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际信托公司转型发展的困境和对策

2015-06-01 09:02吴平凡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信托公司牌照信托

吴平凡

(厦门理工学院商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厦门国际信托公司转型发展的困境和对策

吴平凡

(厦门理工学院商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在我国信托业整体处于资产管理市场竞争加剧、打造金融控股集团和大规模增资扩股的大趋势下,厦门国际信托的转型发展面临着大股东实力较弱、可争取的其他金融牌照资源有限、助力地方经济的潜力尚未得到有效开发以及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困境。厦门国际信托应尽快启动增资,通过股权或结盟等方式争取全牌照资源,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和福建自贸区建设,推动薪酬体系市场化建设,完成科学有效的转型,从而肩负起推动海西经济建设和巩固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地位的双重使命。

厦门国际信托公司;行业趋势;区域经济

近10年以来,信托公司凭借其涉足领域的宽泛性、业务功能的多样性和运作方式的灵活性得到了快速的增长。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总规模为14.41万亿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达到2 119.10亿元,较2014年第1季度的11.73万亿元,年度同比增长22.85%;较2014年末的13.98万亿元,季度环比增长3.08%[1]。信托业已成为我国除了银行业之外的第二大金融产业。但随着客观环境和形势的变化,信托公司特别是中小型的信托公司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一、厦门国际信托公司概况

厦门国际信托公司是厦门市唯一一家、福建省仅有的两家信托公司之一,成立30周年以来,它通过融资、投资、发行债券、担保、境外筹资等各种方式支持经济特区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发展。截至2014年底,厦门国际信托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到近1 200亿元,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涵盖货币、资本和产业市场的资产配置体系;2015年6月被评为“最具区域影响力信托公司”[2]。厦门国际信托公司是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金融板块的重要子公司,而金圆集团是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开发运营主体,肩负着提升区域各类金融资产价值、促进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目前,厦门国际信托已获得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机构(资产证券化)、银行间同业拆借、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等业务资格,是厦门地区唯一一家拥有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的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的取得,将大大加强厦门在区域金融市场的核心地位,并为未来积极探索该项业务的两岸金融合作夯实了基础。

同时,厦门国际信托公司作为一家中小信托公司,各项指标在行业68家信托公司中2014年度(年末)的排名基本居于中下游位置,如盈利能力在行业排48名,业务能力在行业排50名,抗风险能力排名36名,综合实力排名46名[3]。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面铺开和福建自贸区建设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厦门国际信托公司加快转型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实业投行”的作用,肩负起推动海西经济建设和巩固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地位的双重使命。为此,本文采用数据分析和归纳演绎的方法,探讨厦门国际信托公司的发展困境和应对策略,以推进其科学有效的转型,同时也为其他中小信托公司的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二、厦门国际信托公司转型发展面临的行业趋势

(一)资产管理市场竞争加剧,加快转型和回归本业成为内在发展要求

自证券、保险、基金等行业纷纷出台一系列创新政策措施以来,相关金融机构先后获得开展类信托业务的资格,其资产管理规模随之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并依托分业监管政策的差异性正在逐渐分食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市场份额。加上各类投资公司、咨询公司等第三方机构也逐渐参与资产管理市场的竞争,资产管理市场竞争主体不断增加,竞争日益加剧,信托报酬呈逐年下降趋势。为应对制度红利的弱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信托公司开始探索转型,着力加强尽职管理,回归本业,从信托公司内部进一步挖掘制度潜力,以适应市场和形势的变化。

(二)大规模增资扩股,增强资本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根据媒体披露, 2014年上半年全行业68家信托公司增资151.61亿元,超过去年全年规模。其中,国投信托增资22.3亿元,安信信托增资33亿元,兴业信托增资24.24亿元,山东信托增资7.2亿元,中融信托增资44亿元,民生信托增资10亿元,渤海信托增资7.75亿元,长安信托增资8 700万元。2014年12月19日开始运营的、注册资本高达120亿元的信托保障基金,也为信托产品到期安全兑付提供了保障,而参与出资的信托公司有14家,其中中信信托、重庆信托、平安信托和中融信托各出资15亿元,各占比12.5%;中航信托和中诚信托各出资10亿元,占比8.333%;上海信托、中铁信托、昆仑信托、英大信托、华能贵诚信托、中海信托、五矿信托以及华宝信托各出资5亿元,占比4.167%[4]。信托行业大规模增资扩股趋势,除了受银监会将出台的分级监管新政推动外,主要还是缘于防范风险和扩展业务的需要,通过增资促进业务增长,以符合净资本要求,同时也有利于自身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参与或打造金融控股集团,争取具备全牌照资源

为了获得更大平台和更多的金融协作资源,很多信托公司都在积极参与金融控股集团或努力把自身打造成为金融控股集团。如中泰信托入股都邦财险、光大集团入股甘肃信托和浦发银行入股上海信托等。信托公司通过股权重组进入基金、银行、券商等平台,加大全牌照金融架构布局,尽可能争取更多牌照方资源,希望依托信托公司跨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与银行、债券、保险、基金、期货等子公司或集团成员单位形成良好的业务协作,发挥协同效应和规模优势,从而为信托公司的加快转型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资源支持。

三、厦门国际信托公司发展的困境

面对行业信托公司加快转型和回归本业、争取具备全牌照资源、增资扩股的趋势,厦门国际信托公司却遭遇了发展的困境。

(一)大股东实力相对有限,资本实力行业排名靠后

厦门国际信托公司的股权结构相对集中,最大的股东厦门金财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金财)实力相对有限。根据审计报告,厦门国际信托公司2014年度为其大股东创造的利润占厦门金财当年净利润总额的80%以上[5]。可见厦门国际信托公司是其大股东主要的利润来源,大股东通过自身的盈利来为该公司增资的能力相对有限。另外两家股东虽然资本实力较雄厚,但持股比例较小。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

随着信托行业增资扩股持续,厦门国际信托公司与行业资本平均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目前,厦门国际信托公司注册资本金仅23亿元(其中外汇资本金1 500万美元),而截至2015年2月10日,中国68家开业的信托公司中,注册资本超过30亿元已有12家,平均每家信托公司的注册资本达到20.39亿元;2014年,厦门国际信托公司实现经营收入7.91亿元,而全行业实现经营收入954.95亿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14.04亿元;2014年末,厦门国际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 153.94亿元,而全行业平均每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2 055.88亿元;2014年厦门国际信托公司实现净利润3.86亿元,2014年度我国信托业实现利润总额642.30亿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9.45亿元。[7]

表1 厦门国际信托公司股权结构一览表[6]

由图1可见,厦门国际信托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基本上都低于或只是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不仅制约公司扩展其他业务,如受托管理社保基金信托资产的资格等,而且净资本水平也将直接影响公司的风险抵御能力,乃至监管评级。

(二)部分金融机构已参股,但可争取的其他金融牌照资源有限

截至2014年末,厦门国际信托公司已经入股一家基金公司、一家电力公司,但总体上离实现全牌照的金控模式仍有较大差距。厦门国际信托参股的机构如表2所示。

表2 厦门国际信托公司参股机构一览表[9]

从表2可见,厦门国际信托公司参股的机构只有基金公司,缺乏其他牌照的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和保险公司。2014年由于象屿期货连年亏损,厦门国际信托公司将持有的象屿期货有限公司股权比例的46.47%出售,更削弱了该公司与其他金融牌照公司间有效的协作能力。

(三)服务实体产业,助力地方经济的潜力尚未得到有效开发

在大资产管理时代下,信托公司常被冠以“实业投行”的名号。从信托行业整体来看,2014年度信托资金投向非实体经济部门的规模为4.11万亿元,占信托总规模的29.40%;投向实体经济部门的规模为9.87万亿元,占信托总规模的70.60%[5]。截至2014年末,厦门国际信托公司的信托资产总额为1 153.94亿元[4],具体的资金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从图2可见,厦门国际信托公司信托资产投资于基础产业的占比不高,仅为11.14%,而投资于房地产业的比重高达26.27%,投资于证券市场和金融业的比重分别为19.63%和5.65%。这样的资产配置方式,无法适应未来厦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的新形势,而且业绩容易受到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波动的影响。

(四)薪酬体制未完全与市场接轨,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影响转型发展

信托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点在于人才的竞争。目前该公司拥有博士学位的员工仅有1名,占比0.61%[4]。究其原因除了受限于规模、品牌影响力以及厦门金融环境外,薪酬机制是导致该公司无法吸引所需人才的最直接原因。该公司的控股股东是国有企业,在管理方式上仍然带有部分行政管理模式,与其他国有企业背景的金融机构一样,该公司也存在这薪酬体制的市场化和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模式的矛盾,这种矛盾制约着该司有效吸收和补充人力资源。如该公司现有的人才结构中产品研发和直销人才较为缺乏,尤其缺乏具备业务资源和全面金融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与一线团队带头人,因为这些人才所需求的市场化薪酬的水平与该公司能够提供的薪酬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薪酬体系无法市场化已是制约该公司人才资源补充和壮大的重要因素,更是影响该公司转型发展的主要困难。

四、厦门国际信托公司加快转型发展的建议

(一)尽快启动增资,适当引入实力较强的股东

由于厦门国际信托公司的大股东为隶属厦门财政局的国有企业,建议公司将2014年以来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发展面临的困境,向其股东会和董事会报告,引起股东和董事对增资扩股工作的重视,从增强资本实力、提高行业排名和增强抵御风险能力角度出发,顺应信托全行业发展趋势,加快对其增资扩股,适当考虑引进其他实力较强股东,最好是具备其他金融牌照资源的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等,进一步增强股东整体实力。

(二)充分利用金融牌照资源,通过股权或结盟等方式争取全牌照资源

一是应充分挖掘现有其他金融牌照资源,加强开展与其所控股或参股的基金公司和财务公司等业务合作,依托信托跨行业的投融资优势,形成良好的协调发展效应。二是通过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与拥有其他牌照且具有较强实力的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协作关系,共同应对信托行业全牌照竞争趋势;同时,也可以采取参股或交叉持股的方式,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金融控股集团,在金融控股集团内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发挥多金融牌照的协同效应。

(三)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和福建自贸区建设

作为厦门市唯一的一家信托公司、福建省内仅有的两家信托公司之一,厦门国际信托在福建乃至海西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了适应厦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的新形势,厦门国际信托公司应把信托资金投向的重点转向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持实体经济上来,充分发挥信托业横跨货币、资本和实业三大市场的制度优势,与厦门市的产业转型充分对接,扎实提升产业研究能力。例如,重新定位研发部门职能,赋予研发部门统筹产业研究与业务拓展的职能;由其牵头组织业务部门和中后台的财务、风险、法律等部门,打造信托公司内部全员研发的体系,充分挖掘业务相关产业的价值增长点和持续利润来源。

(四)推动薪酬体系市场化,做到“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相结合

公司应加快推动薪酬体制改革,可以通过内部设计、借鉴其他信托公司薪酬机制,或聘请外部会计师事务所,或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来参与完成对薪酬体系的改进和优化,以市场化为导向,通过增强公司薪酬体系的整体竞争力,为补充人力资源提供前提条件。同时做到“外引”和“内培”相结合,给现有的员工提供相应的平台和培训机会,提高其执业能力和水平。

五、结语

未来的信托行业将面临一个更加“弱肉强食”的生存环境,大规模增资扩股和争取全牌照金融资源成为各大信托公司增强实力和抵抗风险的有利武器,而厦门国际信托公司长期偏安一隅,资本实力、金融牌照、人力资源等方面在行业中均处于落后地位。随着泛资产管理时代的到来,未来厦门国际信托公司只有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抓住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自贸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在“引资”和“引智”方面双管齐下,才能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始终立足于信托行业整体发展趋势这一大的框架,将厦门国际信托公司作为中小信托公司的一个代表,分析其困境和解决之道,以期为研究其他中小信托公司乃至整个信托行业提供一些帮助。由于本人只能根据厦门国际信托公司的年报以及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等公开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所以研究可能不够详尽。今后,本人将继续对其他信托公司展开研究,做到不仅“求同”,也要“存异”,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信托行业。

[1]翟立宏.2015年1季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EB/OL].(2015-07-15)[2015-05-06].http://www.xtxh.net/xtxh/analyze/25892.htm.

[2]厦门国际信托公司.厦门国际信托获“最具区域影响力信托公司”殊荣[EB/OL].(2015-07-08)[2015-06-30]http://www.xmitic.com/newsview.aspx?id=939.

[3]用益信托工作室.2014年信托公司综合实力排行榜[EB/OL].(2015-07-20)[2015-06-28].http://www.yanglee.com/studio/InfoList.aspx?NodeCode=105024006002.

[4]耶鲁财富.2015年信托公司排名[EB/OL].(2015-07-15)[2015-07-11].http://www.ylcf.com.cn/hyResearch/hyResearchDetail-4247.html.

[5]用益信托网.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2014年度报告[EB/OL].(2015-07-20)[2014-05-06].http://www.yanglee.com/product/agency_detail.aspx?ID=46.

[6]厦门国际信托公司.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2013年度报告[EB/OL].(2014-05-05)[2015-06-28].http://www.xmitic.com/xt/detail.asp?id=1135.

[7]周小明.2014年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EB/OL].(2015-07-20)[2015-01-30].http://www.xtxh.net/xtxh/analyze/23010.htm.

[8]周小明.2014年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EB/OL].(2015-01-30)[2015-07-16].http://www.xtxh.net/xtxh/analyze/23010.htm.

[9]用益信托网.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2014年度报告[EB/OL].(2014-05-06)[2015-07-10].http://www.yanglee.com/product/agency_detail.aspx?ID=46.

(责任编辑 马 诚)

Dilemma and Strategies in Transformation forXiamen International Trust Company

WU Ping-fan

(School of Business,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men 361024,China)

The trust industry of China is experiencing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asset management market and the increase of financial holding groups and large-scale increase in capital and share.Xiamen International Trust Company is particularly in a dilemma of weak large shareholders,few other financial licenses as alternatives,insuficiently tapped potential to Xiamen’s assistance and short-staffed for professionals.It is proposed that the Company should strive for effective and beneficial transformation by start of the capital and equity increase as soon as possible,competing for complete license resources by equity or alliance,getting connected with construction of One Belt & One Road and Fujian FTA,updating the pay system in line with the market practice,so that it will effectively help Haixi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upport Xiamen’s role as the regional financial center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Xiamen International Trust Company;industry trends;regional economy

2015-07-23

2015-08-2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SH065)

吴平凡(1983-),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两岸金融、信托。E-mail:pfwu@xmut.edu.cn

F830.39

A

1673-4432(2015)04-0033-06

猜你喜欢
信托公司牌照信托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信托QDⅡ业务新征程
红景天 直销牌照何日可待
新能源汽车牌照叫停疑云
牌照
我国专利信托登记制度之构建
谁来化解债券违约危机与信托兑付危机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规范信托营销上海银监局重提信托代销面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