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塘厦3~6岁儿童贫血情况及贫血原因的调查分析

2015-06-05 08:39陈锐李嘉怡许瑶何海洪姚万有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缺铁性入园患病率

陈锐 ,李嘉怡 ,许瑶 ,何海洪 ,姚万有

(1、东莞市塘厦医院检验科,广东 东莞523721;2、东莞市三局医院检验科,广东 东莞523710)

贫血与肺炎、腹泻、佝偻病被称为儿科四大基础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长期的贫血,对儿童的智力、性格、功能运动及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并且部分损伤是永久性的。幼儿园是3~6岁儿童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园提供的膳食及儿童的饮食状况对儿童的身体发育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为了调查学龄前儿童入园前贫血患病率、入园后的贫血患病率及贫血类型,分析贫血原因,为幼儿机构及家庭合理改善入园儿童的膳食提供重要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2年夏季(7、8月)幼儿入园前(3~4岁)体检1980例,其中男性1152例,女性828例;2013年夏季(5、6月)东莞塘厦镇所有幼儿园儿童(3~6岁)健康体检7413例,其中男性4167例,女性3246例;所有儿童体检前均无上呼吸道感染、无胃肠道感染等疾病。并对所有儿童家长及保育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家庭的基本情况,儿童的健康状况、饮食习惯及婴幼儿期的喂养方式,儿童来园的适应情况以及幼儿园的办学条件等。

1.2 采样 样本由经验丰富的护士严格按操作规范抽取前臂肘静脉血,标本采集使用EDTA-K2真空采血管、无抗凝剂真空采血管,立即摇匀。(采血针、EDTA-K2真空采血管、无抗凝剂真空采血管均由成都瑞琦科技提供)

1.3仪器及试剂 血常规检测使用Sysmex XE-5000、血清铁蛋白检测使用Roche Elecsys 2010、所有检测仪器均使用原厂配套试剂,按厂家要求校准,每年参加卫生部及广东省室间质量评价,并按要求进行室内质控。

1.4 标本检测 血常规项目在4h内检测,血清铁蛋白在24h内检测,所有检测项目均由主管检验技师主检。

1.5 判断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诊断标准:6个月~6岁儿童血红蛋白 (HB)的低值为110g/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94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28~32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80g/L;血清铁蛋白低值为 12μg/L[1]。

1.6 分组及统计学方法 将调查对象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女性组;按年龄分为入园前组、入园后3岁组、4岁组、5岁组、6岁组;并对所有年龄组贫血儿童进行血清铁蛋白检测;统计分析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贫血患病率进行χ2检验,α=0.05。

2 结果

2.1 学龄前儿童的贫血患病情况 2012-2013年东莞塘厦镇学龄前儿童(3~6岁)体检9390例,贫血人数540例,贫血患病率5.8%;其中2012年7、8月入园前儿童(3~4岁)体检1980例,贫血人数96例,贫血患病率4.8%;2013年5、6月全镇幼儿园儿童(3~6岁)体检7413例,贫血人数445例,贫血患病率6.0%;均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80fl,MCH<28pg,MCHC<320g/L)。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按男、女分组进行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段贫血患病率按男、女组进行χ2检验,所有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各年龄段男、女组贫血患病率比较

从入园儿童各年龄组的贫血患病情况来看,年龄越小,贫血患病率越高。各年龄阶段贫血患病率进行 R×C 表 χ2检验,χ2=17.158,P=0.001<0.05有统计学意义。

入园前组儿童贫血患病率与入园后3岁组(χ2=9.508,P=0.002)、4 岁组(χ2=9.360,P=0.002)贫血患病率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园前组儿童贫血患病率与入园后5岁组(χ2=3.247,P=0.072)、6 岁组(χ2=0.035,P=0.851)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IDA)患病情况 从各年龄组的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来看,入园后3、4岁年龄段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明显比其他年龄段高。入园前组与入园后3岁组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园后3岁组与4岁组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园后4岁组与5岁组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园后5岁组与6岁组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各年龄段缺铁性贫血发生率

2.3 缺铁性贫血(IDA)与相关因素 分析281份 IDA儿童家长及242份保育员问卷调查报告,发现缺铁性贫血与父母文化水平、家庭收入及儿童的环境适应能力呈负相关,与上呼吸道、消化道等相关疾病及儿童的饮食习惯及状况呈正相关,见表3。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儿童贫血问题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解决,仍然是儿童重点防治的疾病。

本调查结果显示,东莞塘厦镇学龄前儿童(3~6岁)贫血患病率5.8%,明显低于陈稀报道深圳盐田区入托儿童贫血率9.46%[2]及林秀雯等报道的佛山市禅城区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11.26%[3];与缪丹等人报道的常德市3~6岁儿童贫血率6.01%[4]相当。广东东莞地处珠三角腹地,毗连广深两地,经济发达,被誉为“世界工厂”,外来人口密集,流动人口多,人口素质高低不一,但此次调查表明,东莞塘厦地区3~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明显低于周边地区,较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18.8%已有明显好转,这得益于本地区各级医疗及儿童保健机构深入社区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医疗机构每年组织全镇所有幼儿机构进行儿童健康体检,通过长期系统有效的手段,使儿童贫血的防治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表3 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n(%)]

调查数据显示,入园后儿童的贫血患病率6.0%,高于入园前的4.8%,其中入园后3岁、4岁组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8.8%、7.3%,之后逐年减低,入园后6岁组的贫血患病率4.7%与入园前组儿童的贫血患病率相当。其中缺铁性贫血儿童占贫血儿童的52.0%,入园后3、4岁组缺铁性贫血的比重分别达到78.8%、75.5%,明显高于入园前组(3~4 岁)的 40.6%。

儿童缺铁性贫血是多因素的,从问卷调查资料结果显示,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差、入园后多次患病及偏食是引起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比重分别达到70.9%、93.2%、68.7%。幼儿进入幼儿园,从家庭的个体活动走向集体活动,由于环境、生活方式,特别是所接触的人的改变,幼儿感到孤单、陌生、不习惯,而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缺乏应对陌生环境的信心。若长时间不适应容易引起胃口不好、偏食、吸收差等情况;甚至多次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手足口病等儿童常见性疾病,这进一步致使儿童营养吸收差,进而引起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天生对各种食物并不逆反,但他们会按照家庭的供给被动地接受各种食物,并在成长过程中受生理、心理、种族、家庭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逐步形成自已的饮食行为[5]。因此,儿童饮食习惯的形成,家长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已成常态,过度的纵容易导致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食物的荤素搭配不当,是儿童铁吸收不足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食动物类食物及蔬菜、水果类食物与谷类和豆制品类食物的比值,蔬菜、水果类食物和谷类、豆类食物的比值最好为1.57和1.00,这可能会很好的改善儿童的膳食铁摄入[6]。儿童家长及幼儿园保育员应积极主动地对儿童出现的不良习惯予以矫正,并注意保持,使儿童慢慢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父母文化程度低、低收入家庭、非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时间短、婴幼儿期未及时添加辅食的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也较高。美国有研究显示,儿童低血红蛋白与母亲低下的育儿知识显著相关,低家庭经济收入、母亲缺乏健康营养的文化知识以及缺乏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喂养知识是重要的影响因素[7]。为了加强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控制,儿童保健机构应深入社区、深入儿童家庭,大力宣传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性,鼓励母乳喂养,合理、及时添加辅食。对低收入、低文化的家庭应系统组织学习,提高其健康营养知识,通过电视、公益广告、讲座、传单宣传等方式进行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喂养训练,减低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

另外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合理的营养管理制度也是引起入园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因素。营养管理是控制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有效途径。幼儿园是学龄前儿童的主要生活场所,幼儿机构应对幼儿教师、保育员、炊事员、采购员进行缺铁性贫血的专项教育,及时、合理地调整膳食结构,特别是合理改善低年级儿童的饮食行为,提高铁的摄入量[8]。适当加强儿童的体育锻炼,增加户外有氧活动,增强儿童体质,帮助儿童更好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减低患病机率。

在所有体检的儿童中,早产出生的儿童有873例,有缺铁性贫血的早产儿童149例,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达到17.1%,是同龄儿童的3倍。有研究显示,孕妇孕妊早期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达到16.38%[9],且孕妇贫血可导致早产、低体重儿的出生率增高及增加产后输血的机率[10]。因此,为了预防和减少早产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应从初孕开始关注。建议孕妇从孕后3个月,即12周开始铁剂补充,直到妊娠足月,以预防和避免缺铁性贫血的发生[11]。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切实做好卫生宣传教育,以预防为基础,通过社区医院及幼教机构的健康体检,对儿童贫血的进行定期监测,对出现缺铁性贫血症状的儿童,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及饮食营养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1]王慕逊.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0.

[2]陈稀.盐田区2011年入托儿童贫血情况调查[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6):157-158.

[3]林秀雯,周杰,高树辉,等.佛山市禅城区部分儿童贫血状况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6,11(S1):371-372.

[4]缪丹,姚宏智.常德市2011年3~6岁幼儿园儿童贫血与营养现状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106-114.

[5]刘启沛,许积德,吴圣楣.儿童营养大全[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395-396.

[6]陈玉.珠海市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现况调查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研究[D].珠海:暨南大学,2002.

[7]Gupta S,Venkateswaran R,Gorenflo DW,et a1.Childhood iron deficiency anemia, maternal nutritional knowledg,,and maternal feeding practices in a high-risk population[J]Prev Med,1999,29(3):152-l56.

[8]黄才千.儿童缺铁性贫血预防策略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4):391-394.

[9]程路平.开封市1770例孕妇贫血情况调查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2):180-184.

[10]胡爱根,李清祥,周美英,等.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和低色素红细胞百分比的临床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3):241-244.

[11]李萍.妊娠期缺铁性贫血90例病因分析 [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6):36-37.

猜你喜欢
缺铁性入园患病率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综合护理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孩子入园焦虑,家长莫要恐慌
严鲁萍教授治疗老年缺铁性贫血的经验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新生仔猪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措施
小儿缺铁性贫血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分析
东阳10家电镀企业被整合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