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走劳动力精品之路

2015-05-30 10:48高由东丁锐
职业·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技工职业技能江苏省

高由东 丁锐

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30.5万人,增长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全省全年培养评价技能人才150.35万人,连续六年居全国第二位;企业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52.68万人;17人入围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3人获得国家技能人才最高奖项——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一共30名)……

一串串令人振奋的数字,代表着2014年江苏省技能人才工作的丰硕成果。成果面前,责任倍增。正如江苏省职业能力建设和技能鉴定工作会议上刘小群副厅长的讲话:“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江苏省必须坚持创新驱动,走劳动力精品之路。”

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会议认为,这是对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从制度到体系的“升级”,是对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内涵和外延的丰富。

那么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命题如何在结合江苏自身特色实现落地呢?江苏省人社厅刘小群副厅长认为要打造三大基础。

一是建立专项课题基础。2015年,江苏省政府已将《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列为重点调研课题,着手建立专项调研小组,抽样调查各类劳动者对职业培训和就业的需求,测算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对劳动者数量和素质的需求,从而构建基本框架,提出目标任务和对策建议。

二是建立政策体系基础。如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出台《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意见》,对职业教育包括技工教育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此外,省人社厅印发《江苏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管理办法》《江苏省职业技能质量鉴定评估管理办法》《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管理办法》等,都为构建劳动者职业培训终身体系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是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配套体系建设,江苏省2015年启动“新型技能大军培育工程”,以工程为引领,整合各方面培训资源,通力协作,多措并举,大规模开展面向各类劳动者的岗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和创新创业培训,从而真正构建一个适应劳动者多样化、差异化的体系。

推进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国务院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出台,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市场对职业教育需求的旺盛,使职业教育迎来发展的最佳时机。与此同时,技工院校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职业院校从中职、高职到本科、研究生直通车的政策冲击着技工院校,增加了学校的招生压力。对此,会议指出,2015年江苏省仍然将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作为工作重心,尤其是要加快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加快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客观要求。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现代技工教育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是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与尝试,既符合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和成长规律,也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所作出的战略性选择。江苏省将以面向需求、夯实基础、注重实践、彰显特色为原则,开展有关主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调研,进一步做好数控加工、模具制造两大专业首批10本一体化教材开发工作。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课程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是,大部分技工院校目前还没有摆脱传统学科式教学模式,也就是“公共课+专业理论课+实习”的“三段论”模式。江苏省将继续开展“创示范专业,讲精品课程,做教学名师”的活动,配套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制度、企业新型学徒制,从根本上打破课程体系的藩篱,促进技工教育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从课堂教学向生产教学转变、从书本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在新形势下以内涵发展占据教育制高点。

转变企业技能人才质量评价方式

“技能人才质量评价要体现三大特点:一是人才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二是用人单位在培养选拔使用人才中起主体作用,三是个人在能力提升中起自我决定作用,即个人自觉。”江苏省人社厅杨志霞副厅长在会上提出的新方向、新要求引起了与会人员激烈的探讨。

为切实转变企业技能人才质量评价方式,提升企业人才评价水平,2015年江苏省制订了《江苏省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质量管理办法》,并将2015年定为全省企业技能人才质量评价活动年,以“三步走”战略确保企业技能人才质量评价的“飞跃”。

第一步,精选专家团队,加大技术支持力度,为全面提升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质量提供新支撑。在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统一组织下,遴选企业评价经验丰富、组织管理能力突出的专家,组建“江苏省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专家团”,并按职能分为管理专家组和技术专家组,由省鉴定中心统筹安排选派,指导帮助企业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的工作方案,完善技术资源,在必要时入驻企业现场指导,为全省参评企业在鉴定资源和考评技术上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步,坚持一企一策,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新热潮。企业在国家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技能人才发展情况,立足本企业的工作实际,采用贴近生产需要、贴近岗位要求、贴近职工素质提高的考核评价方式,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对职工技能水平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一企一策的自主评价,在企业建立完善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和使用机制,使企业技能人才结构更加合理,形成技能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局面。

第三步,强化质量意识,不断加强监督检查,推动全省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质量迈上新台阶。进一步加强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质量督导,切实履行职责,做到责任到人,监督引导各企业按照专家工作小组认定的工作方案和考核要求开展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质量年活动评估工作细则,对质量问题严重的企业实行退出机制,对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机制健全、成效显著的企业以及成绩突出的组织管理机构和个人予以通报奖励。

深化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样改变着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鉴定。2015年伊始,江苏省就以“孵化新型技能人才大军”为目标,启动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专项工程。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金松在布置2015年全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安排时明确强调:“围绕效能提升,建立无纸化考试平台。”据悉,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结合职业技能鉴定的自身特点,在社会化鉴定中,选取了鉴定量大、技术资源相对成熟的职业,试点理论部分实行无纸化考试。这不仅能够提升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化水平,还能借助无纸化考试软件对试题信息进行检测、反馈和分析,同时提升职业技能鉴定题库质量。

配套无纸化考试平台,江苏省还着手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监管服务平台和智能化综合评审平台。记者了解到,职业技能鉴定监管服务平台即在线考务管理平台,其管理内容包括考评人员管理、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管理、统计管理、证书管理以及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管理。而智能化综合评审平台则是网上材料评审和在线答辩的载体,一方面利用极端及信息转化技术,对考试个人信息屏蔽,实现无差别材料评审;另一方面借助网络视频技术实现远程在线答辩,全面提升综合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时效性。

“一旦这三个平台建立起来,我省技能鉴定工作就能全面进入E时代。运用计算机、网络及视频等技术,可以实现现场监控无死角、鉴定环节可追溯、鉴定判罚有依据。对技工院校而言,职业技能鉴定的信息化恰好与学校专业技能教学的网络化相得益彰,有助于做好两者的对接文章。”会后,一位技工院校的校长兴奋地说。

丰富技能状元大赛内涵

“从5万名选手中脱颖而出,596个劳动者晋级省级决赛擂台。比赛场内,焊花四溅,焊接工人们展示着零瑕疵的精湛技艺;汽车维修工则以精准判断,排除一台台故障车辆;烹饪大师一刀一刀雕刻出传统文化的大气与韵味……”会议以视频播放方式回顾了江苏省第二届技能状元大赛的盛况。

技能状元大赛是江苏省的一大特色活动。大赛分设企业职工和学生两个组别、各10个竞赛职业(工种):包括数控车床、焊工、电子商务、维修电工、烹饪、驾驶等。企业职工组一等奖选手除了获得10万元奖金和“状元”称号外,还将享受省劳动模范待遇,列入“省333工程”项目培养对象;二、三等奖选手将分别获得5万元和2万元的奖金,以及相应的荣誉称号;学生组一、二、三等奖选手将分别获得2万元、1万元、5000元奖金,同时得到晋升对应职业(工种)的职业资格。

2012年江苏省举办了首届技能状元大赛,此后每隔两年举办一次。技能状元大赛不仅是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规格最高、范围最广的赛事活动,也成为了技能人才走进大众视野的一个绿色通道。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工王金根,就因为在江苏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砌筑工第一名,破格晋升为技师,并被授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成为“江苏省技术能手”。

会上,刘小群副厅长指出:“进一步丰富技能状元大赛的内涵,拓宽技能比赛项目的维度,除了传统产业的项目,也要将更多的新兴产业纳入,如第二届首次加入了电子商务比赛项目。此外,还要在技能状元大赛的基础上, 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他认为,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也有工艺技能的创新;创新主体不只是工程师,也有技师技工;创新不仅是高精尖,也需要草根创新万众创新,只有努力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渠道的投入机制,降低技能人才创新创业的门槛,才能将更多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为“技能”这个古老的词汇赋予新的内涵。

猜你喜欢
技工职业技能江苏省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从技工到英雄
江苏省交通图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江苏省政区图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江苏省纪委
江苏省人大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