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体育教学

2015-06-05 10:48汪靖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体育

汪靖

摘 要:通过小学体育教学的长期实践,我认识到有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教师、学生二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游戏教学;人性教学;小学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058-01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对体育教师健壮的体魄、富于幽默的谈吐、洪亮的口令以及精明的组织才能,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形象,从而引发学生努力上好体育课的热情和兴趣。

一、营造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的教学环境

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但是,教材搭配不当、教师备课不认真、没有引起学生兴趣的游戏和充分的活动空间等是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积极性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能造成学生情绪低落,而情绪低落往往导致伤害事故频频发生。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集中精神,仔细揣摩动作要领,鼓起勇气和信心去完成所学动作。同时,教师要学会和学生融为一体,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在玩中学,在玩中练,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锻炼,把体育课上活,学生才会喜欢体育课。

二、合理选用教材内容

组织好体育教材,体育教材是要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来组织;体育教材的组织直接影响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而一节好的体育课主要是看课堂教学设计符不符合体育课程的性质与达成目标效果。体育教材的组织还要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主要是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身体锻炼的规律、学习心理的规律及教与学的规律;体育课只有认真遵循上述规律组织上的教材来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才能真正学到应有的知识、技能,身心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三、专业的引导作用

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在“乐”字上做文章,是小学体育教学首先应考虑的因素。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低段的教学以养护和锻炼并重,重点在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因此“乐”必须体现出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儿童的心理特点十分鲜明,对事物的注意、思维持久力均差,这就要求在教材的选编上要力求丰富多彩;力求活动是群体性的;力求多安排游戏性的教材。我曾在一节教材为50米考核的课中做过成功尝试,使枯燥的考核 课充满情趣。从课的开始就安排反应练习以集中注意力,随之在准备活动中又安排三项行进间的游戏练习,不仅使学生情绪高昂,达到了准备活动的目的,还紧紧扣住短跑的特点进行了起跑所需的反应练习,做到一举多 得,测验成绩良好。

四、增强体育教学的游戏性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通过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练中乐、乐中思,使学生的天性在“玩”中得以体现。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避免了动作练习的枯燥感和单调感,从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增添了其乐无穷的新鲜感,从而达到累而想练,疲而不厌,爱好体育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教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组织方法。“手势、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具有其它组织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力分散开小差时,教师用眼神暗示,就会集中学生注意力等,教师的语言激励要以表扬性、勉励性的语言为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根据学生差异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自身的先天性身体素质的不同,那么,他们在进行各项体育活动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而我们没有必要让学生千人一面地去练习同一个动作,同一项体育项目。比如,让腿部有残疾的学生练习跑步或跳远,就好像让鸭子学爬树那样是不容易完成的事,如果我们硬是让学生完成他身体完成不了的动作时,那么,就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一种阴影,就会让他们害怕体育课。我们的体育课就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形态与素质,在不影响体育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或者同一个练习任务分成不同的教学层次,只有这样,才能把尊重学生的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实处。比如,在进行“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板块的力量练习时,班中有一个学生的腿部有残疾,那么,我就让他练习双杠支撑臂屈伸与单杠斜身引体的练习,而对于腿部力量具有很强爆发力的学生,我就让他们练习纵跳摸高的练习,而对于什么特点都没有的学生,我就安排他们练习俯卧撑、立卧撑等练习,这样,通过不同的练习方法,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完成了教学目标,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的因材施教的目标要求。

总而言之,教无定式,贵在得法。要做好小学体育教学,完成教学目标,体育教师必须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思考,深入钻研,及时总结和完善,敢于创新,这样才能让小学体育教学符合学科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个性特征;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推动我国的小学体育教育事业不断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小学体育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试分析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如何高效推进小学体育教学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