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2015-05-30 23:50李丽
东方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李丽

【摘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不仅是写作和阅读的基础,而且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听、说、读、写以及思维能力。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和隐喻理论出发,对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提出相关的意见,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与不足,希望会对今后的词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隐喻理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一、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每一项语言技能都离不开词汇,语言的核心问题就是词汇问题,它直接影响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特别重视词汇教学这一环节。

二、当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1.从学生方面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从学生的角度看,课堂词汇学习效果差;课后词汇学习时间投入少;缺乏词汇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差;词汇学习的效果难于评价,影响到进一步学习的自信心等。在学校里可以看到拿着各式词汇手册背单词的学生,其实些词汇书大都是将单词及其释义进行简单罗列,对学生的词汇学习有着很大的错误导向。学生用这种机械的方法片面的追求词汇量,既打击了学习词汇的兴趣,又导致学生学习词汇效率的低下,而且效果也不突出。

2.从教师角度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在词汇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就词汇的本意进行解释,给出相关的例句,很少对词汇进行归类和更深层次地挖掘;学生对词的掌握只停留在比较肤浅的认识上,不会运用;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单词教学,在课下还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学习英语词汇,这也是值得教师思考和反思的问题。

三、认知语言学理论基础

1.范畴理论

人类在演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最基本的认知能力就是对外界事物进行分类或归类,作为个体的人在认识事物时首先会提出“这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首先要在心理上对事物进行分类。这种将事物进行分类的思维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范畴化。范畴化是一个过程,它运用分析、判断、综合的方法将千变万化的事物进行分类和定位,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活动之一。

2.隐喻理论

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但是,隐喻又不只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是我们探索、描绘、理解和解释新事物的有力工具,其实质是通过某一类事物来理解另一类事物。隐喻,在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当代认知科学则普遍认为,隐喻在本质上不是一种修辞现象,而是一种认知活动,从而在人类的范畴化、概念结构、思维推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认知语言学理论对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价值

1.范畴理论对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价值

(1)重视基本范畴词汇

人的思维是在基本范畴层次上进行的,人类认识外部世界也是从事物的基本范畴开始的。基本范畴词汇对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具有重要价值。在进行词汇的教学设计的时候,应注意把基本范畴词汇放在词汇教学的首位,对于基本范畴词汇的讲授要特别重视,对其搭配和用法要对学生做尽可能详尽地讲解。其它范畴层次的词汇可以放在后面讲。这样安排教学内容符合人的记忆特点和学习规律。

(2)通过范畴来拓展词汇

事物复杂多样,人们为了记忆这些事物就必须对其进行分类和储存,这就构成了许多范畴。同样的,在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把词汇归类总结,形成语义网,帮助学生学习、记忆。如可把基本词汇归纳为:动物、食品、交通、职业、家庭等基本范畴,每一个基本范畴下又可容纳许多其他相关词汇,而且基本范畴词汇并不局限于名词类范畴。

(3)范畴理论与多义词词汇教学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一个词所有的相关的词义中,有一个意义是其它意义的

原型,其它意义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出来的,从而形成了词义的辐射范畴。另外,在基本词语从基本意义向外扩展过程中,基本等级范畴词汇了发展更多的隐喻和转喻意义。

2.隐喻对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价值

(1)运用隐喻认知思维,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隐喻的工作机制是概念映射,是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隐喻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模式,可以让我们把那些相对抽象、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理解的相对具体、相对清晰。此外,还能加深对核心词汇的记忆,提高词汇的习得效率,有益于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与记忆,并且产生了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

(2)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

隐喻,是词义发展和延伸的主要手段,是理解一词多义和语义转移现象的钥匙。,一词多义现象是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通过隐喻手段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基于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我们还可以在上述的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在进行中学的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先把生词的基本意义呈现给学生,然后在通过隐喻和范畴思维来帮助学生拓展词的其它意思,帮助学生理清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隐喻性关系,从而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

(3)创新词汇中的隐喻思维

由于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出现了许多创新词汇。很多词汇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由于隐喻的作用又有了一些新的含义,如 mouse的原始意义是“老鼠”,后来用来指电脑的“鼠标”。通过隐喻借用一个已经存在的旧事物来命名一个新事物,可以让新事物简单易懂。因此,教师在创新词汇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入认知隐喻思维,解释清楚新词的本、隐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新词、新意逐渐确立的过程,让学生的词汇学习也做到“与时俱进”。

(4)培养学生隐喻思维的表达

教师通过对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特征来引导学生联想,以便解释隐喻的语义从而培养学生隐喻思维的表达。比如:hang ones head 是表示一个动作“低下头”,在日常交际中我们可以经常见到当某个人对自己所做的行为感到羞愧或内疚时,多半会低下头来。因此 hang ones head 可以用来来表达“感到羞愧和内疚”之意;隐喻这种表达方式给英语学习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指导,让学生在表达技巧上有了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

五、结语

词汇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是不容忽视的教学方法,但是,词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多种问题。笔者从认知语言学理论中得到启示,运用范畴理论和隐喻理论阐述了认知语言学对于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价值,并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完善提供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蓝纯.语言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认知语言学
隐喻认知的双维理论整合研究
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网络英语新词构词特征和发展研究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探索
基于图形一背景理论的英语简单句的认知分析
基于认知语言学“事态把握”的视角分析日语学习者授受表达的使用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现代汉语“为”字句感情色彩义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分析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