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探讨

2015-05-30 01:21张生力
新课程·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学生

张生力

摘 要:在新课标不断推进的情况下,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环节的高中教学也逐渐加强对新课标相关要求的重视,特别是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主体性更为注重。然而,高中地理教学尚未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很难真正发挥主体性,不利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为此,将对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造成学生主体性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希望能切实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意义上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学生;主體性

由于高中地理知识覆盖范围广阔、知识总量较大、知识内容复杂,因此,只有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才能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和情况来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更好地吸收、掌握知识并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现状

1.教学理念落后

目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思想依旧比较落后,过于侧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对学生主体性地位还未形成正确的认识并真正地重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学生了解了发挥主体性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的重要作用,也很难真正发挥自身的主体性。

2.教学方法陈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许多地理教师依旧沿用包办以及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一言堂”的情况依旧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于被动、缺乏主动性,学生不仅丧失了自主成长以及选择的机会,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空间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和约束,使其很难真正提升并发挥自身的创造性、独立性以及主动性。

3.课堂时间有限

现阶段很多高中地理教师对学生的地理成绩过于重视,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通常会以灌输式的方法开展教学,因此,对学生的主体性认识不充分、不全面。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也会给学生布置课堂及课外作业,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被大大缩短,缺乏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最终造成学生很难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二、有效地培养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措施

1.正确认识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要正确认识并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并在课堂中突显学生的地位,使学生形成对主体性的正确认识。例如,在开展教学前,教师可以结合探讨的内容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在教学时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提问,给予学生解答问题的机会,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自身受到的足够重视,为其自主性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2.合理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应积极改进并丰富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更适应现阶段教学的需要,满足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发展要求。例如,在教学“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这个问题时,教师应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通过适当的方法来进行具体的演示,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更加容易,更迅速的吸收、掌握。

3.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在地理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应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昼夜长短”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几个难度适宜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以及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身的观点、意见以及看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只有正确认识并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满足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优秀人才。因此,教师应不断地更新观念、丰富教学方法,深入对学生主体性培养方法的研究。

参考文献:

戴志彬.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调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6).

编辑 郑 淼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教学学生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