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去哪了?

2015-05-30 10:48宗和
齐鲁周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减脂节食甘油三酯

宗和

减掉的脂肪去哪里了?

脂肪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它是爱美女性最想甩掉的“累赘”,也是保护人体脏器、保证人体健康的必需品。

在人体内,脂肪分为几类。皮下脂肪往往出现在真皮层以下,筋膜层以上。与贮存于腹腔的内脏脂肪组织和存在于骨髓的黄色脂肪组织对应,共同组成人体的脂肪组织。对于哺乳动物而言,皮下脂肪是储存“余粮”的主要场所。这点对于那些需要冬眠的哺乳动物尤为重要,因为皮下脂肪几乎提供过冬的全部能量。

相对于动物,人类身体缺少毛发,所以脂肪的保暖作用对早期人类相当重要。

至于内脏脂肪,一定量的内脏脂肪其实是人体必需的,因为内脏脂肪围绕着人的脏器,对人的内脏起着支撑、稳定和保护的作用。

虽然人体离不开脂肪的存在,但是过量的脂肪堆积则会导致人体罹患其他疾病,比如我们现在常见的“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对于脂肪含量超标的人群,科学的减脂就成为首要任务。

在科学减脂的众多方法中,有氧运动是最有效也是最健康的一种方式。因为它可以将多余的脂肪消耗,同时增加适量的肌肉比例,从而达到健康减脂的目的。

但是,我们减掉的脂肪去哪里了?肺和其他排泄器官将脂肪排出了吗?

2014年年底,英国医学期刊在圣诞特刊中刊登了一篇关于《脂肪去哪儿了》的论文。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系列计算后,得出结论,减重时,肺部是把这些重量去除的主要“排泄器官”,形成的水则可能通过尿液、粪便、汗液、眼泪或其他体液排出,这些水分很容易补充。

在现实中,我们的身体会用脂肪来储存经饮食摄取的过多的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储存的形式为甘油三酯分子。从生物学上讲,人们盼望着减掉的“肥”,实际就是储存在细胞中的这些甘油三酯。

这种分子含有三种成分:碳、氢和氧。减肥的过程,实际就是将体内的甘油三酯分子“分解氧化”。

当甘油三酯分子被氧化时,这个过程会消耗许多氧气分子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以及产生其他一些废物。

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公式,可以计算出要“燃烧”10千克的脂肪,个体需要吸入29千克的氧气,这个燃烧脂肪的化学反应将产生28千克的二氧化碳和11千克的水。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曹建民告诉记者,几乎在地球上生存的所有生物,都由碳、氧、氢组成,人体内的脂肪自然也不例外。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结论——脂肪被消耗后变成二氧化碳排出是正确的,但这有个大前提,就是必须经过有氧运动。“这篇论文结论的意思应该是,脂肪参与了氧化过程,经过代谢、提供能量后才变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曹建民解释道。

减脂的科学解释

对于那些运动量很小,几乎只靠节食来减脂的人来说,减肥是件痛苦的事,不仅与美食无缘,而且减脂成效也并不明显。而那些天生就是胡吃海塞也不发胖的人着实令人羡慕。“我们现在也在作相应的研究,剔除基因因素,只研究人们如何摄入过多热量而不会发胖。”曹建民说,“比如南方人肥胖者少,北方人则较多,可能因为环境冷热的缘故,但是也要研究南方人如何在平时不运动的状态下消耗脂肪的。”

但是不论怎样,减脂的过程就是摄入的热量低于消耗的热量。“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基础代谢大约需要2000卡路里的热量。”曹建民说。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BM)是指人体维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如果一个人不想通过运动减脂,那么就必须摄入比2000卡路里更低的热量,即节食。“但是我们不推荐这样的减脂方法,这样不健康。”曹建民说。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启荣也表示:“一般来说,膳食可提供给人类每日赖以生存和活动所需的能量外,所摄入过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可转化为甘油三酯并贮存于脂肪细胞的脂滴中。而过量摄入的脂肪除了分解和再酯化外,则不会发生转化。减肥,从生物化学角度来讲,就是尽可能地消耗贮存于脂肪细胞中多余的甘油三酯,同时维持去脂体重。”

科学地“挥别”脂肪

科学减脂的概念逃不开一种运动——有氧运动。因为之前提到的脂肪转化为能量,最终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的过程,离不开有氧运动。

简单来说,有氧运动就是心率保持在一定水平,即靶心率,运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的运动形式。对照这一概念,长跑、快走、自行车等运动都可以归为此类,但是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则不属于有氧运动。因为后者没有一直将心率保持在同一水平。而减脂只有强度和时间同时达到要求,机体内部的脂肪才能被调动。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主任王安利认为:“运动开始时,机体消耗的是肌肉储存的糖原,随着时间增加,糖原参与逐渐减少,脂肪则成为主要的能量来源。所以减脂过程需要坚持。”

王启荣进一步解释说,有氧运动时,如果单独由肌糖原供能,只能维持最大速率的有氧运动不到60分钟。运动肌肉必须吸收利用血糖和血浆游离脂肪酸。

只有长时间中低强度运动时,脂肪才会参与供能。“这里所说的脂肪就是指甘油三酯。”王启荣说。而且运动时间越长强度越小,脂肪氧化供能的比例越大。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必须有糖代谢参与,因为脂肪分解代谢时,其产生的脂肪酸经氧化进一步降解为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必须与糖氧化的中间产物草酰乙酸结合,才能进入有氧代谢途径而彻底氧化。

“现代人时间紧张,长时间的运动往往比较枯燥,很难坚持。”曹建民表示。现在国际上有一种新的观点认为,高强度的间歇训练法也能起到减脂的效果。曹建民带领他的团队也正在进行类似的研究。“这种高强度间歇训练法,能够将体内储能的白色脂肪,转化为提供能量的褐色脂肪,增加了平时的能量消耗,缩短人们的训练时间,同时达到有氧运动耗能的效果。”曹建民说。

“除了运动,合理平衡的膳食也很重要,人们应该控制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比例。睡眠适量,不宜多睡。运动强度以中低强度为宜,时间超过45分钟,心率维持在130次/分左右。运动负荷需循序渐进但要坚持。”王启荣说。

(文据《中国科学报》、《南都周刊》)

延伸阅读

别减肥了,迟早会反弹的

全世界的减肥指南都告诫我们,节食减肥要按部就班,那种完全戒断碳水化合物,甚至只吃混合维生素的做法虽然能让你半个月掉十斤,但恢复正常饮食后,体重反弹也同样迅速。

这种说法听上去无比合理,但墨尔本大学的医学教授乔瑟夫·普罗耶托颠覆了这种理论。他本月在《柳叶刀糖尿病和内分泌学》上发表论文宣称:不管快速减肥还是逐步减肥,长期效果根本没什么区别。快速减肥反而因为容易坚持,短期效果可能更好。

从2008年开始,普罗耶托在澳大利亚招募了204名肥胖的成年人,其中四分之三为女性,年龄最大的有70岁。他们的BMI值(身体质量指数=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介于30到45 kg/m2,相当于身高一米六的人体重超过77公斤,或者身高一米七的人体重超过87公斤。

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执行12周快速减肥计划,另一组则用36周时间逐步减肥,两组的目标都是减掉15%体重。减肥后的三年维持期中,每个人都会收到健康饮食的宣传材料,并且定期和营养师见面。

快速组每日的热量摄入被严格控制在450到800千卡,一日三餐都只能喝雀巢公司的一种营养糊。逐步组则幸福一些,除了每天喝一到两次营养糊外,其他时间可以根据澳大利亚健康饮食指南自由搭配。

减重期结束后,快速组有81%的人减掉了至少1/8的体重,而逐步组则只有一半人达到这个程度。只是,逐步组的腰围和臀围降低更为明显。而三年之后,两组76%的人都出现了大幅体重反弹。

快速组的短期节食其实相当有效,普罗耶托解释,从生理角度来说,由于营养糊的配比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低,可以促使人体分解蛋白质来获取能量,使人体维持在“酮代谢状态”(ketosis),这有利于脂肪的分解,并且能抑制食欲。

心理学方面的原因也让快速减肥显得更有效,短期内看到成果,更能激励人坚持下去。从这个数字上就能看出来:快速组中途退出的只有3%,而逐步组有18%的人放弃了节食计划。另外,看到体重迅速下降也能让人更加自律:快速组平均每天多走了2291步,而逐步组只有1300步。此外,单一的营养糊食谱似乎更为简单,容易遵循,并且让人清心寡欲。

牛津大学的饮食与公众健康教授苏珊·杰博认为,这项研究也许可以“拓宽专家们的思路,给出更多元的节食选择,方便人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而格拉斯哥大学的代谢药物专家纳威·萨塔尔则认为,36周计划也还是太快了,“大多数胖子都是在好几年时间里变胖的,所以减下来也需要足够的时间,好让大脑和消化系统适应食欲的变化。”

不管怎么说,这个研究告诉我们一个赤裸裸的事实:不管你快速还是慢速减肥,一旦停止了低热量饮食,反弹都是必然的。选择一个热量不高,又能长期坚持的饮食方式,才是保持身材的终极法则。

猜你喜欢
减脂节食甘油三酯
高强度间歇运动对肥胖男大学生减脂效果的影响
高甘油三酯血症
节食减肥主食有讲究
震动减脂仪可以减肥?
亲 妈
亲 妈
减脂训练中“平台期”的产生机制与解决方式
节食减肥,会让女人很不“性”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10个经典动作,减脂增肌,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