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项目抓落地 县校培训创特色

2015-05-30 01:26赵国圣龚金喜
继续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师培训

赵国圣 龚金喜

摘 要:作为湖北省“国培计划”(2014)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试点县,沙洋县教师培训工作以实施新课程改革为中心, 以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为目标,以“国培计划”和省培项目为抓手,统筹规划,创新機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教师培训工作卓有成效。

关键词:国培项目;创新培训;工作纪实;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沙洋县位于汉江之滨,素有“小汉口”之美誉。现有各级各类学校72所,专任教师3865人。近年来,沙洋县教师培训着眼“三个高位”——高位认识,高位规划,高位引领,提升培训地位。着力“六方协作”,创新培训体制。形成“三主六室,合力推进”管理体系,探索“研训一体,互通互助”研训常态,研训一体已成为沙洋教育发展的驱动力量。

一、立足“三大工程”,打造国培亮点

做实、做大、做强“国培计划”项目,突破重点,突出亮点,让国培项目在沙洋落地生根,大放异彩。

(一)抓实“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

把好五个环节,抓实“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一是把好参训选人环节。选送有实际需要,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参训,让培训效益最大化。二是把好训前动员环节。每期选送教师,教育局集中召开动员会,讲纪律,提要求,明任务,强认识,为培训提供保障。三是把好训中管理环节。与培训机构和承训高校对接,了解掌握培训动态,强化过程监管。四是把好训后跟踪环节。要求学员必须提交高质量的培训感悟、论文和研修报告等延训作业。五是把好学以致用环节。要求学员结合培训内容,回学校上一节汇报课,验证培训效果。

近年来,选派一批骨干教师参加卓越工程、紧缺学科教师培训、置换研修、教育信息化培训、教师远程培训等项目。其中,选派68名中小学校长、10名园长到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研修;360名农村骨干教师参加置换研修;802人参加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培训”。

(二)抓精“特级教师巡回讲学”

“特级教师巡回讲学”是最接地气、最受教师欢迎的国培项目。2014年12月省继续教育中心李念文等领导率省特级教师一行10人,到沙洋进行为期2天巡回讲学活动。4个学科的220名教师参加活动。

一是精致筹划活动方案。做到每个时间节点都有具体内容和明确要求,每个工作环节都有对应责任人、主持人。

二是精细活动组织管理。教师管理、继教中心、教研室合力组织,活动开展紧凑有序。大到同课异构、议课反思、专家讲座、答疑解惑等活动板块的组织协调,小到学员的信息、报到、观摩、就餐和交通等,都做到周密部署,周详安排。

三是以精品打造展示课堂。学科教研员提前介入,指导县域内教师集体打造精品展示课,与特级教师开展同课异构研讨切磋。

四是精心组织互动交流。互动活动是讲学活动关键环节,是基层教师与特级教师面对面交流的环节,是解决困惑、提升能力的环节。

五是全员分享活动成果。首先对专家讲座和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全程录像,上传至沙洋教育信息网;其次教师在活动结束后提交一份学习感悟、一堂汇报课视频,从而让更多的教师分享讲学活动成果。

(三)抓牢“整合培训项目”

沙洋县有幸成为“国培计划(2014)”——湖北省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全省项目试点县之一,并同步实施“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力以赴,同步推进两个项目,借势推进全县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整体提升。设定工作目标是通过2-3年与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通力合作,力争做到出经验、出成果、出产品;出优课、出名师、出专家。

一是构建了一种新模式。探索出“四整合三同步二提升”模式(简称“432”模式)。四整合,即行政与机构整合、教研与培训整合、技术与教学整合、传统与现代整合;三同步,即不同乡镇学校、各个学段学科、不同年龄结构的教师同步进入,研修培训与“新教师成长工程”同步进行,研修培训与“名师培养计划”同步展开;二提升,即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校本研修水平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的归宿感、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全面提升。

二是适应了一种新常态。激发教师正能量,营造研修好风气,提升教师幸福感,全县中小学教师主动适应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成为职业生活新常态。全县30所项目校(含村小、教学点)2566名教师“整体进入”,参训率100%,研修学习完成率100%,课例研究合格率98.8%。

三是培育了一批新教师。整合培训项目,把新教师培养成为农村学校最具魅力的教师,最懂电脑的教师,最会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研修、讨论、发帖最活跃的教师,磨课中的主讲教师,优质课竞赛的首选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骨干教师。

四是磨出了一批优课例。组织磨课活动,218个研修组通过三备两磨,磨出85节优秀课例。这些课例计划设计合理,协同修改教案优秀,上传课堂实录质量高,观课报告内容详实。一等奖课例40多节上传到国家教育公共资源服务平台进行晒课展示,效果良好。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大胆尝试“微课”、翻转课堂等,在国家、省级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

五是发掘了一批好校长。国培计划,网络研修,责任主体在学校,第一责任人在校长。县项目办抓住校长做培训,发动校长做研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立足“三性并重”,拓展县培活动

“三性”即县培工作的每一个项目、每一次活动,力求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普惠性。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的特色工作:

(一)围绕“师德建设”抓培训

沙洋县把师德教育作为县级培训的的第一核心。2014年在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的同时,还于暑期开展集中培训,赵国圣同志以《修师德,守规范,做人民满意教师》为题进行讲座,作为开班第一课。听课教师900多人,占在岗教师的四分之一。培训让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恪守师德规范,摒弃成俗陋习,消除职业倦怠。今年,已启动“做四有好教师”师德建设活动,将通过接力传递、拜谒教育先贤等主题活动,让教师们在活动中提高师德水准。

(二)围绕《专业标准》抓培训

2014年7~8月,组织6期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培训,近900名教师参训。荆楚理工学院杨汉洲教授解读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市教研室新锐教研员王敏演绎浙江幼儿园游戏教学案例;本土教育家、特级教师鲁修贤和荆门名师王海蓉等讲述“在课堂中成长”教学故事;信息技术骨干张道雄老师讲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资深教研员龚金喜讲授课题研究和课改文化。学员从国际视野、专业领域、教学理论和实践操作等方面分享专家学者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智慧。

(三)围绕“学科首席”抓培训

2012年,沙洋县创新实施学科首席教师制度,三年一评选。学科首席教师在任期内可享受每月200元的岗位津贴、每年至少一次外出参观考察和学术交流等待遇。在给予学科首席教师优厚待遇的同时,赋予他们一定的义务和责任,每学期组织1~2次首席学科教师送教下乡辅导培训活动,结对培育2~3名新教师,促进了学科首席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学术项目研究、教学指导、教师培训等方面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四)围绕“书香文化”抓培训

沙洋县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 “一人一书”读书活动。每年围绕师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等主题,选择一本优秀书籍,免费赠送给一线教师,自主学习提高。同时提出明确要求:一是个人自主阅读,做好阅读批注;二是分层集中交流,分享阅读体会;三是实行专项督办,确保学习效果;四是渗透教学反思,实现学以致用。“一人一书”读书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引导广大教师在“悦读”中不断成长,同时引导学校构建书香校园文化。

近几年,我们努力做到“五个创新”:培训理念创新、培训体制创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活动创新、培训管理创新。我们欣喜地看到:沙洋县教师培训管理团队精心实施信息技术新工程,倾力打造研修培训新常态,不断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沙洋教育正在成为“两江明珠,魅力沙洋”一张亮丽的名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B/OL].百度百科,2012.

[2]教育部.“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教师培训
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模式探讨
围绕“三个立足”推进高校教师教学发展
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策略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浅论“翻转课堂”对教师培训的意义
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农村中小学教师电子白板培训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