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观察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015-05-30 10:48龙晓兵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现象体育教师教学质量

龙晓兵

[摘要]通过对体育课堂上教师的观察现象进行收集总结,分析形成这些现象的内在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提高体育教师观察能力的具体方法,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合理化建议和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观察体育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50062

课堂教学是双向行为的体现,双向行为得以互动并行之有效,有效沟通是关键。而有效沟通的前提是能了解相互需求及表达,因此,观察是重中之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共性及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重点研究教师在体育课堂上的观察行为并拟定对应办法。

一、观察在体育课堂上的现状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可观察的内容多种多样,分布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综合目前体育课堂上教师的观察现状,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不观察

有些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一味按照自己的教案有步骤地完成教学工作,学生接受得如何、有无反应并不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预留与学生互动的时间。

(二)观察延迟或不在重点

在课堂上,有些体育教师往往在自认为重点的教学步骤进行观察和讲解,而对学生的细节反应无视或忽视。还有些教师因为课程时间的安排问题,对应该观察的内容延迟了时间或错过了时间,未能取得良好的观察效果。

(三)观察浅显不深刻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五花八门的,有些现象教师观察到了,但是并未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有些问题教师看到了却没有想清楚原因,未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因此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体育课堂上教师观察“不佳”的原因分析

(一)未意识到观察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有的教师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观察,一是不了解观察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中的作用,二是对如何观察认识不到位。

(二)未掌握科学有效的观察方法和观察技巧

在课堂中,有些教师也进行了观察,但是观察不到重点,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观察的方法,不知道应该观察什么内容,也不知道应该在什么时间观察,从而没有达到观察的效果。

(三)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体育教学中,教与学是动态发展的关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对观察到的现象要进行深入分析,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才能快速处理观察到的现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高教师体育课堂观察能力的方法

(一)明确观察内容

1.观察学生的课堂情绪

正面的情绪有利于促进学习取得成效,反之,负面的情绪则会对学习起到阻碍作用,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情绪是重要的观察内容之一。当观察到学生学习情绪积极时,运用积极手段保持;当观察到学生学习情绪消极时,运用适当教学手段进行激发和调整。

2.观察学生是否掌握运动技能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与否是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关键。教师在传授运动技能时要观察学生的反应,观察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等细节,对发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纠正和指导,同时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应变能力,授之以“渔”。

3.观察学生的身心变化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观察学生动作的掌握外,还需观察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保证学生生理和心理同步发展。

(二)根据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备课,钻研教学方法

很多教师认为体育课有别于其他理论课程,不需要特别精心的备课,只要按部就班即可。然而正是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对教师观察能力的要求更高,教师只有提前做了准备,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体育课程的备课需要体育教师头脑清晰,明确教学难点和重点,注意动作细节,钻研有效教学手段。

(三)注意反思、总结和跟进

在课堂中,观察到的只是现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将观察的作用充分发挥。对观察到的现象要进行反思和总结,想想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否与教学方法有关,有没有改进办法,从而将观察深度化、具象化和可实施化。反思、总结后,注意跟进实施效果,实施办法有效则保留并加以记录,办法欠妥则再次改进直至达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中的观察对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掌握观察方法,把握观察时机,提高自身观察的预见性与及时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柳紫)

猜你喜欢
现象体育教师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