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的“年味儿”

2015-05-30 10:48
齐鲁周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海外华人华人

有人说,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了。也许,这样说是指再也看不到家家杀猪宰羊的热气腾腾和一家老小逛庙会的喜气景象了。但细心的人会发现,年味其实是无所不在,即便是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也在对年的期盼里酿造着热闹的情绪。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用中文向华人拜年,美国总统、欧盟主席、英国首相、加拿大总理……这些国际政坛上的重要人物,也同样为热闹的中国年向华人表示敬意。因此说,中国的春节在世界上已越来越受关注。

□本刊特邀撰稿 方达

春节如同美国的圣诞节

除了纽约和加州以外,美国还有十几个州把中国的春节列为合法假日,即便不是法定假日,一些大公司和业主也网开一面,允许中国员工请假欢度自己的节日,因为现在美国人大多都知道,中国人的春节是和他们的圣诞节同等重量级的节日。

在很多华人聚居的地方,如美国东海岸的华盛顿、纽约、费城、波士顿,以及西海岸的洛杉矶和旧金山,各处华人社区近年来春节气氛都很浓,当地的父母官也都十分重视通过这个节日和华裔社区搞好关系。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和印尼等,很多地方的华人社区都有春节的相关庆祝活动,中国春节正在被海外的国家日益重视。

移民文化为移民国家带来了不一样的内容,许多让人赏心悦目的传统服装、传统食品和风俗也丰富了这些国家的文化和市场,不少移民国家意识到这更是一个很好的商机和融合多元文化的大好机会。在各族裔的传统节日中,除去西方的圣诞节,在海外中国新年可能也是最受宠的一个了,因为过春节的不仅仅是华人,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至今也保留着许多中国春节的风俗。居住在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不同族裔当中,许多群体也都会过中国新年,这其中还包括一部分土著印第安人。

据了解,在美国,春节来临之际,除了当地华人超市售卖“年货”,美国本土商场也有许多以羊年为主题的商品和文化展示。旧金山市中心梅西百货一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带着浓郁中国风的商品和装饰,一方面是为了吸引来美旅游的中国消费者,另一方面也吸引那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美国民众。

“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新年,他们甚至会参加唐人街每年的新春庆祝活动。”旧金山梅西百货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美国邮政部去年很早就动手为中国年设计了生肖邮票,作为庆祝中国农历新春的活动之一,邮政局在旧金山唐人街已经正式开始发行羊年生肖邮票。“今年的‘羊票很受中外顾客喜爱,很多人都准备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购买整版收藏。”

世界各地“年味儿”浓

几年前,曾有一份统计资料表明,海外华人大约有3000多万人,散居在世界各地120个国家和地区,几乎布满全球。其中亞洲约有2000多万,绝大部分集中在东南亚一带,美洲的华人总数占180多万,集中在北美,欧洲25个国家的华人共计38万多,大洋洲有18万,非洲约有6万。

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国人用他们的热情,用他们对中国新年痴痴的情结,把华人的春节庆祝带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马来西亚华人在春节期间会在一起拜年道喜,大人给孩子们“红包”,许多人还要上庙烧香,求福求财,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

缅甸华人在除夕之夜,全家人要一起吃年饭,饭后欢聚一堂,等待大年初一的到来。年初一也是这里法定的公休假日,人们会穿上新衣走亲访友,分住各地的亲戚朋友也都利用这个节日团聚,共贺新年。

而在泰国,华人开的商店春节期间一般都会停止营业。除夕各家各户都会举行祭祖仪式,然后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年初一,亲戚朋友互相拜年时,习惯拱手合十,互致“吉祥如意”。

在新加坡,华人过春节差不多和中国一样,家家都要蒸年糕、贴春联、逛花市,除夕全家还要吃团圆饭。大年初一那一天,晚辈们纷纷给长辈拜年祝贺,孩子们会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而年初一扫帚要统统收起来不许扫地,以免扫走了吉祥福气。

居住在美国的华人华侨则有更多的庆典和活动,华人聚居的纽约、新州、费城和西岸的洛杉矶等地,元旦还没过完,有关的春节联欢晚会、春节游行以及各个社团举办的迎春活动便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起来。到了年初一,丰富又热闹的舞狮舞龙以及游行和各种节目表达着中国人的心愿,而且还会吸引着很多美国人围观。年夜饭、守岁、压岁钱和亲朋好友之间拜年问候的声音,以及华埠的商店里的红灯笼、红福字、红爆竹、红蜡烛、红色年糕、红色唐装等,都成了人们的抢手货,并交织在一起相映成趣。在每一张华人的脸上,都能看到他们因为过年的忙碌发自内心的喜悦。因此,中国这个最古老的过年风俗,是华人到哪里都扔不下的情结,而且海外华人逐渐让过年文化的根深植四方,世代相传。

春节和海外节日擦出火花

圣诞到新年是外国人最盛大的节日,这段时间也是商家想尽办法,杀价打折到让顾客感觉到大快人心的时候。华人也乐得在这段购物狂潮中开心采购,所以买东西的快乐从感恩节大减价到圣诞到新年,直到春节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中国春节大多在二月,更撞上了美国的情人节,盘点春节过程中,自然不能跨过这些和中国新年擦出火花的节日。无论是在美国开餐馆的广东人福州人,还是开超市的香港人温州人,都会有一个共识,就是在这些接踵而来的节日中忙翻了天,准备完了挂着红灯笼的中国人团圆家宴,还要及时摆上罗曼蒂克的蜡烛和高脚杯,采购春节年货的同时还要购入各种各样的巧克力。虽然不像美国的大型商店到处摆满礼盒与玫瑰花,但中西交融的文化让海外华人自己的商场和他们自己的生活同时闪着光彩,更在时不常的节日时间相撞和时间差中擦出火花。

越来越看重华人文化的美国人,连圣诞礼物都恨不得为他们的中国朋友选上件既有品位又别出心裁的中国货,到了中国春节,甚至会穿上唐装旗袍和中国朋友共度佳节。据秋,新州爱迪生市长的唐装已成为和中国朋友交流的一面旗帜,纽约大街小巷穿戴中国绣花制品的人已经占了相当比例。因此,在专门为华人提供的年货中,也开始为好奇的美国人准备适合的货品,把美国人对中国春节的需要一并盘点在内,给华人商家又开辟了一个小市场。

华人春节聚会上曾有两个外国朋友,穿着印有中国字衣服的他们对中国的兴趣像对中餐一样高。看着在中国城买的对联和福字,好奇得不得了,一边学着用怎么也不听话的筷子,一边问不停。当知道这是中国的“春”节时,就问是不是还有“秋”节?虽然惹得满屋子的华人都在笑,但真的给他们解释不通春节在华人心目中的含义,只好告诉他们春节是华人阖家团圆的日子,是热闹喜庆的节日,是相互问候的日子,是中国人千年的风俗,是华人心中的新岁情结。结果,其中一个外国朋友跟着激动起来,说中国年有人情味,“以后一定要去两个国家看看,就是中国和埃及,这两个国家的文化太神奇。”

热线爆棚和网络塞车

近几年,海外华人用来传亲情送思念的载体,也日新月异地变化着。

每一个海外华人都要在春节做一件事,那就是向国内家人拜年、报平安。

打电话或上网,自然是大多数人所采用的方法,但“春节热线爆棚空前,网络塞车绝无仅有”的警告,海外华人都有体会。当然,电话赛车现象之所以愈演愈烈,是因近几年打电话便宜,海外华人和国内联系再也不像以往半年三个月,才有如重大事件一样隆重的打上几分钟。

美国开餐馆的华人师傅告诉记者,说去年年夜好不容易拨通了国内电话,听清楚是家里人就乐得不得了,眉飞色舞地说了半天才发现那边根本没反应。后来得知,家人们根本不知道那会儿电话是他打的,挂了后害得他在美国眼睛都急蓝了也没再拨过去。

另一个在美国的华人朋友告诉记者,大年初一终于拨通了国内电话,效果却非常不好,她说自己倒也干脆,冲着话筒自说自话,根本不知道家里人是否在听。后来发现,自己是对着话筒拜了半天年。

正是知道电话爆棚和网络塞车,美国加州华人吕先生曾凌晨四点赶在年三十国内的下午时间打电话,当时家里老少一堂聚餐开饭,电话从妈妈手里传到奶奶手里、传到姑姑手里、传到舅舅手里,后來不知是哪个孩子开了免提,一大家子二十几口人热火朝天七嘴八舌高声低调一起讲话,吕先生则一连声地说着大家过年好过年好,结果那边不知谁高喊了一句:“放挂鞭炮你听听,我们开饭了!”结果,朋友稍不注意电话掉在地上,“那边热闹的声浪戛然而止,俺这里顷刻间从家人春节的气氛中回到美国安静无声又清冷的早上,整个人一下子清醒了,电话却再也打不回去了,只能想象着除夕晚上的鞭炮声,鼻子好一阵酸。”

猜你喜欢
海外华人华人
海外华人如何欢度“中国年”?
何为“华人”?
身在异国他乡,海外华侨华人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当前广府籍海外华人统战工作研究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海外华人寻偶众生相
“出走”与“回归”——也论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的问题意识
摆渡者的声音——对海外华人学者中国电影的一种思考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