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设计模型ARCS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06-04 06:38余青兰王美倩
现代教育技术 2015年5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学习动机外语

余青兰 王美倩

(1.华北电力大学 外语学院,北京 102206;2.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引言

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动机是学习者诸多个体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多数外语教师认为,学习动机对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成果起着关键作用,但真正激发外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语教学绩效的提高。近年来,随着动机设计模型ARCS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如何实现ARCS模型与外语教学设计的有效结合,目前还没有具体可操作性的研究结论。为此,我们对动机设计模型ARCS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一 学习动机与外语教学:既有的研究与发现

1 外语教学的主要特征

外语作为人们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工具,其社会性、碎片化和灵活性等特点决定了外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这主要体现在:首先,外语不是简单的符号系统,它需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约,其主要功能是信息交流,因此外语教学强调不同社会文化之间的人际互动,它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或多向的[1];其次,外语不像其他学科知识一样具有很强的系统结构性,而是被分成许多细小的知识单元,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常常需要学习者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采用碎片化的学习方式进行微学习[2];第三,外语知识的碎片化并不意味着其知识单元之间的联系也被割裂开来,相反,它们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链接关系,即外语知识体系还具有网络化的特征,要想全面吸收和灵活运用这些外语知识,学习者必须在平时生活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整合式学习。除此之外,外语教学还注重学生话语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威尔金斯(David Wilkins)[3]指出,语言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习者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单位实现人际交流,而不是学习者能够记住多少单词、短语和句子。外语教学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外语教学动机的具体设计过程。

2 学习动机之于外语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之动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推进和维持学生的学习进程上发挥着关键作用。既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从瓦尔贝利(Herbert Walbery)得出的16%~20%上升到了法因斯(Leslie Fyans)和迈尔(Martin Maehr)得出的38%[4]。而在外语教学中,加德纳(Robert Gardner)、拉隆德(Richard Lalonde)和皮尔森(R.Pierson)等人[5]通过对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动机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成绩与其学习动机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加德纳[6]还进一步指出,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动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学习该语言的态度、学习该语言的期望以及能为此付出的努力。它们统一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影响学习者的外语学习绩效。事实上,良好的学习态度、适度的学习期望和不懈地付诸努力将有效促进学习者外语知识技能的习得。面对自己感兴趣的外语学习任务时,学习者会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动机增强,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相反,当学习者面对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外语学习任务时,则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和极低的参与意识,学习动机减弱,随之而来的便是令人失望的学习效果。

3 学习动机与外语学习绩效的关系

然而,并不是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动机越高,所取得的外语成绩就越好。不少外语学习者虽然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却也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甚至因此而受到打击,失去信心,并一再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凯勒(John Keller)[7]指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绩效之间是图1所示的曲线关系:随着学习动机的增强,学习者的学习绩效逐渐升高,当到达某一动机最佳点的时候,学习者的学习绩效会随着学习动机的增强反而降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习者的学习压力与学习动机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强的学习动机无形中会施予学习者太高的学习压力,进而使其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信心也受到重创,最终影响学习者正常水平的发挥。因此,教学设计者应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以保障学习者的真实知识技能水平的发挥。综上可知,正确理解学习动机与学习绩效之间的关系,合理把握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动机强度,对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图1 学习者学习动机与学习绩效的关系

4 外语学习中动机激发的宏观策略

Zoltán Dörnyei和Kata Csizér[8]曾共同开展了一项关于外语教学的实证研究,列出了十种最能有效激发和维持学习者外语学习动机的宏观策略,它们分别是:①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习者树立榜样;②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③简明扼要地阐述学习任务;④建立良好的师生和生生关系;⑤增强学习者学习外语的自信心;⑥提高外语教学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⑦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⑧赋予外语学习过程个性化的特征;⑨增强学习者外语学习的目标导向意识;⑩让学习者熟悉目的语言的基本文化。这些策略对我国外语教师和学习者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然而,由于我国在外语学习动机策略上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还有待进一步检验和完善,致使外语教师在选择、设计和应用外语学习动机策略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许多问题,难以结合外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开发相应的外语学习动机策略。为改善这一现状,研究者不仅要强化对动机设计模型的理论研究,还要针对目前外语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开展相应的实践研究。

二 动机设计模型ARCS及其研究的新进展

1 动机设计模型简介

动机设计模型ARCS是由凯勒[9]于1987年正式提出的一个关于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注意”(Attention)、“相关”(Relevance)、“信心”(Confidence)和“满足感”(Satisfaction)四个方面。凯勒认为,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要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和兴趣,即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或任务;其次,要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与自己密切相关,即学习内容或任务要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价值取向相关联;第三,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即学习任务要控制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最后,要使学生体验到完成学习任务的满足感或成就感,即评价结果要具有一定的激励性和启发性。

2 动机设计模型的应用步骤

凯勒[10]还对如何使用动机设计模型ARCS进行了探索,并指出,ARCS模型包含一个可用于教学模型设计与开发的系统设计过程,它主要分为定义、设计、开发和评价四大步骤。其中,定义阶段有三个主要任务:一是问题归类,即对各种动机问题进行归类,为有针对性地设计动机策略做准备;二是学习者特征分析,其主要目的是识别学习者之间的动机差异,更具体详细的分析便是对学习者四种动机成分的分析;三是动机目标的确定,它与教学目标的编写类似,即需要说明学习者应该在哪种条件下具体产生什么样的动机行为,并达到什么样的动机标准。在设计阶段,首先,要为每一个动机目标创建一系列可能有助于解决学习者动机问题的动机策略;其次,综合比较分析各项动机策略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高效的动机策略。在开发阶段,教学设计者不仅要开发相应的教学材料,还要将其有效整合到教学活动中去,而为了使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动机策略的潜在功能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常常需要对教学材料进行不断地修改,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流畅性和内部一致性。最后是评价阶段,即对动机策略开展实践应用,并进行价值判断。泰勒特别指出,动机策略的有效性不能单凭学习者的学业成绩来决定,因为成绩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如学习策略、学习环境、自身条件等,而不仅仅是学习动机。因此,为了准确评判动机策略的真实效果,评价者应该采用能够直接测量学习者学习毅力、努力程度、情感态度等动机表现的评价方法。

3 动机设计模型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新进展

2000年,泰勒[11]又进一步就“如何将学习动机的设计整合到具体课堂教学的设计过程中”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基于动机系统的设计模型,提出了动机策略设计的十大步骤:①获取课程信息;②获取学习者信息;③分析学习者特征;④分析现有学习材料;⑤列出动机目标与评价标准;⑥列出所有动机策略;⑦选择和设计动机策略;⑧与教学活动相结合;⑨选择和开发学习材料;⑩评价与修改动机策略。随后,有关动机设计模型ARCS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就逐渐增多,如ARCS模型在课件设计中的应用、ARCS模型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ARCS模型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等,特别是关于ARCS模型与学科教学相整合的实证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诸多研究表明,动机设计模型ARCS在学科教学中是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它不仅能够通过适当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者知识技能的习得;反过来,学习者学习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其学习动机的增强。

三 动机设计模型ARCS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1 外语学习动机策略的设计过程

根据泰勒对动机策略设计步骤的阐述,我们可将外语学习动机策略的设计分为以下五大环节:一是获取外语课程与学习者的相关信息,它是制定外语教学动机目标与动机评价标准的前提。其中,外语课程信息包括外语课程的基本性质、设置原因、教学环境、教师情况等;学习者信息包括学习者的外语初始知识技能水平、学习者对学习外语的态度与认识、学习者对该外语课程的态度与认识等。二是分析外语教学中动机设计的需要,即学习者动机现状分析和外语现有学习材料分析。泰勒[12]认为,学习者的动机状况既可以通过教学设计者的个人经验来估算,也可以通过对学习者的客观评价来衡量,或者结合这两种方法共同确定。而外语现有学习材料的分析主要是明确现有外语课程教材具备哪些优势、存在哪些缺陷、适合哪类对象等相关问题。三是制定外语教学的动机目标与动机评价标准,这是设计动机激发与维持策略的依据。教学设计者需要具体说明期望看到外语学习者产生或维护怎样的动机行为,如愿意参与英语课内外学习活动、主动帮助其他同学解决英语相关问题、积极寻求与外国朋友交流的机会等。四是设计外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策略。首先,通过开展“头脑风暴”式的研讨,尽可能将所有动机策略全部列出;其次,根据具体情况和现实条件,对所列出的动机策略进行选择和设计;最后,将动机策略与外语教学活动有效融合,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五是开发外语学习材料和进行动机形成性评价。教学设计者既可选用现成的外语学习教材,也可结合实际需求对现有外语学习教材进行改编、整合,还可独立开发新的外语学习材料。而动机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工作是获取外语学习者的行为与反应,确定其学习满意度,并根据需要改进和调整动机策略。

2 动机设计模型ARCS在外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我们知道,外语教学有着很强的社会性特征:它必须融入整个社会文化,遵守一定的社会规约;它强调人际互动和及时反馈,需要学习者具有主动学习的精神。因此,在设计外语学习动机策略的过程中,要尤其注重外语学习环境的营造和学习者自主探究意识的激发。为了实现动机设计模型ARCS与外语教学活动的有效、深度融合,最大程度地提高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动机,笔者将外语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碎片化学习阶段、整合式学习阶段和创造性学习阶段,在不同的外语学习阶段,ARCS动机策略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ARCS模型的外语教学动机策略设计金字塔模型

(1)ARCS模型在外语碎片化学习阶段的应用

外语碎片化学习阶段注重的是外语单词、短语、语法、句型等的累积,强调通过非正式学习的方式快速获取各种知识碎片。因此,它需要学习者充分利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零碎时间进行外语学习。而这一阶段也是学习者最容易分心和产生放弃想法的时期,所以,集中学习者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其外语学习的积极性是这一阶段外语动机策略设计的核心。结合ARCS动机设计模型,我们认为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营造碎片化学习环境,引起学习者注意;其次,要设计与学习者兴趣爱好、未来就业、先修课程相关的外语学习材料。第三,要设置合理的外语学习目标,并允许学习者自主调控外语学习进程。最后,要给予学习者持续的关注、及时的表扬、适当的奖励以及公平的评价。

(2)ARCS模型在外语整合式学习阶段的应用

学习者在外语知识碎片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将进入整合式学习阶段,这一阶段注重的是外语知识碎片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结构化、网络化的外语知识体系,这对于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个挑战。因此,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支持和帮助是这一阶段外语动机策略设计的主要工作。根据整合式学习的基本要求,基于ARCS动机设计模型,此阶段的外语教学动机策略可分别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具体设计:一是注意动机策略的设计,可通过阐述碎片知识整体化的重要性来引起学习者的重视。教师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详细说明碎片知识得不到整合将最终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尤其是会对学生后续阶段的外语学习具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二是关联动机策略的设计,教师通过对一些比较复杂深奥、晦涩难懂的语句、段落和短文做一些简单化处理,使其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经验建立联系。三是信心动机策略的设计,教师除了要向学习者提供多样化、分层次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由选择;还要向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工具支持,包括语义组织工具、知识建构工具、交流协作工具以及自主探究工具等,以辅助学生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四是满足感动机策略,可通过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如允许先完成任务的同学指导未完成任务的同学,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3)ARCS模型在外语创造性学习阶段的应用

创造性学习是外语学习的最高阶段,也是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它考察的是学习者是否能够将所学的外语知识技能创造性地应用到现实生活实践中。创造性学习注重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自我创造能力等。因此,此阶段外语动机策略设计的重点是要开发有效的问题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进行问题解决式的学习。为了持续维持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动机,真正提升学习者外语创造性学习的效率,最大程度地挖掘学习者的潜在学习能力和创造性精神,笔者认为营造具有神秘感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它是吸引学习者进一步投入外语学习的动力,是激发他们开展外语实践应用的关键。再者,教师还应设计面向问题解决的学习任务或项目,而且这些问题最好来自于学习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与学习者的现实需求息息相关,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正确的归因,要让其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将成功更多地归结为自身努力付出的结果而不是运气所致,将失败更多地归结为任务过难或努力不够而不是自己能力的问题。最后,教师还可通过提高外语应用的效果,使学习者获得自我探究的满足感,进而更具热情地参与到外语实践中来。

四 结语

我们认为,动机设计模型ARCS对优化教学目标制定、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成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将ARCS模型引入外语教学设计过程中,不仅有利于教师根据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切实帮助学习者树立积极的外语学习态度;还有利于良好外语学习氛围的创建、科学外语学习材料的开发及合理外语评价标准的设定,从而正确引导学习者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外语学习方式,提高外语学习的绩效。

[1]Halliday MA.Towards a language-based theory of learning[J].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1993,5(2):93-116.

[2]Gstrein S,Hug T.Integrated micro learning during access delays:A new approach to second-language learning[J].User-centered Computer Aided Language Learning,2006:152-175.

[3]Wilkins DA.Second-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4.

[4]Means T B,Jonassen D H,Dwyer F M.Enhancing relevance:Embedded ARCS strategies vs.purpose[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7,(1):5-17.

[5]Gardner R C,Lalonde R N,Pierson R.The socio-educational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vestigation using LISREL causal modeling[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3,(1):1-15.

[6]Gardner R 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M].London:EdwardArnold,1985:80.

[7]Keller J M.How to integrate learner motivation planning into lesson planning:The ARCS model approach[J].VII Semanario,Santiago,Cuba,2000:1-13.

[8]Dörnyei Z,Csizér K.Ten commandments for motivating language learners:Results of an empirical study[J].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1998,(3):203-229.

[9]Keller J M.Strategies for stimulating the motivation to learn[J].Performance+Instruction,1987,(8):1-7.

[10]Keller J M.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instructional design[J].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1987,(3):2-10.

[11]Balaban-Sali J.Designing motivational learning systems in distance education[J].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2008,(3):149-161.

[12]Feng S L,Tuan H L.Using ARCS model to promote 11th graders’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in learning about acids and bas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2005,(3):463-484.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学习动机外语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