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挖掘文言文中的德育因素

2015-05-30 10:48张波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陈情表文言文教学方式

张波

[摘要]高中文言文教材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教师应善于挖掘课文中潜在的德育因素,引导学生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起到积极的作用。可加强文言文诵读,引起学生共鸣;联系生活,深化德育;巧用课前五分钟,传递美德信息;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素材,寓德育于写作中。

[关键词]文言文传统美德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500012

古典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些名篇之所以脍炙人口,流传千古,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它们都蕴含着一定的美德因素。语文学科课时多,教学时间长,学生几乎每天都在接触思想性较强的课文,得以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所渗透的德育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如果说古典文学像一座恬静幽深的园林,那么,语文教师就应像导游一样带着学生一步步走进园林中去,指出何处应拾级,何处当拐弯,何处该觅幽径,何处需荡小舟,从而帮助学生领略每一处胜境。那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寓德于教,让学生得以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呢?

一、 善用文言文教材,加强诵读,悦其耳目,动其心灵,触其情思,引起共鸣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在教学《陈情表》一课时,笔者就通过诵读的方式让学生品其情,悟其德。

《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有声的,富于节奏和感情色彩,言辞恳切,真挚动人。苏轼评论:“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初读《陈情表》,笔者让学生采用齐读方式,感受课文“至性之言,悲恻动人”的感情基调。第二次读《陈情表》,笔者配上音乐,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变换语速来读,“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一连六个四字句,三层排比,短语急促,一气呵成,形成一个上责下催,透不过气来的紧急气氛。“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一连四个四字句,借比喻,用夸张,将祖母危在旦夕的情势形容殆尽。再读《陈情表》,笔者让几名学生范读,语气时而悲切,时而急促,他们仿佛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最后,笔者让每个学生自由朗读,读出少年无助的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整节课下来,“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深地感染着学生,他们学会运用诵读挖掘教材中的人物美、人情美。

二、 善用文言文教材,联系生活,学以致用,深化德育,践行美德

文言文教材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可是,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注重文字的解说及思想的分析,很难让学生充分感受文章的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完《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学生看到了一个机智勇敢和以大局为重的蔺相如,看到了一个知错就改的廉颇。为此,笔者顺势利导,就班里女生402宿舍内部闹矛盾这一现象,让学生以“朋友,我想对你说……”的书信形式开展一次敞开心扉的活动。活动过程中,大家对蔺相如的宽容大度,对廉颇的“负荆请罪”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深刻地反省了自己的不足,宿舍内部的矛盾也得到了化解,班里学生关系更团结了。学完了李密的《陈情表》,学生都被李密的孝道所感动,可是如何将这种孝心根植于学生的心里呢?趁着今年的重阳节恰逢国庆黄金周,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社会实践活动,以“重阳节,我为长辈 ”为主题,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并把自己所做的事情拍下来或写下来,然后与同学一起分享。班上陶春慧同学在重阳节为爸妈炸香芋,写下了《被幸福感包围着的重阳》,文中写道:“那一刻我不禁觉得,自己长大的同时,父母也在跟随着变老了。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一件多么幸福而又愉快的事,也没有什么比让父母快乐更重要的事了。”覃风云同学在重阳节帮妈妈染头发,写下了《累并快乐着》,文中总结道:“染发似小事儿,你要留心,表达孝心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稍微搭把手,爱无处不在。”这次实践活动,唤醒了每天被幸福感重重包围着的学生,他们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爱亲人做起,并把这种爱推广到他人身上,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三、 巧用课前五分钟,善用文言文故事,化枯燥为趣味,传递美德信息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前热身”活动,不但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积累知识,得到美德的熏陶,可谓一举多得。

例如,在讲授选修课“先秦诸子散文”的《论语》前,学生讲了“箪瓢陋巷”的故事:孔子的学生颜回,住在陋巷里,“一箪食”,“一瓢饮”,就是用竹筐盛饭吃,用瓢舀水喝,生活穷苦,他却心甘情愿,感到心中舒畅。学生听

三、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作文课堂之所以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为此,有必要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适当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愿组成“作文兴趣小组”,让小组在自由的氛围中探讨作文问题。在每一节作文教学中,教师需不断更新内容,变换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持学习的热情,尤其注重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情感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方式。

(一)自主合作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应尽快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积极主动应用自主合作学习方式进行作文课堂教学,切实当好学生的引导者。首先将学生进行适当分组,并且尽可能地保证分组的合理性,即分组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保证小组之间水平相当。其次教师需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做好引导、总结、评价。比如,在进行八年级作文教学时,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且确保每个小组的水平不分上下,然后对作文主题进行合理选定。考虑到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记叙文写作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记叙文的写作,并且强调学生要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做好记录。接着引导每个小组在选取周围事物时一定要具有代表性。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当然,在整个引导过程当中,每个组所选定的事物不一样,这时教师就需要针对每个小组一一进行引导。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学生学会思考,并表达他们真实的想法。在学生展开写作的时候,教师还应该适当引导学生做到具体生动、言之有序、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和详略得当。此外,倘若还有一些学生具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叙述,教师也可单独对其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将其独特的见解表达出来,并将其独特的写作与其他学生分享。

(二)情感教学方式

情感教学方式是新课改日益突出的一个重要方式。采用情感教学方式注意建立师生深厚友谊。写作的本质在于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学生通过作文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教会学生通过写作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被激发出来后,教师就需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将激发的情感通过作文表达出来。

(三)情境教学方式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反映。为此,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设置在户外,组织学生到校园里参观各种建筑物,听取介绍,乃至是走出校门,组织学生参观历史人文景观,让学生在具体的、真实的情景中观察事物、感受生活、体味人生,进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此外,在课堂中也可以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角色扮演等进行作文教学,帮助学生获得体验,激发联想和想象,写出文字生动、内容充实的作文。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吃透新课标中关于作文教学的新理念,通过阅读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且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情感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方式等有效开展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赖洪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方式探析[J].求知导刊,2014(3).

[2]彭智艳.谈谈如何帮助中学生提高写作水平[J].现代农村科技,2010(7).

[3]胡云芳.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教育科研论坛,2010(10).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陈情表文言文教学方式
一表陈情动君心,两难抉择牵古今
——《陈情表》教学设计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双赢的智慧——《陈情表》个性解读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陈情表》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