购、电影、外卖、打车APP,哪个便宜用哪个,有时候还喜欢炫耀自己省了多少钱,显得多么机智。这就是被互联网企业“教育”后的消费者,经济学基本假设之一的经济人概念,在互联网时代被无限的放大。信息不对称一旦被彻底打破,又有多少消费者能够在他人的诱惑下成为你的忠实粉丝呢?所以,那些苦守自媒体,以为每天和消费者认真沟通交流,就能不断累积用户,对于这些互联网企业,我得套用马云的话“天亮了,醒醒吧”!

别被曾经的互联网“神话”一直忽悠下去了,难道小米就是举着《参与感》的小本本获得成功的?小米近几年快速增长,不仅仅是依靠自媒体平台,一方面小米的销售渠道从线上延伸到线下,甚至培养了一大批黄牛党,另一方面,每年上亿的楼宇广告,大手笔的电视广告投放,这些广告的投放,对小米知名度的提升有着巨大的作用!小米、360、阿里巴巴,这些互联网企业甚至都没有放过春晚这么传统的营销平台,过去砸钱做春晚的可能是白酒、家电等传统品牌。

再看2015年,有赞花费千万投入到央视一套晚间《新闻联播》前十分钟广告段,播放一条长达1分40秒的广告!玖富·悟空理财也投入3800万投放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的互动广告。网络招聘公司更是轮番轰炸北上广等大型城市的地铁、公交广告,拉勾网的广告涂绿了整个换乘通道、58同城的广告出现在列车扶手上、猎聘网粉刷了站台、赶集网印满了隔栏……

媒介碎片化时代,苦守自媒体,虽然能够培养一批粉丝,但是对于快速迭代的互联网企业,走得慢就会死!所以互联网企业依然需要传统营销的模式,来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用户流量,像蓝鲸滤食那样收集用户、转化粉丝,才能够建立长期发展的基础!

从广告引流到用户体验,互联网大佬还藏着另一条尾巴

阿里股票下滑时,谁最被关注?当然是赵薇啊!赵薇夫妇入股阿里影业之后,一度风头盖过了马云,毕竟颜值在那还是可以理解。细思下来,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NB的互联网企业,正在越来越向内容端去融合!传统广告投放提升用户流量,用户体验强化粉丝经济,但是两者怎么融合?这就是互联网大佬藏着的另一个尾巴——内容!

之前小米与乐视隔空对骂,吆喝谁家内容丰富;大众关注赵薇,背后是阿里影业对于影视产业的整合;黄健翔、马东、刘建宏这些传统媒体人被互联网企业挨个收编;游族网络成立游族影业,12亿投资拍《三体》;连暑期档火爆大银幕的《煎饼侠》里都有张朝阳做瑜伽。由此可见,互联网大佬们的战争,已经从粉丝经济、广告投放上升到另一个高度,内容IP资源的竞争!

为什么是内容?因为内容天然拥有号召力,蓬勃发展的电影市场已经成为大众娱乐消费的主流,电视也依然是最为普及的内容观看渠道,加上移动端观影习惯已经养成,内容已经渗透到大众的每一个角落,这正是互联网企业看到的最具价值的一块阵地!

内容,是融合粉丝经济与广告投放的重要手段

内容为什么是粉丝经济与广告投放的重要手段?根本在于其强大的影响力。与内容进行深度捆绑,玩得转线下整合营销,当年苏宁易购植入电影《致青春》异军突起,一度冲击京东、天猫,如今又凭借植入电视栏目《奔跑吧兄弟》系列再次火爆。可见结合内容的广告投放效果更加显著。这种效果可以有效将内容的受众转移到产品的受众,达到有效引流的目的!

其次,是粉丝经济。内容向来不缺狂热的粉丝,最新一季《中国好声音》因为周杰伦加入导师团,吸引了大量周杰伦粉丝的关注。如何有效利用内容的粉丝群?引流之后如何让大众转化成为互联网企业自身的粉丝?这些方面,天猫先试先行,带着佐卡伊、富安娜、瑞贝卡、RIO鸡尾酒等多个品牌,全方位植入上半年电视剧收视冠军《何以笙箫默》。电视剧开播5日,天猫平台及品牌的曝光量就达 5 亿人次;《何以笙箫默》专题页面上线首日,就有超 300 万用户体验,热播期间天猫女装电商流量猛增 10 倍;尤其佐卡伊,一款sunshine的项链,被钟汉良和唐嫣这对荧幕CP演绎成了定情标配,单品单月销量就突破350万。

一连串数字,让人可以赤裸的看到内容对于互联网企业的巨大价值!从广告投放引流,到粉絲经济,通过内容能够让两者有机的融合到一起,这将是未来互联网企业营销的重要方向。但是这一切还不是终点,互联网行业强调生态系统,大型互联网企业都在构建自己的生态圈,而内容,可以为品牌构建更为动态、更具影响力的品牌内容生态圈,天猫与电视剧《何以笙箫默》的联姻,就已经具备了品牌内容生态圈的所有特征!

总结下来,相信大家也都已经看到了,互联网的大拿都在依托内容资源做线下整合营销了,要提高知名度、聚拢用户,又通过内容提升用户体验,强化“粉丝经济”影响力。未来,内容将是互联网企业最为重要的营销资源!

猜你喜欢
天猫小米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传递
杜小米的夏天
从天猫的“新零售”变革中看商业的“新四化”
读《幸福的小米啦:小米啦发脾气》有感
可爱的小米
雀氏联姻天猫母婴共赢奥斯卡
主要内容
天猫“北伐”
神威大药房天猫旗舰店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