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课程校本教材开发初探

2015-05-30 01:57高升
职业·中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校本教材开发专业课程

高升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技能人才不仅有数量上的大量需求,还有综合职业素养的更高要求。教材对学生的培养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职院校的教材与企业生产有明显的脱节现象。同时,职业教育具有地方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校内涵,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校本教材,将是本土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专业课程 校本教材 开发 综合职业素养

为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校本教材的开发应坚持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企业一线专家提供教学案例,学校一线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一、中职教材的现状

1.学科型的教材体系

目前,中职院校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传统的教材,这部分教材采用学科体系的编写模式,强调理论知识的过渡性、连贯性和体系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而且理论知识过多、过深,给人的感觉似乎总是怕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太少,怕学生在实际操作时没有理论支撑。但在现实教学中情况恰恰相反,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的初中毕业生一般基础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他们对理论的来源、定理的推导最为反感,最不喜欢老师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地讲上几十分钟。而当前的中职课堂教学恰恰这就是学生最反感的形式,教材上的知识都是编制教材的专家精心设计的,并不是来自生产企业,缺乏与实际的结合,这是与职业教育的本质相违背的。

2.换汤不换药的校本教材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明确指出:中职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改教学内容,编写反映自身教学特点的补充教材,使教材具有灵活性、自主性和适应性的特点,以满足中职学生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学校进行了校本教材的开发,但很多学校的校本教材开发没有从实际出发,校本教材的内容东拼西凑,把章节的编写模式换成项目或任务的编写模式,介绍的内容几乎不变,到头来还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不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导致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现象严重,学生达不到企业的用人标准,造成学生毕业之后频繁更换岗位或更换职业。

3.课程教材缺乏职业渗透

职业教育主要以理工科教育为主,以数控机床这门课程为例,目前的教材在讲解数控机床的产生发展时,单纯地介绍数控机床产生的时间、国家等,没有渗透职业教育,大部分中职学生处在十七八岁,完全没有现在所学的专业就是毕业以后从事的职业这种概念,学生从职业院校毕业后,干不干自己所学的专业都无所谓。目前,在中职院校有一种很尴尬的现象,即使专业学习优秀的毕业生,毕业后也不会从事自己的专业,这种现象也令企业非常头疼。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教材、教学过程出现了问题,综合职业素养没有在教材中渗透,课程教材就是用来讲解专业知识的,与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无关。

二、中职校本教材的开发原则

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一线生产、一线管理,甚至产品设计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并不是理论研究型人才。因此,在校本教材的编写和内容的选择上,第一,要以理论够用为原则,打破以往教材高、精、尖的抽象理论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相关理论,查找、学习相关理论解决实际工作,弱化理论系统化的学习,删除推理、演绎、证明的内容。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综合职业素养的渗透,这将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第二,校本教材是根据本校特色编制的教材,一定要遵循本土性原则,教材开发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经济特点和本校的硬件条件,将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以具体的工作来量化,对具体工作辅以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同样注重综合职业素养的渗透。第三,校本教材的编写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教学内容要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方便快捷的工具。通过设置工作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合作探究,积极实践,从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中职校本教材的开发思路

要坚持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理念。中职校本教材的开发要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开发教材的过程中,要成立校本教材开发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主要由一线教师、企业专家和学校领导组成,学校领导只负责统筹工作,不能干涉校本教材的具体编写。校本教材的开发,在内容上要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教材的总体设计要有新理论教学体系和技能训练教学体系。在编写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至少要花费两年的时间。教材框架由校本教材开发委员会确定,教材案例一定是来自企业的生产一线,再由一线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商定,将其转化成易于在课堂上实现的教学内容。教师将转化后的教学内容应用于课堂教学两到三个学期,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出改进措施,最后才形成校本教材正式出版并投入使用。

职业教育要开发出好的校本教材,企业生产一线是高质量校本教材的一片沃土。第一,教师应深入相关企业,了解行业发展方向,了解当前行业对职业技能水平的要求,了解出现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和新材料,知道学校教师教的知识、技能和生产企业所需技能的差距在哪里,学校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还有哪些不足,做到心中有数,为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依据。第二,职业教育的校本教材开发和普通中学的教材开发有较大的区别,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最终要进入企业工作,所以,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不能离开企业人员,离开企业人员编写的教材将成为无源之水。中职教材要体现实用性、易学性、同步性,教材中的知识、技能一定要反映生产过程中实际的技术水平,而生产中的实际技术水平一线企业专家最为清楚,所以教材中的案例必须由企业专家提供,与教师共同商讨生产工艺,然后由教师执笔形成教材。第三,校本教材的成功与否,还要考虑是否适合学生,教材的呈现形式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学生在学生时代就养成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这也应是在校本教材中始终贯穿的思想。教材中的案例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和实际生产过程一样的体验,充分体现出“学中做、做中学”,融教、学、做于一体,彻底颠覆“一言堂”的教学。

四、小结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中职学生要立于不败之地,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内涵,提高学生自身软实力,是中职教育的必由之路,而好的校本教材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韩效辉.高职院校校本教材建设误区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3(1).

[2]傅松庆.中职学校开发专业课校本教材的若干思考[J].中等職业教育,2008(12).

[3]寿玲敏.中职数控专业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8).

[4]叶家兴,施国亮.中职数学校本教材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2009(22).

[5]王凌云,黄红辉,周立波.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11).

(作者单位:中山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校本教材开发专业课程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基于企业需求的职业学校加工中心校本教材开发的探讨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开发咏春拳校本课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