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动导向的体育教学中讲解与示范的教学及应用

2015-05-30 20:36罗建达苏祝捷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讲解行动导向示范

罗建达 苏祝捷

【摘 要】以体育师范生为对象,提出基于行动导向的体育教育中讲解与示范的教学措施,并从五个方面探讨师范生如何把握讲解与示范的时机,在体育实习见习中对讲解与示范加以应用。

【关键词】行动导向 讲解 示范 体育教学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C-0164-03

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入职的首要选择是学校。因此,从“双元制”的行动导向职业教育模式的角度来说,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双元”,就是“学校”与“学校”两个不同的场所。其中一元指的是在读的体育院校,这个“学校”传授给学生与体育教师职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为以后的专业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元指的是校外的实习、见习的实训学校,即中小学等,主要是给学生提供有利的环境,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学生既在体育院校学习普通文化知识和基础技术理论,同时又在实习、见习学校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二元结合共同完成职业教育任务。它是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以任务为导向,以问题为切入点,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对于师范生而言,在校期间参与实习、见习并上好体育课是一个必要完成的任务。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完成这一任务,在实习、见习前,教师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把“上好一节体育课”这一大任务分解成若干小任务,分层次地给学生下达行动任务,让学生乐于去操作、掌握,以“任务”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学生通过对任务的讨论、分析、操作,最后顺利地完成任务,并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结构。

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动作,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教师通过讲解传授知识,通过示范展示技术,通过组织练习提高技能,而恰到好处的、抓准时机的教学讲解示范,能迅速地诱发启迪学生领悟动作以及把握动作要领,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所以教师对讲解时机的捕捉、对示范动作的精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基于行动导向的“讲解”与“示范”的教学

(一)实行基于行动导向的“讲解”,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表达技能

讲解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提出教学任务、说明教学目的、表述动作名称,提炼要领、解释作用、讲清方法规则及要求等,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模仿练习、学会身体练习,以达到掌握动作、熟练技术、提高技能的方法。基于行动导向的“讲解”是将讲解作为一个课前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训练“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去抓关键,抓要领,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室外体育课堂教学,学生处于开放性的动态状态,更容易受到多种不确定的外界干扰。因此,讲解要把握要点,干净利索,引人入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讲在点子上,避免枯燥乏味,使学生明确技术的要领与关键,提高学生中枢神经对体育的兴奋度,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想学、我要学的心理。

1.理解教材的重点、特点和关键点是讲解的基础。布置师范生进行讲解训练时,首先要求师范生认真钻研教材, 了解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性质、内容与要求,提炼出要完成该动作技术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并把它们整理成讲解的文字材料,进行讲解演练,再逐步提炼、凝练文字,做到精明简练,讲得透彻 深入浅出。例如,提高和巩固跳远的能力,抓住跳远技术的正确方法,掌握正确呼吸方法的重点(懂得处理“极点”现象)。对于不容易讲清楚、不容易表述的动作,可以结合挂图、图形等实例进行讲解,利于听者对难点的理解。

2.表达准确、精炼。体育课堂中的讲解动作所占用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目的是为了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身体练习。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动作讲清楚、讲明白,还要让学生愿意听,那就要求老师首先要学会提炼,把该动要领提炼成动作要点或者动作的口诀,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如在讲解前滚翻时归纳为:“一蹲、二撑、三低头,向前滚翻身似球”。这些要点要领简单易懂容易记忆,可以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在教学上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讲解形式要多样化是提高讲解效果的催化剂。在安排师范生进行讲解任务训练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不同的课次来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讲解:对于简单的动作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精讲方式;对于动作比较复杂的,可以采用先分解、分段,后完整讲解,或先完整讲解再分解、分段讲解的形式。讲解的队形可以先集中再分组,也可以先小组后个别。在进行错误动作的纠正讲解时,对于普遍存在的、易犯错误的动作,可以采用集中讲解、集中分析错误动作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纠正方法;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错误,一般应采取分别的纠正与指导,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又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实行基于行动导向的“示范”,提高师范生的教师专项技能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示范就是指教师把整个技术动作完整地向学生演练一遍,让学生对该动作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从而了解动作的结构、顺序、形象,要领和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模仿,形成正确的动作规范。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示范动作的规范性是完成示范效果、达成示范目的的前提。为了使师范生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好每一次“示范”动作,在布置师范生进行动作示范训练时,要把完成动作的规范性作为动作质量评价的主要参数。我们知道,体育是展示力与美的运动,优美的动作示范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娴熟连贯、准确到位的动作,可以让人目不暇接;刚劲有力、虎虎生威的示范动作,让人产生想去模仿、想去尝试的欲望;动静结合、神形兼备的示范动作,可以令人获得一种愉悦的心理感受。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示范应该是:动作是规范的,线路是流畅的,姿势是优美的,神形是兼备的,表情是富有感染力的。实践证明,教师准确规范、熟练自如、轻快优美的示范动作,不但可以消除学生害怕心理、利于克服心理障碍,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功效,从而有益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明确示范的目的是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教师示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对教师形体动作的观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直观的记忆表象,并使之“内化”,经过思维的缜密加工,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为学生学习掌握该动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因此,教师的每次示范都应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山羊分腿腾越,首先,示范完整示范动作,引导学生看动作的流畅性,目的是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再进行分解动作的示范,引导学生注意重点观察踏跳推手,挺髋分腿,空中腾跃,收腹绷脚以及落地动作,目的是让学生清楚各动作要领。接下来,组织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学习情况,请完成好的学生做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他的推手,挺髋,落地的动作,目的是树立学生榜样、给学生建立信心;教师再模仿学生的错误动作,并让学生观察找出错的原因,再进行分组练,目的是帮助学生克服不规范的或错误的动作,等等。在课堂上,教师示范什么?什么时候示范?选择怎样的示范方式?示范的次数多少?都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学生的现场表现、学生个体的差异,等等情况来进行灵活的、及时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示范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为当时所需要达成的小目标服务,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服务。

3.正确的示范点、示范面和示范动作方向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关键。在课堂上教师的每一次示范,其目的就是要给学生做榜样,既要让全体学生都看得到,又要让学生看得明白、看得清楚,看得懂,还要能领悟得到,这是教法,更是学法指导的一种方式。因此, 教师的示范就应该是规范的,示范时的选位就应该是有利于全体学生看得到的、看得清楚的、看得舒服的。因此,在选择示范点的时候就不能让学生面对太阳、面对风向站立,在选择示范面的时候就要根据学生的队形情况、所要示范的动作路线变化情况、教材的易难程度、器械的高低、教学场地的布置情况等,合理选用不同的示范点、示范面和示范动作的方向。例如,教师在做分腿腾跃的示范时,学生分别站在跳箱的两侧观察教师的完整示范动作,当示范动作结束以后,处于不同位置的学生就会产生不同的观感:靠近助跑起点的学生对教师的助跑印象最深刻,靠近踏跳板附近的学生对教师的上板踏跳印象最深刻,靠近跳箱两侧的学生对教师的分腿动作印象最深刻,靠近体操垫两侧的学生对教师的落地动作印象最深刻。由此而产生的情况就是:学生在练习动作时,不同位置的学生完成的动作质量就不一样。这就表明,教师的示范点、示范面和示范动作的方向对学生学习掌握动作有很大的影响,若处理不好,会导致一些学生产生不愿学、不敢练、不想学、不敢学的心理障碍,影响该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对此,教师应根据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不同,巧妙安排、及时示范,灵活、合理地选用示范面和示范方向,力求做到多方位教学推动学法指导的深入进行。

4.多样化的示范形式是学生学习提高动作完成质量的保障。在体育教学的众多不同教学内容中,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客观存在的,教材的教学重点是本身就有的,是相对稳定的,不随学习对象的变化而变化;而教材的难点却是动态的,它是随着学习者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技术动作的示范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的分别进行作完整示范、重点示范、分解示范以及正常速度或放慢速度的示范。如对新学教材,需要让学生感知完整的动作技术结构,教师可用常速示范一次完整的技术动作;如对于分组学习,教师在巡回指导时,可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所需要纠正的情况、学生易犯错误的情况等,选择性的进行分解示范、慢动作示范、结合挂图示范、结合模型、视屏示范等等形式,以弥补正常的示范动作的不足,达到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提高动作完成质量的效果。

5.示范结合简练的讲解进行是提高示范效果的最有效途径。在体育课堂上, 教师的示范可以让学生感知动作的外部结构,而教师的讲解可以让学生了解动作内部的规律,实践证明: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进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认识,大大缩短学生对动作技术的领会、认知过程。例如,在学习侧手翻时,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更快的理解和领会“地上一条线,空中一个面”的抽象动作要求,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教学过程,缩短学生对所学技术动作的认识和掌握过程。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采用重复示范的方式,是教师为了有意突出动作的重、难点的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在方式的选用上,或先讲解后示范、或先示范后讲解、或边讲解边示范的方式都是可以的。总之,在体育教学的课堂上, 讲解和示范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两者应该有机地结合、互相配合,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互相补充,才能达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效果。同时,作为师范生,在实践教学中应该时刻牢记并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把学生直观感觉与思维活动充分地调动起来,才能使教师的讲解与示范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真正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二、教育实习见习中师范生“讲解”与“示范”的具体运用——把握恰当的讲解示范时机

(一)把握恰当的讲解示范时机,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师范生在进行教育实、见习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师的讲解、示范与指导下进行,教师的主导地位比较突出,因此,学生学习的效果与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指导水平和指导方式。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讲解、示范的过程中能抓准时机、做到恰到好处的进行讲解与示范,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点拨重点、纠正学习难点,这对学生的学习练习和掌握技术动作、提高学习效果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二)把握好讲解示范的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师范生在教育实习见习的课堂中,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状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走势有针对分阶段地进行因势利导。通过精彩讲解,实践演示,标准示范,创设场景,巧设关子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求知欲望。“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论语·述而》)这是主张教师要相机诱导,适时指导,抓住时机进行讲解示范。恰到时分的讲解示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能够让学生长时间地维持积极的学习动机。只有把握讲解示范的时机,因势利导才能导得其时,导得其所。

(三)把握恰当的讲解示范时机,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师范生的讲解示范绝不是教师代替学生去寻找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寻、比较、归纳、领悟、综合,自己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思维高度的介入。教师恰到好处的讲解示范,效果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更体现在思维方法方式上,把握好时机的讲解示范是直接点击在学生思维点上的,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启迪,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动作技术的认知与领悟力度,而且能够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思维支点,思维方向,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在思考和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思考、探索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

(四)把握恰当的讲解示范时机,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师范生的在教育实习、见习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把握讲解示范的时机,可以使学生对所学技术动作的认识理解会比原来直观、更形象、更具体、也更深入和更加全面,更能促进学生对单个动作的认知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更能促进学生对多个动作技术的链接、多个动作技术的知识逻辑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表及里、由已知到未知,有具体到抽象,一个动作一个姿势到一节动作一段动作再到一整套完整连贯的动作技术,循序渐进地进行,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五)把握恰当的讲解示范时机,实现师生知识共享,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师范生在教学中能把握恰当的讲解示范时机,师生全面参与其中,一切适合教学的经验,情感,知识,经历等都可以参与进来,教师在恰当时机的给予学生讲解示范动作,学生学习动作技术的过程中师生平等的对话交流与合作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这样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教师走进了学生的心里,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这对促进师生之间认识与沟通、交流与理解、评价与反馈等,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三、结语

体育师范专业学生学习学校体育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今后上好体育课。推进基于行动导向的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模式,旨在把上好一堂体育课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把它分成若干个子任务,布置给学生进行分别训练,师范生通过在校学习期间,进行模拟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训练,在这个场景中,除了活动是模拟的,其他的一切与教学要求相关的技术技能、方式方法、场地器材、时间、课堂组织等都尽量与现实学校实际相同或相近;学生通过模仿训练,在真实的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中收获知识,并且对自己未来的体育教育职业岗位有一个比较明确、全面、特定的认识,特别是对体育教育教学行业特有的规范,可以得到深化和强化,有利于学生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最终达到完成上好一节体育课的目标。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方法,对体育师范生而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李冲锋.教学技能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季汝元.体育理论与实践[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4]黄汉升.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孟平,许世云.对讲解与示范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6(6)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讲解行动导向示范
浅谈革命纪念馆讲解工作的认识
丢弃“正确的废话”
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探讨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背景下学生探究力的有效延伸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听障生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平行文本在旅游翻译中的示范作用
基于行动导向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如何做好数控加工实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