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主要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和对策研究

2015-05-30 16:34金鑫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高职院校现状

金鑫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往往只是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智的发展。加上部分学生由于学习生活压力、竞争压力和社会偏见,产生了心理困惑与心理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其学习和生活。因此,我们要养成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其更加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对策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蓬勃发展,关注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问题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问题,使他们养成了主要积极心理品质,把他们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具有长远深刻的战略意义。

一、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现状

(一)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弹性分析

首先,性别差异。根据调查数据表明,女生心理弹性总体水平上均显著高于男生。社会角色对男生的要求更高,所以男生在办事前更注重行动,因此在安排管理上不如女生思前想后,细致安排。因此,女生的心理弹性总体水平上均显著高于男生。其次,专业差异。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经管商专业学生的生活压力较理科、工科学生来说,要大得多。再次,城乡差异。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由于城市学生的家庭环境与生活条件优越,城市学生的教养方式良好,社交能力也更加突出,有利于其心理弹性的发展。因此,城市学生的心理弹性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学生。最后,学习成绩差异。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学习成绩差异对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影响十分显著。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心理弹性方面得分较高,良者次之,差者水平较低。由此可见,智育成绩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因素,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的重要指标,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拥有积极的心理素质,所以他们深受欢迎,拥有更多的社会支持。

(二)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应激分析

首先,性别差异。根据调查数据表明,当代“90后”大学生,女生在社交方面的压力显著高于男生,女生的社交焦虑高于男生。其次,专业差异。根据调查数据表明,经管商专业学生的总体压力水平大于工科、理科学生,由于经管商专业的大学生会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他们很早就接触社会,深受市场化的熏陶,可能会受到市场经济不良习惯的影响,使大学生感受生活压力。[1]再次,城乡差异。根据调查数据表明,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乡差异均不显著。城市与农村大学生所感受到的压力相似。最后,年级差异。根据调查数据表明,大一新生比大二、大三学生压力大。原因是大一新生对将要开始的大学生活充满美好憧憬,但是很多憧憬根本无法实现,所以,“新生神话”造成大学新生压力增大。

二、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施途径和对策

(一)学校、家庭、网络三位一体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完善学校各方面管理,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不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积极心理品质。对高职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不同的培养,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人文意识。心理健康教育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让高职生凭借自感知去调整心态。我们要尽量去拓宽隐性教育的覆盖面。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注重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要努力构建好学院的物质环境,使师生产生归属感、自豪感。另一方面,要加快校园标识文化建设。每一个标识文化都承载着深刻的学院校园文化内容。各学院要充分发掘其文化价值,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高职院校要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的业余生活过得更充实,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增加各种积极情绪体验,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全面提高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综合素质。教师自身要具有积极心理品质,要具有管理才能。许多德育工作者对德育工作缺乏积极性,所以高职院校要提高教师待遇,增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增加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只有增强了师质,才可以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其次,要重视家庭教育,加强家长与子女的沟通。家庭教育至为重要,家长应改变教育态度和方式,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经常共同商量事情。努力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2]家长应严格要求自己进行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永远比的說教更具有说服力,对子女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再次,严格网络管理,合理开展网络教育。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可以把不好的价值观和不良社会现象展现给大学生,给高职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带来心理冲突和心理困惑。另一方面,互联网也是学生喜欢学习的工具。高职院校通过开设专题网站、开设网络咨询、微博和微信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消除学生的负面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校园网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发展。

(二)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

首先,要转换教育对象,改革课程建设。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要针对全体学生,开设积极心理教育

课程。

其次,改革教育体制,完善选课制。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构建了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3]选课制能够尊重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最后,明确教育目标,改革教学方式。高职院校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应该多元化, 学校教育与户外实践拓展相结合。改革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建立多元化的评价,肯定每个学生的长处。

参考文献:

[1]姚俊红,王军利.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心理状态的培养与形成的研究[J].职业技术,2015(02).

[2]林士俊,周梅华.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02).

[3]张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3).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品质高职院校现状
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对策分析
特区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