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教学的三“心”二“意”

2015-05-30 02:16傅卫莉
职业·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傅卫莉

摘 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本文以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青年教师优质课为例,论述了课堂教学的三“心”二“意”。通过三“心”(教学目标别有用心、教学内容别具匠心、教学方法别出心裁)二“意”(教学主体俱有情意、教学过程展现新意)的角度去组织课堂教学,从而打造教学相融、师生发展、充满生机的优质课堂。

关键词: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过程化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实施“青蓝工程”,通过讲、读、研、训等手段开展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以达到“站稳讲台、立稳车间、掌稳班级”的目标。站稳讲台即通过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习新知、探究问题、培养感情,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效果。青年教师如何才能讲出风采,打造优质课堂呢?纵观几次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笔者认为可以从做好三“心”二“意”的角度去考虑:三“心”,即教学目标别有用心、教学内容别具匠心、教学方法别出心裁,这是从教学预设的层面去考虑;二“意”,指教学主体俱有情意、教学过程展现新意,这是从教学生成的角度去突破。

一、教学要有“三心”

1.教学目标别有用心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别有用心是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用心“算计”,既要使教学目标合乎一定的教学理念,具有导向性;又要使教学目标贴近学生实际,具有切适性,为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指明方向。

(1)教学理念的导向性。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以教学理念为先导。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所持基本态度和观念。可以说,教学理念是一堂课的灵魂,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都是在教学理念的导向下进行。在优质课评比中,许多教师都尝试教学改革,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导向,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由教师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或带着目的、任务的合作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建筑专业课程柱钢筋绑扎工艺教学时,有位教师采用了先学后教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课前下发《柱钢筋绑扎工艺任务书》,让学生先进行课外学习,在课中老师再给予指导,而且是针对学生进行区别化指导和项目式学习,而不是当场授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2)教学目标的切适性。制定教学目标时还要考虑到教学目标的切适性。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教学目标的切适性是指目标要合乎校情、学情,合乎教材观、课程观。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许多老师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或是从知识、技能、情感三个维度去考虑,兼顾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和教育成才目标三个层次。如一位会计老师在教学增值税进项发票网上认证内容时,设计了如下目标:认知目标——掌握增值税专用发票网上认证的流程;情感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勇于探究和善于合作的工作作风;能力目标——根据模拟案例完成网上认证操作,增强纳税实务能力。简而言之,教学目标一定要有教学理念的引导,简明扼要,切忌太多、太滥,或太高、太难,让学生无从着手。

2.教学内容别具匠心

教学内容说通俗一点,就是教师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师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教与学,最终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别具匠心是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时,要全心思考,使教学内容既思路清晰有条理,又新颖别致有吸引力。

(1)教学内容的条理性。教学内容的条理性是指教学内容的各个知识点之间衔接紧密,重难点得宜,哪个教学环节完成哪一项任务都应该有一个事先的安排与布局,让学生在学习时有迹可循、有事可做。如一位英语教师在教学How to Keep Fit and Stay Healthy内容时,把教学内容设计为一项任务,即为歌星阿妹私人定制一份健康减肥方案。以这一条任务主线,制定身体健康的标准——“健康树”,包括健康的饮食习惯、良好的睡眠、不要减掉早餐、每天都要运动等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三项子任务:帮助阿妹解决吃的、睡的、运动的问题。整个教学设计内容明确,教学思路清晰,使学生随着教学的进程逐步探究深入。

(2)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关键之一。同样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能够推陈出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那么这堂课无疑是成功的。如教学合欢树课程时,关于合欢树的象征意义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有一位年轻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时创造性地设计了两条成长曲线,一条是史铁生成长曲线,一条是合欢树的成长曲线,通过生动形象的对比,学生很快就得出了文本内涵,教学任务完成得既轻松又自在。又如在教学分步计数原理课程时,一位数学老师把教学内容与绍兴的文化和旅游结合了起来,让学生分步讨论绍兴古桥的组成,计算女儿红购买的数量,寻找旅游景点的最优策略等,让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而富有生活气息。

3.教学方法别出心裁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别出心裁是指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精心选择,灵活使用,要适应时代发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整个课堂教学与众不同,自成风格。

(1)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是指教师在选择使用教学方法时要能做到变通,要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注意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相适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优质课评比中,许多教师都注意到了这一点,运用了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分层教学法等,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时空,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者。如一位计算机老师在教学WORD排版设计与制作课程时采用情境教学法,以“青春、梦想”作为情感纵线,创设“人生角色”情境,将学生引入“梦想课堂”,并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在WORD排版设计与制作中,引导学生为了梦想,热爱生活、学在当下,一起为青春加油。又如一位体育老师在教学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课程时,针对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对于身体素质较差、协调性较差的学生掌握有难度的情况,教师采用了分层教学法,运用不同的方法和要求使学生从基本跨步接球开始解决学生运球三步上篮的技术,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使不同阶段的学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

(2)教学方法的适时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微课、微视频、微博、网络资源等信息技术扑面而来。所谓教学方法的适时性是指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教学空间变狭小为无限,教学设备变无声为有声,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但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随心所欲,而是要根据学科或专业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使用。如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课程时,利用《新武林外传》的电视画面,制作了三幕微视频:第一幕《钱掌柜无奈借款,佟掌柜解囊相助》,第二幕《钱夫人识破陷阱,拒签合同》,第三幕《钱掌柜不明就里签下合同,倾家荡产》。通过微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思考钱掌柜借款和还款的数列问题,使教学内容更富有趣味性和生活化,以致班级里欢声笑语不断,学生学得趣味盎然。再如一位计算机老师在教学图像的合成课程时,建立了一个“web quest”教学网站,在网站中学生可以下载图片、学习视频、上传作业等,是一个全方位的学习资源库。

课堂教学除了要运用三“心”,还要能够抓住二“意”,使课堂生成师生和谐相处、情感共鸣的氛围,同时也在师生互动中产生生成的精彩,使课堂教学呈现良好的效益。

二、教学要有“二意”

1.教学主体俱有情意

“感人心者莫乎情。”师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以爱传爱、以情激情的过程。课堂教学中,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要营造师生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氛围中,加深理解和感悟,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

(1)教学氛围的民主性。课堂教学中,师生俱为教学主体。因此,教师要树立平等的教育思想,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教师只有摈弃了权威身份,与学生真心实意进行交流,学生才有可能悦纳教师,开展探究与讨论,激发思维的火花,在教学生成中收获智慧的果实。同样是那位数学老师,在教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课程时,根据学生喜好购买了薯条、饼干、面包等食物,在题目抢答环节中作为获胜者的奖品。学生发言非常踊跃,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占了班级的二分之一。

(2)师生情感的共鸣性。当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情感有机融合时,能够形成强烈的共鸣,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一位心理学教师在教学携手他人,给力生命课程时,做了一个心理学中有名的试验——“沉船试验”。教师问:假如,你和你的所有重要他人坐在同一条船上,可是这条船遇到了风浪,最终只能载着你和另外一个人平安靠岸,你会怎么做出选择呢?你最终会留下谁呢?当《天空之城》的背景音乐响起,当教师深情的导语缓缓展开,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对身边重要的人进行了生与死的选择与挣扎,很多学生都在情感共鸣中被深深感染,当场失声痛哭。

2.教学过程展现新意

教学过程即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伴随着教学活动的启动、发展、变化和结束。这个过程是师生互动、推陈出新、渐入佳境的过程,同时也是对预设的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再加工,形成生成的精彩的过程。

(1)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往和沟通。在互动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如有位英语老师在教学Hobby课程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主题“爱好”,设计了“做动作、猜兴趣”的教学环节,通过PPT打出游泳、芭蕾舞、绘画等图片,让一位学生表演动作,另一位学生来猜,这种还课堂于学生的游戏形式既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爱好”,又复习了英语单词,在互动中使教学过程精彩频现。又如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课程时,设计了课文朗读师生同台比赛环节,这种师生公平竞争的形式在课堂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在师生互动中使教学过程不断推陈出新,渐入佳境。

(2)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在优质课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在课前就做好了精心的预设,上课就像是一场按部就班的表演,没有“意外情况”,也没有“节外生枝”,缺乏生成的精彩。而真正的课堂教学,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有一位会计老师在教学增值税进项发票网上认证课程时,做得非常好。她让学生根据任务书上网上认证的操作流程开展自主学习,并让各组派一名组员到教师机完成老师网上认证的任务。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精神高度紧张,对教师前面讲过的知识点再三进行回顾,生怕演示过程出错。而当教师机上操作的学生当场完成任务时,其他学生极其激动,为其即席创造的成果而喜悦;当操作的学生失误时,其他学生对其暗示提醒,教师也适时开展针对性指导。这种随着学生情况而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的方式,让生成中“无法预约的美丽”不期而至,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了鲜活的气息和旺盛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镇西.追随苏霍姆林斯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宋琪.从教学设计谈“构建高效课堂”[J].教育,2014(3).

(作者单位: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