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近代西方科技的引进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

2015-05-30 21:06张泷浈
2015年49期
关键词:社会变迁近代

张泷浈

摘 要: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是“西学东渐”的一个重要内容,以翻译出版西书、传教士传播、留学归国人员传播为主要形式,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股重要力量。在思想文化、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西方科学技术;近代;社会变迁

在封建社会里,中国的学术文化长期被儒家经学所笼罩,实用的科学技术被视为“形而下”的末艺而不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状况阻碍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当作为“科学新纪元”的19世纪到来之时,东方世界的大门在西方坚船利炮的轰击下,再想隔绝在世界潮流之外已然不能。正如马克思所言:“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科学技术也为中国社会所引进。科学的思想一旦指导、渗透人类社会生活,就必然改变人们的观念和客观世界。近代中国社会在西方科技的推动与影响下,势必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一、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引进的主要形式

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近最先是从翻译西书开始的。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我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翻译工作,西方科学译著大量出版。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广学会等都是当时重要的出版机构。但由于引进宗旨不同,各家翻译内容差别甚大。同文馆多重外交、历史;广学会侧重宗教、医学;江南制造总局则对近代西方科技的引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西国近事汇编》影响巨大。

社会各界创办的各种新式书院,对西方科技的引进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如华蘅芳、傅兰雅、徐寿等人在上海创办的格致书院,公开演讲科学专题,进行课堂实验、陈列科技书籍和仪器,推动西方科技的引进。成立的各种科技团体、协会,创办的各种科学杂志,如《科学世界》、《亚泉杂志》、《科学》月刊等,更是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重现象描述,缺乏实验验证。重现实技艺,而少科学思想。就个人研究能力和观察力而言,中国人往往是最杰出的,但无助于整个科学的发展。而西方科学技术却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中国古代科学,使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走向更为广阔、更加开放的道路。如数学中微积分的引入,使得数学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化学中的定性,定量分析法改变了过去满足于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描述,走向了实验阶段。尽管近代西方科学的引进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些工作却使中国逐步建立起近代科学的系统性和实验性,从而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方法论上开始合上了世界脉搏。

二、近代西方科技的引进对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

由于中西文化相去太远,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也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制约,但却不能低估近代西方科学的引进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正是由于包括西方科技在内的西学的东渐,欧风美雨对中国社会的荡涤,才使得中国社会无论是在思想文化方面,还是在社会结构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进而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影响中国思想政治

近代西方科学的引进虽然是以翻译家、传教士、留学生为媒介,其应用也侧重于军工企业,但它的影响却直接表现在思想政治领域。正是由于近代西方科学思想的影响,中国思想政治界才为之一新。近代科学思想甚至成为主张政治改革的直接理论依据。不管是在洋务运动中,还是在戊戌维新、新文化运动中;不论是严复、谭嗣同、康有为,还是梁启超、陈独秀、胡适,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无不深深打下了近代西方科学思想的烙印。

对思想界影响最大,也最具现实意义的当数古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探索大自然的变迁与揭示物质内在规律的研究相比,似乎前者在直感上与社会变革理论关系更为密切。学者们在接受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生物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基本理论后,对古地质学中进化思想关注的兴趣也空前浓厚。既然“天地以日新、生物无一瞬不新。”那么,人类社会的变革也就找寻到了合理的依据。自然与人类的进化事实也就自然成为了变革社会的思想武器。维新运动的先驱康有为尤为崇拜哥白尼和牛顿。科学知识已使康有为“尽破藩篱而悟彻诸知”,他批判唯心主义的天道观,指出“以占验言天”是荒谬的,他把知识看成“器”,把宇宙看成“道”,认为“道尊于器,然器亦足以变道矣。”科学知识可以改变人们原有的宇宙观。进化论更是更新着思想界。天体、地球、生物的演化事实促使康有为挣脱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公然宣称“变者天也。”既然天是变的,“道”当然也可变了。这变不是循环而是进化:“人道进化,皆有定位,由君主而渐至立宪……由立宪而渐为共和……盖推进化之理而为之。”在此之前,中国思想家都难以冲破不变的“道”的金科玉律,连魏源也说:“不变者道而矣,势则日变而不可复也。”。但这个禁区被戊戌思想家们借助于科学的力量冲破了。非但如此,至新文化运动时,倡导者们已然是一种全新的科学思想来引领思想政治界了。他们主张以“科学代宗教”用科学根治“无常识之思维”和“无理由之信仰”。发出了“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用,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行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忘作风息焉” 的高呼。

(二)改变中国社会结构

中国传统社会阶层为士、农、工、商四大类,士为四民之首。学而优则士,修身治国平天下是他们恪守的政治观念,所谓“士而仕,犹农之耕也。”而工商阶层始终是社会下层。斥商、贬商甚至成为一种文化,“商人重利而轻别离”便是千古写照。然而,西方科技带来的实效,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同时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新型知识分子不断出现社会阶层不断变化,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在西方科技的引进与传播中,中国社会开始出现了新的知识分子群体。这些知识分子在政治观点和哲学观点上,特别是在科学知识素养方面都同传统士大夫有明显的区别。他们不仅具备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而且在世界观上明显不同于传统的知识分子。随着新型知识分子的出现、社会阶层也在分化重组。社会阶层不再像传统士、农、工、商那样一目了然,有亦商亦士者、有出入于商与士之间者。个人身份已非传统那么明确,如张謇以状元身份投身商界,胡雪岩以商人身份跻身仕林。同时,西方科技的应用造就了大批的军工企业,旧式手工业工场、作坊开始采用机器大生产。而随着封建土地集中的日益严重,大批失地农民不得不为谋生而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养家糊口。从而产生一种新生的社会经济力量。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也开始发生新的变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两个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三、结语

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既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又是中国社会内力与外力双重作用的一种历史自觉。中国人从“师夷长技而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民主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尽管科学技术引进的道路曲折艰难,但毕竟科学开始在中国植根,并产生连锁反应,其影响深远。科学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实效,逐渐改变了人们对西方科技的态度,从而形成一股学习西方科技的潮流。不仅如此,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思想影响着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政治理论,也改变了传统的价值观念,进而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内部结构。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西方科技的引进同样是一个优化选择的过程,攻玉之石,补短之长,广采博纳,其效益自是创造劳动的节约、智慧积累的便捷。西方科學技术的引进包含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一种新的飞跃。(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哲学系)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4]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89.

[3]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社会变迁近代
我国近代女子体育观的演变及其特征研究
觉醒者的悲哀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近代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问题(1840—1911)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社会变迁语境下的近代报纸业态发展分析华
论农村家族的现代转型
苏州商团历史沿革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