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将高中农村学生情感融入引导教育

2015-05-30 05:50陆玉竹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花卷美育子女

陆玉竹

[摘要]城市中学的农村学生由于地域的差异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很难很快融入城市和同学中.要坚强教育与引导,帮助那些农村学生克服自卑感,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帮助他们融入班集体中。

[关键词]农村学生情感 融入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50094

高中作为非义务教育的普通中学教育,不是按照划片就近入学的政策来招生的,而是通过入学考试择优录取。我校是江苏省四星级高中,面向全市招生,在近几年的招生比例中,农村学生已经达到一半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量外地人口的流动,农村学生进城上学已经非常普遍了。现在,农村家庭对自己子女的教育都非常重视,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来留在城市,定居于城市,以期获得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和发展前景。

一、 问题提出

农村的教育与经济一般比较落后,来自农村的学生大部分具备诸如吃苦耐劳、学习勤奋等品德方面的优势。但由于受到不同家庭环境、文化环境、情感教育背景的影响,造成其道德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自我控制力较薄弱,心理素质脆弱。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这些学生在城市学校受教育的某些危机已经显现,必须对此高度关注。

如何提高这类学校的教育质量,让更多农村学生的情感真正融入城市,并在享受到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身心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等,成为以外来人口子女为主体的公办学校所面临的迫切、艰巨的现实问题。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外来人口子女学生学习状况并不容乐观,很多道德、心理问题皆由学生情感教育缺失引发,为此,将高中农村学生的情感融入引导教育已经成为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 案例再现

小何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学习刻苦用功,生活勤俭节约。从学生那里我了解到他的家庭非常贫困,父母身体不好,虽然我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非常关心他,但一直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似乎他总是在防备着我。有一年冬天,中午最后一节课结束后,已经下楼的我返回教室拿教学用具,学生大都离开教室去食堂用餐了,楼道空荡荡的。就在我走近教室的时候,透过窗户看到小何正在后排座位啃花卷,我第一时间觉得眼睛发烫,心里不是个滋味。当时我思考过自己该怎么做:进去拿了教具然后出去,装作没看见?不可能。直接返回办公室,以后再找他谈话?不负责。最后,我还是踏进了教室,步子迈得很沉。至今,我还记得我笑着对他说了一句话:“花卷很香嘛!在哪儿买的?我也喜欢吃花卷。”他也笑了,说是早上多买了一个没吃完,没舍得扔。就这样,我们交谈持续了近20分钟,最后我嘱咐他,长身体的时候要吃好一点,他同样笑着回应。

三、 案例解析

有些时候,在某些人眼里的短暂修饰人优点的褒义词,可能一直或早已是某些人固有的标签。小何至今都和我保持着联系,我很乐于倾听他的喜怒哀乐,无论是他初次落榜再度高考,还是现在大学毕业公考不济踏实工作,他每一个节点都会跟我“汇报”。毕业之后和他聊天时才知道为什么开始的时候他总是防备着我,一是自己来自农村,跟周围的同学相比,有很多的不足,产生了自卑的心理,也不愿意跟大家接触,二是觉得我比较严肃,有点害怕。那天的事情之后,他发现我是尊重他的,是真的关心他的,所以我们能从僵硬的师生关系发展到如今的朋友关系。通过这个案例也让我认识到,关爱学生要讲究方法,细节着手或许更能走进他们的内心。

四、 案例反思

第一,在学习中提高,提升自身的修养。自上个世纪初期,西方情感研究和情感教育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受康德和席勒哲学及美育思想的影响,王国维指出审美的情感升华功能并提出“心育”观念;梁启超强调新民自新小说始,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是艺术;蔡元培把心育推向实践,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朱光潜旨在以审美解放促进民族生命力复兴,对中国的教育革新和美育发展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第二,在实践中反思,优化教育能力。每天我们都在接触个体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事,教师要跟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做到相互沟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1.勤于思考,了解学生的需求与欲望。

来自农村的学生,有的会把自己的需求和欲望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有的则显得比较隐晦,可能是通过一个眼神、一句话甚至一个表情透露出来。这些需求与欲望无外乎渴望上进、渴望尊重和理解、渴望友谊。理解与回应学生的需求就成了班主任的重要任务。

2.善于把握,尊重学生的情感与诉求。

学生的情感需求往往比较复杂,这就要求班主任细致入微地把握学生的情绪变化并加以协调和引导。班主任要善于把握教育时机,了解学生的情感诉求,以便及时提供帮助,以加倍的耐心及信心传递自己的爱心和诚心,为他们撑起一片晴空。

(责任编辑黄晓)

猜你喜欢
花卷美育子女
米粒花卷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做花卷,不简单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我做葱香小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