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网模式下的混合式教学研究

2015-06-01 08:11黄鹤徐起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范式个性化教学方式

黄鹤 徐起

摘要:

这是一个变化的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目前,移动互联网及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可汗学院、翻转课堂、名校开放课程等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这些教学范式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课堂学习定位。云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势必将带来思维方式、教学方式、教研方式的系列变革,同时给教育教学领域将面对更大的挑战。由网络教学参与的教学方式结合传统式教学方式完成的混合式教学应运而生。混合式教学带来了学习的变革,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之余,为个性化教学、泛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使学习成为无处不在的、感知用户情境的、适应性的、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融合的、人际交往与互动的、认知网络连接的行为方式。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自主学习;个性化教学;泛在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9014902

二十一世纪伊始,美国迈阿密大学的教师首次将翻转课堂的概念引入教学活动中,课程结束后,他们介绍了授课时所采用翻转教学模式以及其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后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翻转课堂的方法逐渐在美国校园中流行起来并引起争论。“翻转课堂”翻转的是教师讲课的时间和地点,并没有翻转接受性学习的本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人们提倡由过去的“接受性学习”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有的推广者强调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先学后教”,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和反转。在中国,这种课堂模式也被冠名以高效课堂,各大院校都已开展相关的课程建设研究。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发展涌现了诸如类似云技术、慕课、微课、APP等可辅助高等教育教学的新手段。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教学范式是中国每所大学迫在眉睫需要探讨与研究的课题。混合教学的概念在很多层面上与翻转课堂有叠合部分,但混合教学更为准确的定义了教学方法范式,并可以有效的结合单纯性网络视频教学和传统教学优势,为学生提供“探究式教学”的环境。

改革开放数十年以来,我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一跃发展成为世界国际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经济建设的飞跃性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教育是为社会提供大量合格生产力的最基本途径,因此,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质量教育的价值也与日俱增。互联网的普及与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步,同样,混合式教学范式也大大依赖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程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就是在课程教学中实施“网络化教学与学习”,因此,也是“网络化学习”的一种形式。作为“网络化学习”的新发展,混合式教学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有重要启示。而这种全新的理念和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展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多层次的服务平台,一个个性化的教学平台,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将“课上活动”与“课下活动”进行革新调整,改变以往教师填鸭式教学的刻板模式,体现出教学手段更加高效、教学资源更易于获取、师生角色变为“双主”和评价方式呈现多元等特征。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学理念、信息素养、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模式在高校里的具体实施展开论述。

1课前预习基于网络、社区的实现

在教育资源近乎大同的当今时代,我们可以分享世界名校的经典课程,技术无处不在的大环境里,教师自身需要、也必须提供给学生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慕课的诞生证明了当今世界是教育资源近乎大同的世界,我们坐在家里足不出户,却可以分享世界名校的经典课程。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但随着第一轮研究与实践的热潮退去之后,人们逐渐回归理性。在线学习的方式具有其独特优势,但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果缺乏了教师的参与,学习效果并不像预期的那么理想。所以利用网络参与的混合式教学成为结合了传统教学和视频教学二者之长处的教学范式。

教师可根据不同课程要求调整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比例,设计符合课程要求的混合式教学方案。慕课与微课的兴起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世界三大慕课网站Coursera、edX、Udacity共向全世界在线学生提供了千余门课程。教师可通过备课过程搜集各类相关网络课程,并推荐合适预习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并向老师提供网络课程学习成果证明预习效果,作为为教师评定成绩提供依据。

2课堂中实现个性化教学

教学活动一般分为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部分,传统的教学方式知识传授在课堂上通过老师授课的方式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后学生复习时完成。传统授课方式容易产生一刀切的弊端,无论学生掌握知识、吸收知识的能力如何,课上所接收到的知识都由教师统一输出。2011年TED大会上,美国人萨尔曼·可汗演讲的报告颠覆人们对教学方式的理解,他提出知识传授部分可以由学生课前利用网络和教学视频完成,而知识内化的过程在课堂上通过向老师提问,与同学讨论交流完成。“翻转课堂”由此诞生,而其中的精髓也是混合式教学所倡导的方法。

混合式教学意义在于课堂中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辅助完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自行把控学习的时间与进度,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单独个体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3课后移动网络终端讨论、答疑

移动终端便于携带,节约时间,学生可随时随地利用分散的零碎时间完成课后讨论、答疑、同学交流等复习活动。教学部门可根据所需功能,建设专用APP平台,指导并监督学生完成课程最后部分。如果没有条件建设APP平台,可利用微信公众账号向学生推送复习资料,布置讨论作业,学生通过留言、跟帖等互动行为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并补充课前、课中有可能遗留的问题。

教学APP设计可集中整合单个学习资源实体,将同主题的多个学习元集合成为知识群,多个知识群语意关联聚合为知识云,从学生课后学习环境来看,APP起到的功能在于将个人学习环境变为了集体学习环境的学习社区。我国大学课堂的主流教学范式还是以班级为最小教学单位的,做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非常难达成,一刀切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受到挫折,而大学生已经完全具备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长期在这种教学范式中,越是天资聪颖的学生越受到最大的束缚和压制。

这种移动智能终端的课后复习模式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个性化教学尊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的领悟能力是不同的,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进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指导和服务。唯有混合式教学,才能很好的实现这一目标。

4结语

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学习的变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之余,为个性化教学、泛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使学习成为无处不在的、感知用户情境的、适应性的、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融合的、人际交往与互动的、认知网络连接的行为方式。是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8).

[2]李向红.浅谈“混合式教学”[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3]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

猜你喜欢
范式个性化教学方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