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老舍话剧研究

2015-05-30 10:48李灵玲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剧作茶馆老舍

李灵玲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老舍不但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剧作家,他创作的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话剧作品如《茶馆》《龙须沟》等不仅奠定了他在国内文坛的地位和影响,也使得老舍蜚声海外。本文通过分析整理部分西方国家关于老舍话剧作品的研究成果,对老舍话剧在西方的影响进行归纳综述。通过梳理和阐释西方的研究综述,以期理清老舍话剧研究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老舍 话剧 研究回眸★基金项目:本文为南通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YKC13026)的阶段性成果

老舍是闻名中外的小说家,他谱写的小说作品不仅享誉国内,而且蜚声海外。然而,老舍作品在国际上掀起的一次又一次的“老舍热”,不单是因为小说的独特魅力,他的剧作也功不可没。老舍在20世纪20年代、40年代和60年代分别到访过英国、美国和日本,在国外的生活不仅使他的创作灵感备受熏陶,他独特的个人魅力及作品的艺术色彩更是给西方读者留下了深刻隽永的印象。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关于老舍作品的研究和专著浩如烟海,如果一部著作或者译作经受了数十年的读者洗礼和考验,还能得以不断地再版,不断地在学术领域开拓创新,那么除了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以外,必定也暗含着其不可小觑的社会价值及意义。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卓越贡献和地位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除了老舍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当然也离不开一大批研究者孜孜不倦和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本文就侧重于整理分析西方针对老舍话剧影响的相关研究,旨在对西方关于老舍剧作的研究成果归纳概括,以期理清老舍话剧研究的发展脉络。

西方早期有较多关于老舍小说的研究,而对老舍话剧的研究总体起步较晚,但发展的势头却不弱。在日本、在美国、在欧洲……无处不布满了忠实的“老舍迷”。西方学者对老舍的研究逐步发展和深入,起步于传统的学术研究方法,随后便在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路指引下不断扩大研究领域。老舍的话剧作品被世界各大出版社反复出版发行,并不断地再版。还有许多的作家和学者为他著书,研究他的思想、作品和写作风格。由此可见,西方老舍研究已日趋成熟。

一、传统文化的观照——日本的老舍话剧研究

日本是世界上翻译老舍作品的时间最早、翻译的版本最多、研究论文和著作的范围最全面的国家,是世界老舍研究大国。日本文化很有自己的民族特点,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广泛的吸收性。曾有一位日本者说过:“日本人对于外国的文化,并不是为异端,不抱抵触情绪和偏见,坦率承认它的优越性,接力引进和移植。”[1]41并且,日本人不喜欢将事物简单地定性,这样的价值观更有利于促进多元文化的形成。所以这种对外国文化酣畅吸收的特性,为老舍的作品在日本的接受开辟了宽阔的道路。

日本学术界在1983年之前,对老舍话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龙须沟》。研究的主题不局限于文本的思想探析,还有将文本作为学习汉语的教材,分析汉字的发音和翻译等方面。杉本达夫(1980)曾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对多部老舍在抗战时期的话剧作品进行剖析和比较,揭示出在抗战年代老舍的剧作对时代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深刻影响。[2]这个阶段对老舍话剧虽有一些评论,但并未形成气候。然而在1983年《茶馆》在日本的首次公演后,日本学者对其话剧的研究重心转向了《茶馆》,将中国话剧在日本的影响推向了高潮。兼收并蓄的日本文化对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情有独钟,而《茶馆》公演最让日本观众耳目一新的便是剧本中常常出现的“数来宝”。平松圭子(1985)首先介绍了老舍剧作的大致情况,然后着重分析了《茶馆》中用于填充剧本空白的“数来宝”这一技巧的运用,认为老舍积极将传统民间的艺术形式融入剧本创作中,使得剧本更有韵味。[3]17对“数来宝”技艺感兴趣的不止平松圭子,绪方昭(1998)结合《茶馆》和《龙须沟》两个剧本中的“数来宝”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艺术,探究了中国传统的曲艺艺术形式与风格。[4]另外,老舍剧本中浓郁的京味方言也引起了很多日本学者的研究兴趣。比如迁田正雄(2005)曾着重考究了剧本的语言,从词语、谚语、轻声及儿化音等方面给出了详细的注音和解释。[5]次年,迁田正雄(2006)又选取剧本的第一幕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老舍善于用寥寥几笔就形象地描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特定的时代背景,所以虽然剧本具有浓浓的北京方言的特色,却不影响西方观众对此的理解。[6]此外,对史料的搜集及考释是日本学术研究的专长,这也反映了他们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新时期后,便有一些日本学者对《茶馆》演出的舞台史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之后的舞台表演提供借鉴和参考。石井康一(2004)对1983年《茶馆》在日本首次公演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并谈及在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对之后日本国内排演《茶馆》的启示。[7]随后,石井康一(2012)又以舞台作为研究点,将《茶馆》的演出分为旧版、林兆华版和新版,对不同版本演出中演员的出场、语言、动作以及舞台的道具和布景进行了考察和比较。[8]

另外一位具有代表性的老舍研究专家是日本学者渡边武秀。她自2000年至今发表了十余篇关于老舍作品的论文,特别是2006年到2012年间,依据老舍剧作的发表时间,她依次发表了七篇关于老舍剧作的论文。她于2006年发表的《老舍<残雾>试论》,首先分析了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而探讨了老舍创作手法的艺术特色。关于老舍的“处女”剧作《残雾》的分析探讨也成为她对老舍剧作研究的开山之作,也为之后的对比研究奠定了基础。[9]2007年又发表了《老舍<国家至上>试论》,在其中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这部话剧作品超越了我们一般所了解的宣传文学概念,使得这部剧作超越了民族“对立”的范围,挖掘出各种“对立”本身的深刻局面。[10]随后,2008年发表的《老舍<张自忠>试论》,她首先对剧本的表现手法提出了疑问,表示不能理解老舍的创作意图,于是通过对主要人物“张自忠将军”的分析来探讨剧本的主张和思想。[11]渡边武秀笔耕不辍,2009年又发表了《老舍<面子问题>试论》,通过对剧本的深入解读揭示出老舍运用讽刺和幽默的表现手法从多个角度来描写佟秘书的“面子”,披露了由此给国家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12]。2010年发表的《老舍<大地龙蛇>试论》中提到这部剧中采用歌舞的形式来展现剧情,使这部白话剧格外具有吸引力,整部作品的表达也更加鲜明、更加深入人心。[13]2011年发表的《老舍<归去来兮>试论》和2012年发表的《老舍<王老虎>试论》都是关于剧本主要人物的分析和主题思想的解读。[14][15]

从以上列举的情况可以看出日本的老舍研究稳扎稳打,并致力于将研究成果形成系统,持之以恒地进行深入挖掘,并不一味地贪图创新,在将作品研究透彻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立意。而且真正吸引日本学者研究目光的并不是华丽的辞藻,或者标新立异的构思,他们所感兴趣的就是本本真真的、充满民族特色的作品。而且老舍访日期间的谈吐举止、音容笑貌、游踪手泽、吟咏挥毫,成为日本友人缅怀的内容和常谈的话题,因此才会有一大批像渡边武秀这样持之以恒研究老舍的日本学者,老舍的话剧研究在日本也得以长足发展。

二、政治与文学的关联——欧美的老舍话剧研究

老舍的话剧在欧美也同样飘香,尤其是《茶馆》飘出的浓郁韵味,深深地牵动着欧美观众的心。在欧美也有着一大批老舍研究专家,比如西德的乌苇·克劳特、法国的保尔·巴迪、美国陶氏基金会会长陶普义等。1980年,《茶馆》初出国门便在欧洲15家剧院演出25场。这是话剧传入中国七十年后,国际话剧界首次听到的中国之音。《茶馆》剧组的“国际旅行”之所以能激起如此巨大的反响,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首先是开放后的中国加速走向世界也加速走向中国这一全球性的社会心理潮流有关。《茶馆》与老舍成了西方观众窥视中国景象的一扇窗口。[16]71

同日本类似,《茶馆》在欧洲公演之前关于老舍话剧研究的论文也是屈指可数,比如Walter J. Meserveand Ruth I. Meserve(1974)笼统地探讨了“人民艺术家”老舍是如何转变为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人民的敌人”的,他依据时代的发展线索谈论了老舍相应的代表剧作,讲述了老舍戏剧创作的思想转变过程。[17]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文化界和文论界出现了一股声势浩大的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热潮,这股热潮几乎将所有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有关的文学活动和文化现象纳入其不断扩大的研究领域。老舍毫无疑问地也被卷入这股文化研究的大潮。西方学者开始将老舍的作品放回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挖掘其内在的文化精神特性,捕捉其与现实世界的种种关联。比如Teo Lay Teen(1995)以《茶馆》为例探讨了政治和文学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剧本在中国的接受历程,并指出在政治环境宽松的“百花齐放”的时代老舍有多部优秀剧作,然而在“文革”前后却鲜有作品能够突破之前的成就,揭示了政治对文学发展的约束作用。陶普义在著作Lao She:Chinas Master Storyteller中的第六章重点探讨了老舍的《龙须沟》和《茶馆》,尤其是对《茶馆》做了详尽的解析。他谈到老舍的这三幕话剧巧妙地避开了三个混乱的时代。然而,陶普义认为老舍在这部作品中虽然避谈政治,但是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和情节所反映政治面貌却比谈论政治要更有影响力。[18]145George Arthur Lloyd(2000)在其博士论文中以历史文化为侧重点,专门探讨了老舍的多部剧本,研究了戏剧美学和政治宣传在老舍剧作中的相互影响。[19]Yu Shiao·ling(2013)通过老舍的《茶馆》来研究政治与茶馆的关系,致力于回答历史事件在这部剧作中是如何描绘的,历史在20世纪50年代的政治形势下又是怎样被揭示出来的,以及不断变化的政治局势是如何影响这部剧作的创作和接受的这几个问题。[20]

除了关于社会历史文化和话剧文本之间关系的探究,也很多学者从舞台表演和中国戏剧文化的角度切入来分析老舍的话剧。比如Wolfgang Kubinthe(1997)列举了田汉的《回春之曲》、曹禺的《北京人》、老舍的《茶馆》以及高行健的《车站》作为研究对象,认为20世纪中国的戏剧都表现出了西化的倾向,并提出话剧文本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不可避免地会有使演员动作尴尬或无法表演的问题,然而《茶馆》作为无情节话剧是唯一解决了这一问题的剧本。[21]还有Megan Evans(2011)介绍了中国的京剧文化,然后着重分析被改编为京剧的《骆驼祥子》在音效和视觉效果方面对京剧的创新以及取得的突破。[22]另外,近期还有学者跳出文学研究范畴研究老舍剧作的,比如Xiaoliang Zhou(2013)从语言学视角切入着重分析了《茶馆》中刘麻子语言的会话含义。[23]

老舍话剧的西传,不仅让西方国家加深了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启发着西方近期话剧的发展。老舍勾勒出的话剧世界对西方国家的人们来说虽然展现的是一幅陌生的画面,但民族和人民的苦难历史、激昂壮阔的爱国情怀和顽强不屈的抵抗精神是共通的,所以无论到达世界的哪一个角落,老舍的话剧都会以它特有的吸引力赢得人们的青睐。

三、结语

以上是老舍话剧在西方研究的大致状况,从中可以揭示出研究思路上由注重具体作品的分析阐释开始向深入细致的研究主体研究倾斜。在较为充分的作品研究的基础上,将触角伸向更为本质的创作主体部分,涉及文化背景、思想内蕴、创作风格等多个侧面,并将老舍作为时代的杰出作家放入更宏大的文化视野中,既有助于深刻领会作品又触及文学发展的一些规律性问题。在这一点上,国内外的研究都不约而同地具有一些共性。然而由于语言的局限性,西方学者没有像国内学者一样从剧本的翻译角度进行研究,从语言学角度切入的也相对较少,因此西方的研究视角相对而言没有国内的广阔。

老舍勾勒出的话剧艺术世界之所以具有历久弥新的韵味,归根溯源还在于其思想的革命性和斗争性,以及作品中渗透的民族性。老舍的创作风格形成时期正处于中外文学剧烈碰撞、融合的文化背景下,所以他的作品必然会受到西方创作思想的灌溉。但是老舍并没有失去根基,既继承中国传统戏曲创作的优势,又借鉴西方作家巧妙的创作手法,融会贯通,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他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文学中那一份神秘与深邃的力量,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文化现象。他借助最贴近人民大众生活的题材,借助鲜明的人物形象,借助戏剧结构矛盾中显示出来的幽默、讽刺等一系列创作手段,最终实现了自我审美理想和思想主题的外化,使他创作出来的作品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璀璨耀眼的明珠。

参考文献

[1] 石广盛.试论日本文化的特点及成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22(3):41.

[2] 杉本達夫.老舍と抗戰劇[J].中國文學研究,1980(6):77-91.

[3] 平松圭子.老舎の『茶館』について[J].放送大学研究年報,1985(3):17-23.

[4] 緒方昭.老舎文学と民族芸術:話劇の中の曲藝について[J].二松学舎大学人文論叢,1998,61:22-49.

[5] 辻田正雄.『茶館』の第一幕について[J].文学部論集,2006,90:97-111.

[6] 辻田正雄.老舎『茶館』札記[J].文学部論集,2005,89:131-147.

[7] 石井康一.老舎研究ノート:『茶館』訪日公演20周年に[J].言語と文化,2004,8:175-181.

[8]石井康一.老舎『茶館』北京人民芸術劇院舞台考(2009-2011)[J].言語と文化,2012,16:147-153.

[9] 渡辺武秀.老舎『残霧』試論[J].八戸工業大学紀要,2006,25:169-183.

[10] 渡辺武秀.老舎『国家至上』試論[J].八戸工業大学紀要,2007,26:125-137.

[11] 渡辺武秀.老舎『張自忠』試論[J].八戸工業大学紀要,2008,27:125-140.

[12] 渡辺武秀.老舎『面子問題』試論[J].八戸工業大学紀要,2009,28:175-191.

[13] 渡辺武秀.老舎『大地龍蛇』試論[J].八戸工業大学異分野融合科学研究所紀要,2010,8:39-52.

[14] 渡辺武秀.老舎『帰去来兮』試論[J].八戸工業大学紀要,2011,30:35-51.

[15] 渡辺武秀.老舎『王老虎』詩論[J].八戸工業大学紀要,2012,31:37-54.

[16] 宋永毅.世界性“老舍热”与各民族审美方式的异同[J].文史哲,1987,6:71.

[17] Meserve,Walter J.Ruth I.Meserve.Lao Sheh:From Peoples Artist to “An Enemy of the People”[J].Comparative Drama,1974,8(2):143-156.

[18] Towery,Britt.Lao She:Chinas Master Storyteller[M].Waco,Texas:Davis Brothers Publishing Company,Inc,1999:145.

[19] Lloyd,George Arthur.The Two-Storied Teahouse:Art and Politics in Lao Shes Plays[D].Ph. d. di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2000.

[20] Shiaoling,Yu.Politics and Theatre in the PRC:Fifty Years of Teahouse on the Chinese Stage[J].Asian Theatre Journal,2013,30(1):190-121.

[21] Kubinthe,Wolfgang.Paradigm of Inhibited Action Concerning the 20th Century Chinese Theatre[J].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1997,6(1):92-102.

[22] Evans,Megan.Signifying Beijing:Legitimizing innovation in the Chinese jingju play Camel Xiangzi[J].Studiers in Musical Theatre,2011,5(2):181-193.

[23] Xiaoliang,Zhou.Implicature:A Significant Feature in Liu Mazis Lines in Lao Shes Cha Guan[J].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2013,3(5):762-768.

猜你喜欢
剧作茶馆老舍
《茶馆》
北平的秋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论罗周剧作的情感与形式
诗性的叩响——罗周剧作中“诗”的重塑与探寻
剧作法可以模仿,但有一样东西学不来!
老舍的求婚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清雅茶馆
论动画电影的无绝对反派角色剧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