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湖公园夏季鸟类调查及其保护建议

2015-05-30 00:53佟富春肖以华
广东园林 2015年5期
关键词:海珠鸟类公园

佟富春 肖以华

摘要:2012年6月和2013年6月,采用路线统计法并结合样点法、样方法和定时定点法对广州海珠湖公园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记录到鸟类32种,隶属于5目20科。雀形目最多,15科22种,占总数的68.8%;其中留乌、旅鸟和夏候鸟分别为28种、2种和2种;调查到的鸟类有3种分布型,3种生态类型。

关键词:鸟类资源;湿地;保护;广州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5-0004-70

中图分类号:S718 收稿日期:2015-05-05

湿地鸟类是湿地生物中最具代表性的类群,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数量、分布与湿地环境的变迁密切相关,是湿地质量与健康的重要评价指标。鸟类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顶级消费者,认识湿地鸟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是湿地修复的基础和关键。国内外相关学者就鸟类组成受栖息地中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做了不少研究。研究表明,不同鸟类集团对于植被群落结构的要求并不一致,自然林地中食虫鸟类集团、筑地面巢鸟类集团和树洞巢鸟类集团数量显著多于人工林,而在城市环境中,这些鸟类的数量显著少于人工林。还有研究指出,通过改进植被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绿地的鸟类多样性水平。

1研究地概况

海珠湖公园是由万亩果园“果退水进”进行湿地恢复工程而建成的,位于广州中心城区海珠区的东南部,是广州“南肺”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海珠湖规划用地94.84hm2,其中水面面积约53.0hm2。西江北江下游三角洲网河区,地势低洼平坦,四周环水,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方不受“城市热岛影响”。全年温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较小、干湿季节明显。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母质为砂页岩,植被主要为森林和庭院。鉴于海珠湖公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项目组对其开展了夏季鸟类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海珠湖公园未来的鸟类保护和土地利用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2.1调查方法

2012年3-6月和2013年3-6月,采用路线统计法并结合样点法、样方法和定时定点法等点面结合调查法,每月对海珠湖公园鸟类组成及其栖息环境进行2次调查。调查以6:00-10:00时,16:00-19:00时为重点时段,样线法调查时的行走速度为1-1.5km/h,观测范围是中心线两侧各50m内,用10×30的双筒望远镜观察并记录。样点法共选择了入口处、西驿站、南驿站、北驿站及中心湖区5个重点调查样地,观测范围是在固定采样点为中心30m为半径的圆内,用10×30的双筒望远镜观察,记录所观察到的鸟类种类、数量概况,鸟类的识别及种类的鉴定依据《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类的分布型划分根据《中国动物地理》。

2.2数据处理

优势度:C1=A/[(A1+A2+A3+…+An)],其中A为某种鸟在某一生境中的总数,A1+A2+A3+…+An为各种鸟在相同生境数量的总和。C≥5%为优势种,1%3结果与分析

3.1种类组成

调查共记录到鸟类5目20科32种(表1),其中雀形目(鸣禽)鸟类最多,有15科22种,占海珠湖公园鸟类种数的68.8%;非雀形目4目5科10种,占全部鸟类种数的31.2%。

3.2居留和区系

从居留型上看,海珠湖公园鸟类以留鸟居多,共28种,占总种数的87.5%;夏候鸟和旅鸟各2种,占总种数的6.3%。在区系组成上,东洋界的鸟类有19种,占海珠湖公园鸟类种数的59.4%;古北界种7种,占21.9%;广布种64种,占18.8%(表2)。

3.3珍稀鸟类

珍稀鸟类黄嘴白鹭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小白鹭、苍鹭、夜鹭、白胸苦恶鸟和黑水鸡为广东省重点保护动物;环颈鹆、金眶鹆、针尾沙锥、普通翠鸟、家燕等25种为国家三有动物。

3.4优势度和生态型分析

由表1可知,所记录的鸟类中,苍鹭、黄嘴白鹭等19种鸟类为少见种;小白鹭、环颈鹆等11种鸟类为常见种;家燕、暗绿绣眼鸟和树麻雀为优势种。生态型方面,调查到鸟类中有鸣禽22种,涉禽9种,攀禽1种。

4讨论

4.1限制大型工程建设

公园整体受广州城市化进程影响明显。城市工程建设、市政道路带来的噪音和汽车尾气等导致园内土壤板结、生态环境恶化,目前虽然经过前期改造治理,但从海珠湖人工开挖到植被种植的整个过程中,大规模的施工(图1)仍在继续,人为的干扰可能会改变公园的自然植被和底栖动物的分布格局,鸟类自然的栖息环境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因此,要适当限制万亩果园内各种大型工程建设。划定重点保护区域,对受影响的珍稀濒危物种采取就地保护措施,在工程建设中应按法律规定采取相应生态保护措施,降低工程建设和运营对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湿地鸟类生活环境不受大的惊扰。

4.2植被配置

有学者研究瑞士三个城市林地时发现,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混交可以观察到最高的鸟类多样性;另有研究表明,通过多样化种植各类乔木,林下多样化搭配灌木等途径能有效增加鸟类的多样性。同时,许多木本植物果期与植食性、肉食性、食虫性、杂食性鸟类集团的多度多呈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在海珠湖公园丰富植物种类,增加浆果类和有花植物。特别是沿着外围水系增种如大叶榕Ficus altissima、楝树Melia azedarach、樟树Cinnamomumcamphora、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悬铃花Malvaviscus arboreus等乔木或灌木,以满足鹭鸟营巢和食虫食果鸟类的食物需要。选择植物时还要注意不同花期的物种搭配,保证园中四季有花,为吸食花蜜的鸟类提供食物来源。

4.3减少人为干扰

鸟类往往容易受到人为活动干扰。人们与鸟类距离过近或朝其扔东西等行为会使鸟类受到惊吓甚至过度恐慌而四处乱飞,或可能致其受伤甚至死亡。在湿地景观规划中,应尽量避免在鸟类栖息处设置人们活动场所。而以鸟类为主题的活动应考虑鸟类休息时间及其受惊吓的范围,同时加强湿地中的警示和教育,控制湿地公园范围内农药化肥和杀虫剂的使用量,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鸟类的干扰。

4.4加大治理水质污染的力度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引起水质恶化(图2),危害水生生物及鱼类生存,威胁湿地鸟类的食物和饮水安全。很多水鸟赖以生存的食物是浅水中的鱼、虾、泥鳅等底栖动物和某些植物的茎根,污染后的食物及水源有损鸟类健康,某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还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富集在其体内,导致鸟类无法正常繁殖等严重后果。调查结果表明,湿地公园有些地方湖水发黑,出现有机物污染和大量原生动物,而底生或腐生细菌数量增多,微生物异常繁殖,改变了鸟类的生存和栖息环境。因此,在短时间内不能完全治理好水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人为提供食物,吸引鸟类,扩大鸟类种群。

加大鸟类保护宣传力度,可通过开展鸟类知识讲座、知识竞赛、保护鸟类资源宣传周等活动,让广大公众广泛参与,增强人们的爱鸟意识,减少人类活动对鸟类的负面干扰。

猜你喜欢
海珠鸟类公园
Learnable three-dimensional Gabor convolutional network with global affinity attention for hyperspectral image classification
善于学习的鸟类
Spatial and spectral filtering of tapered lasers by using tapered 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 grating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海珠湿地
新海珠,新引擎,新活力!
在公园里玩
我的湿地鸟类朋友
鸟类
鸟类的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