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法在医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015-05-30 13:32王彩冰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互动教学医学生教师

【摘 要】在医学基础课程中,互动教学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记忆,有助于医学生摆脱学习困境,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互动教学 教师 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C-0146-02

医学基础课是医学生进入医学院校之后,在学习医学临床课之前的必修课,医学基础课的专业理论性强、内容抽象而深奥,使许多医学生进入学习困境,为此在学习上出现迷茫而感到烦恼,造成学习跟不上进度,严重时还会影响后续医学临床课的学习。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法再也不能满足学生对教学的需求,需寻找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和相互配合。所以,要提高教学效果,不仅要重视教师“教”的水平,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学”的主观能动性;而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往往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因素,致使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又倡导“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教学改革方向。采用互动教学法能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增强理解和记忆能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互动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一)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习交流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与学双方进行信息传递、思想交流的过程,语言是人们进行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和交流的桥梁。可见,语言在教学中占有非常显赫的地位。互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构建一个平等沟通、相互学习与交流的互动平台,它不仅能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彼此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使彼此之间的关系融洽,减轻学习交流的心理压力,同时能帮助学生建立“互教共学、共同提高”的良好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互动性。

(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互动教学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群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互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探讨、各抒己见,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并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课堂学习气氛,促进学生投身到课堂互动中,进入到“互动讨论问题——运用知识——理解、吸收知识——提高学习效果”的良性学习循环模式中。 (三)加深理论知识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对理论知识有不同的见解和认识,通过课堂互动讨论,使理论知识更具体、更形象、更易懂,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通过相互辩论、切磋等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理论知识的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同时,学生能施展才华,体验到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应用到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中,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求知欲望,这不仅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反馈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学习记忆

教师通过课堂互动讨论的反馈信息,能随时检测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暴露学生学习的薄弱点,使教师能及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同时,教师通过及时点评能给予学生必要的肯定、评价、纠正和补充,使学生在学习上得到及时的启迪和点拨,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认识、理解和巩固,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见,互动教学法能向教师及时反馈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及正确性,便于教师对教学信息的调控和纠正,有利于学生尽快获取正确的信息。

二、运用互动教学法要注意把握的环节

(一)互动教学前的精心准备

1.教师的精心准备。教师准备包括主题、备课、思想三方面内容。明确互动主题:主题选择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主题要符合教学大纲中要求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二是主题要密切联系实际(如生活、临床、前学科、后续学科),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之有用、学之能用,并能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精心备课:互动教学法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其它相关前、后学科与互动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并能够疏通知识间的联系,使互动教学演变得更生动更有趣,并引导学生注意学科之间存在知识的相互连带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思想重视:教师要预测互动教学中可能会出现不利于互动进行的种种情况,并准备好有利于互动教学进行的应对措施。要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互动教学课,这也是确保互动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2.学生的精心准备。课堂互动教学内容要提前(至少三天以上)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深思、理解教材内容和查阅相关资料,并写出发言提纲或发言稿。使学生在课堂互动讨论中能针对互动内容发表各自的观点和见解,并能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确保互动场面热烈,思维活跃,避免冷场。

(二)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学生无拘无束才能畅所欲言,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教师在课堂互动中要认真观看学生的演讲,仔细倾听学生的讲述,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这样才能营造出宽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各个环节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提升学生参与互动的情绪,增强学生敢于辩驳的勇气,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引导学生围绕主题互动

在课堂互动教学进行过程中,若互动内容出现偏离主题,教师需采用婉转言语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发言、讨论;如果学生就某一论点争论不休,教师要及时给予疏导,指出问题所在并促进达成共识;当互动讨论出现错误结论时,教师更应指出谬误所在,以免学生误入歧途。总之,教师在课堂互动中要注意把控互动讨论的主旋律,使互动讨论在围绕主题的正确方向上既活泼又有序地顺利进行。

(四)教师的及时点评

课堂互动讨论并非为了场面上的热闹,而是为了学生在参与和深思的基础上,去伪存真,探寻真理,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互动讨论结束时,教师应根据课堂的互动讨论情况,及时针对互动内容给予总结性的分析、梳理和归纳,使学生认清真与伪、对与错,掌握知识的要点和关键,同时培养学生树立学科学的严肃态度和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为将来从事医学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互动教学法渗透着自主性、探索性、启发性、相互性学习的综合教学艺术,它把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觉主动、相互探讨和共同提高的学习模式,将沉闷课堂转变为充满活力、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使抽象理论知识通过讨论渐渐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和趣味化,让深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易于消化吸收和记忆,同时互动教学讨论会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学习与运用并进,不仅温故知新,而且学以致用。因此,互动教学法有利于医学生摆脱学习困境而尽快进入学习的正常轨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为学好医学基础课提供行之有效的办法。

【作者简介】王彩冰(1962- ),女,右江民族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医学基础。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互动教学医学生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