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打造高效课堂

2015-05-30 12:49常坤
新课程·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重点难点创设情境教学目标

常坤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怎样才能教好高中数学,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每个教师都值得好好思索的。想要教好高中数学,就必须对高中数学的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还要处理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要让学生在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等。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要明确目标,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创设情境;教学方法

一、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也称作行为目标,是预设的目标,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这也是检验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指标之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要求,构成课程的三维目标。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体现。如,在讲授必修1中的《函数的奇偶性》一課时,我制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会运用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2)经历小组活动与交流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3)通过绘制和展示优美的函数图像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认识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方法和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思维、人格等方面达到预定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堂课都要有重点,而整堂课的教学都应该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难点,教师可以在开始上课前,将这些内容简要地写在黑板的一角,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而讲授的重点内容,就应当是整堂课的高潮。如,在讲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这一课时,这一课的重、难点是:运用配方法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围绕之一重、难点展开,首先我让学生掌握研究二次函数的一般方法——配方法;然后进一步掌握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方程、单调区间和最值的求法。在讲授过程中,我还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升华到理性认识,再结合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在解决问题中构建新知识。还可以通过语音语调、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运用教学模型等直观教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注意力,让他们对所学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三、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具有趣味性、探究性的问题,可以亲自动手实践的活动等生动的情境,让我们的数学学习充满活力,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兴趣。我们可以利用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也可以利用数学活动创设活动性情境,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数学故事创造生动的情境。我在讲授《二分法》这一课时,开课我便问:“看过中央电视台高博主持的‘购物街吗?”学生纷纷都说看过。我又问:“知道其中有个环节叫‘价格竞猜吗?”学生都说知道。我便拿出事先准备的笔筒,说:“它的价格是20~50之间,而且是整数,给你们五次机会,猜出它的价格,我只对你们的回答做偏高、偏低或正确的提示,谁能准确又快速的猜出呢?”通过这个游戏,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也建立了初步的概念。在讲解《排列组合》时,我准备了二十个乒乓球,十个球编上号码,十个不编号,然后分别让学生进行摸球的活动,让他们更清楚地体会排列分顺序和不分顺序的两种算法。在讲解《椭圆》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准备一根短木棍和一根比木棍长的细绳,然后将细绳的两端与木棍的两端固定,让学生用自己动手制作的这个工具画椭圆,通过动手,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椭圆的定义。通过小游戏、小制作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也能放松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对抽象知识的加工。我们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数学故事,生动的故事情节加上贯穿在其中的数学原理,可以让学生感悟数学应用的真实性。在讲解《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我引入了经典的“国王赏麦子”的故事,学生都在思考国王是否能满足发明者的要求,然后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不能,我让学生说明原因,进而引出新课内容。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思维也更加活跃,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四、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就是让我们在教授每一课时,都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对于新授课,我们大多采用讲授法。而在讲立体几何时,我们大多会穿插演示法,即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在讲解《三视图》一课时,我拿了一盒纸巾、一个篮球、一听可乐和一个圆锥。问他们这些都是什么几何体,他们很快就能回答出来。然后我将这些物体变换角度,分别为正面、侧面、上面,问他们看到的形状有无改变,有何联系,能不能找到相同点;然后引入概念,让学生总结出三视图的特点及画法。这样从感性到理性,学生对学习的内容理解了,掌握起来就比较牢固。

五、分层教学,适时评价,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我就让学生熟读、复述;讲完一道例题后,将答题过程擦掉,然后请中等水平的学生上台板演。对于基础差一些的学生,我一般采取课前提问的方式,这样可以加强他们对概念的记忆;在做练习题的时候,选取相对较易的题让他们到黑板解答,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我也会根据他们的表现及时地对他们进行鼓励,让他们有成就感,坚定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不再害怕学习数学,进而喜欢数学,学习效率自然会有所提高。

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多实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指导者。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精选例题,要对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能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根据具体情况,可由教师完完整整板演;也可由学生板演,教师纠错和补充。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参与进来。我们总说把课堂还给学生,因而教师就要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做练习,在练习题的设置上,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样逐层深入,学习起来不会有突兀感,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七、在教学中渗透教学思想方法,注重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各章节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地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在学习《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时我们采用了配方法、图像法;在学习《求函数解析式》时我们采用待定系数法、公式法等;在做《椭圆》的习题时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做《立体几何》的习题时我们体现了转化的思想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熟练、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八、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因而,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展现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外,在课下也要多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用爱拉近跟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喜爱、信任你。当学生接受我们,和我们成为朋友,把我们当成他们的一分子时,他们就会爱屋及乌地对我们所教的学科有兴趣,上课也会更专注、更投入,对高效课堂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

總之,要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掌握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先进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还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

参考文献:

范灵丽.精心设计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J].青年时代,2014(12).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重点难点创设情境教学目标
三个聚焦破解国有企业统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大型引水隧洞施工的重点难点及应对策略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第5讲 科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