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激励手段的运用

2015-05-30 10:48李秀峰��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导语胡同动机

李秀峰��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掌。”素质教育的真谛就在于教师用执着与爱心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愉快求知、大胆创造、主动发展,同时完成健康人格的塑造。可以说,运用激励手段,应成为普遍适用的教学原则。

一、动机激励——精心设计导语和作业

动机或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诱因。诱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在积极的动机驱使下从事学习活动,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学习的内部动机激发得越强烈,学生就越能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智力潜能。

一节课能否成功,课前导语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生动新颖的导语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入正式的课文教学创设积极求知的氛围。因此,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导语是良好的激励手段。在讲高中语文第三册诗词单元时,考虑到学生平时对诗词接触甚少,容易因不甚了解而产生乏味情绪,为了帮助学生较准确地把握每首诗词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教师可以依据“知人论世”的原则设计导语,引入新课:或介绍作者的一段人生经历,或叙述作者人生的一件轶事,或评述作者的创作风格,目的是引导学生由对作家的了解而产生进一步学习其作品的动机。

动机激励不仅仅是表面的、暂时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可将动机激励引入其中,可使学生对知识的追求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书本延伸到生活,由接受思维延伸至研究思维、创新思维。

二、情感激励——运用艺术化的语言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情绪渲染是讲授的素养之一,它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价值”,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

从一系列成功的课例中,我们不难窥视到教者的情感渗透。那些动情的教学语言,常常是清词丽句,声情并茂,顿挫起伏,音韵和谐的,它们所创设的教学艺术氛围,可以产生“磁场效应”,不仅激励学生热爱本门课程的学习,由苦学变乐学,而且可以使师生关系融洽。

如特级教师于漪的那节《周总理,你在哪里》让人震撼:于漪老师哽咽,听课学生泪光盈盈,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共鸣。笔者曾参加市级赛教课,内容是《济南的冬天》,下课的铃声一响,就被学生包围,他们不停地说:“老师,您到我们学校来上课吧!”“老师,我怎么跟您联系呢?”出现这样的情景,是真情缩短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如果教师在讲小说时,没有对人物形象流露出爱憎之情;上诗词课时,没有表现出作者的喜乐、忧怨之情;甚至在讲说明文、议论文时,缺乏理性和严谨,那么学生能从教师那里学到什么?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因此,凡是高明的教师,无不是将情感因素倾注于教学语言之中的。

三、情境激励——借助先进的教学媒介

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形成并保持情绪

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最有效的办法是教师创设思辨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求知情境之中。教师可以巧设提问,引发兴趣,可以诱发想象,点拨启迪。这些无不有赖于教师精妙的教学语言,只有将它们诉之于听觉,学生才能进入思辨过程。而现代教学的许多媒介手段的运用,可以多角度地冲击学生的感观,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感受。诸如音乐、绘画、影视等艺术形式都可以进入语文教学之中。

如执教《长江三峡》时,播放一段“话说长江”的风光片,将学生直接带入文章描绘的情境中,能使学生更直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执教《琵琶行》时,播放一段琵琶曲《十面埋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艺术境界,从而发自内心地慨叹白居易描摹声音的精妙手笔。

再如《胡同文化》一文介绍的是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内涵。借助多媒体来上这一课:将前4段编成绕口令伴随胡同及四合院画面展示出来,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胡同文化的分析则借助京味十足的朗诵磁带,形象地再现老北京人的封闭、安分、忍耐的文化性格。最后为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作者对北京胡同的情感,可以采用配乐朗诵形式,箫曲哀婉、凄清,教师诵读动情入神,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自然可以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借助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情境激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置身于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无疑爱学、乐学、会学。

此外,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引入竞争激励: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同等成绩的同学之间都可以开展竞争。或设计活动、或确定目标,可以是短暂的一节课内,也可以是长久的一个学期,关键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内驱力为外动力。那么,学生就从思想到行动,真正地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之中,能够更主动更全面地汲取知识了。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级中学(545006)

猜你喜欢
导语胡同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导语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光阴,在胡同中流逝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