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与我们的生活

2015-05-30 10:48江寒秋
齐鲁周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恒丰储户基准利率

江寒秋

看花眼的存款利率价格战

2月28日,央行宣布将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

消息一出,银行纷纷跟进。第一时间,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无锡农商行等多家银行均第一时间宣布利率“一浮到顶”。交行在五大行中率先上调,将所有定期存款利率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3倍。

在降息的最初几天,包括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等各大股份制银行并没有上浮30%到顶,大多一年期存款上浮的幅度均为20%。

然而,就在储户们等待存款利率顶格上浮潮的过程中,“央妈”的约谈让利率上浮潮消退。

记者采访各家银行的最新情况来看,第二轮的利率战中,国有大行占据了利率优势。工、农、中、建、交等都全部或部分上浮30%,而之前利率最高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在压力下回调。

此次降息后最先上调利率的恒丰和浙商、渤海银行等均将存款利率调为上浮20%,当前执行的一年、两年、三年整存整取利率已调整为3%、3.72%、4.5%。记者在浙商银行、恒丰银行官网看到,五年期存款利率,浙商银行由此前的5.4%降为5%,恒丰银行则保持原来的5.225%不变。

不断调整的利率也让储户看花了眼。市民陈女士手头有一笔闲钱,3月1日央行降息后,她计算了一下,如果银行存款利率上调至1.3倍,把手头的钱存个3年还是蛮划算的。

上周,她前往家附近的一股份制商业银行,根据此前了解的消息,该行在降息后第一时间就表示,各档存款利率“一浮到顶”。可是,当她去存钱的时候,一进银行大门看到的却是“存款利率上浮20%”的宣传展板。银行工作人员告诉她,一开始银行是执行上浮30%的,但上周又调整了,跟大多数银行一样,现在上浮20%。“没想到只是晚了几天时间,银行就回调了存款利率,1年期存款利率现在是3%,比之前公布的3.25%回调了0.25个百分点。”

这不免让陈女士有点不满,“一直在变,等过段时间他们调得差不多了再看把钱存哪儿吧。一会上浮,一会下调,银行不累我都看累了!”

记者走访各家银行发现,这次降息后的利率调整可不止一轮。降息后,多家银行第一时间调整存款利率,一些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将利率上浮到顶,可就在第一轮利率上调仅过一周,银行间的存款利率“价格战”再次打响。降息第一天就宣布存款利率顶格上浮的浙商银行和恒丰银行已经悄然将利率回调至基准利率的1.2倍,光大、招行等不少银行则根据不同的存款金额实行差别利率。

变来变去又利率各不同的存款利率价格战,已然成了一场让储户看花眼的混战。

“就像每家超市都有一款主打的特价产品一样,银行也有各自的高利率产品”

现在银行存款利率可谓“百花齐放”,利率上浮基本上从10%—30%不等,不过,由于央行不设5年期存款基础利率,目前,各家银行存款利率差别最大的地方在5年期利率,最低利率为4%,最高为5.225%。

“从央行放开的5年期定存利率可以看到,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的定价不再‘一刀切,更不会存在哪家银行各档期利率都最高的情况。就像大润发的鸡蛋、沃尔玛的油、欧尚的米、家乐福的面,每家超市都有一款主打的特价产品一样,银行也有各自的高利率产品,比如这家银行的3年期存款利率比较高,那家银行的1年期存款利率比较高。所以对于市民来说,选择哪家银行应主要看综合实力,包括服务水平、产品的丰富程度等,而不是一味跟着存款利率的高低走。”一位银行人士曾如此比喻。

如今,存款利率之争已经开打,如果存款利率放开,将使行业的竞争彻底进入白热化的阶段,银行的息差空间将进一步收窄,商业银行的运营压力将进一步加剧。对此,专家认为,如果利率放开再加上允许银行破产,国有大行的优势将更加明显,也能获得更强的定价能力。今后,国有大行的存款利率可能会跟城商行、农商行的存款利率差距进一步拉大。

融360分析师叶青表示,一旦存款利率市场化,各家银行可根据自身经营情况自行浮动存款利率。可以预见,各银行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为获取更多资金,银行将会用各种手段,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提高利率,尤其是中小银行。这样一来,储户对银行的选择权扩大了,对储户颇为有利,储户可以对比各银行的实际利率水平,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银行。

不过,叶青也指出,利率市场化之后,短期内存款利率出现飙高的可能性很小。“央行也会密切关注存款利率上浮情况,如果部分银行上浮特别激进,央行可以窗口指导部分银行调降存款利率。”叶青建议,长远来看利息收益与风险之间要取得平衡。

利率市场化两道必答题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只剩下存款端的“最后一公里”。自2012年6月8日,央行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从1倍扩大1.1倍,开启了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端口。2014年11月22日,央行降息的同时,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从1.1倍扩大1.2倍,今年2月28日,央行降息进一步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1.3倍。

“今年如果能有一个机会,可能存款利率上限就放开了,大家期望中的最后一步就走出来了,这个概率应该说是非常高的。”周小川的这句话,为时下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划定了更精确的时间范围。目标既定,利率市场化究竟何时完全实现?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提供的一个逻辑在于,存款利率的完全放开不是利率市场化“马拉松”里程最后的冲刺节点,也不是对银行冲击的时点分界,而是这一不断深入的过程给银行带来的渐进式影响。

“取消上限没有太大的意义”曾刚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等渠道已经分流存款,银行负债成本上升,在当前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30%,已经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相当高。在利率市场化相当高的情况下,依据市场供求水平决定的市场利率和基准利率依旧是当前通向市场化路上的两个“门槛”。

曾刚表示,第一,利率市场化本质上是反映市场供求的利率,没有形成市场利率的就不能算是市场化,形成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没有准确的定价难免出现混乱。第二,央行调控银行的基准利率调控体系尚未形成。当前中国没有基准利率,央行日常调控是基于数量的调控,不能有效使银行利率在合理区间内波动时,只能依据窗口指导。

曾刚强调,实现利率市场化不是最终目的,要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的市场利率和基准利率体系。

猜你喜欢
恒丰储户基准利率
北京大鸿恒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大鸿恒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大鸿恒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沉睡卡”
内蒙古恒丰集团
银行储户悲观情绪传染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
存款
信用卡诈骗中银行承担责任的合同法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