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几何教学的提高

2015-06-05 11:23李德春王顶寨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圆柱长方体图形

李德春 王顶寨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包括数和形两个部分,其中形就是指几何初步知识,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几何初步知识是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的一部分。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085-01

小学数学中的几何教学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空间与图形"的领域,而"空间与图形"作为小学数学四大内容领域之一。其教学内容很丰富,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学,该如何让学生学习好初步的几何知识呢?

一、几何概念的重要性

几何图像的概念学习中,存在不少相近概念,若学生未能正确区分,极易发生混淆现象。因此教师需教会学生如何分清与辨别各个概念,此时,教师可通过对比相近的事物,帮助学习正确分析相近几何图像的概念。以“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以及锐角三角形”的教学为例,教师可搜集大量的实例,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对不同的三角形进行测量,接着结合测量结果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纠正与总结,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概念。

二、用多媒体展示,揭示不同几何形体的的实物本质。

通常在教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时候,都可以利用计算机的演示来帮助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如在讲长方体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书上画的长方体平面图,可先在屏幕上出现一个同样的长方体,然后利用计算机的三维空间旋转,分别在每一个面上标上数字,并通过计算机的演示,让学生明白画在书上的长方体也是6个面,只是有三个面挡住了,我们看不见。教学中,将计算机的演示活动贯穿在几何形体教学的始终,学生眼脑能密切配合,促使他们将外部活动内化为智力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了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通过教师巧妙的设计,再加上准确恰当的指问,起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无疑提高了课堂的效益和效率。这样的教学,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去学,形成了课堂上教与学的和谐。

三、加强教学的生活化

数学几何图形的学习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它逻辑性比较强,需要通过对概念的学习,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最终以生活技能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给几何图形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比如,在学习三角形时,我不仅仅只在黑板上画来画去对概念和定义做分析,还会尽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展示三轮车、飞机、三角积木、埃菲尔铁塔等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身边对三角形的利用,给学生一种熟悉的亲切感,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的重要性。但是,教师在选择教学中使用的道具时,应尽可能选择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模型,从而充分反映出几何图形的本质,减少其他干扰因素。在教具大小、演示高度的选择上,应将全班学生均可看清作为选择标准。在概念形成期间,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抽象思维,通过自己的语言将几何形体由教具中引出,以发展学生在抽象思维方面的能力,不应停留在演示教具的直观感知环节。

四、在实践中认识图形

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生活来帮助学生获得更精确、更稳定的概念,达到“享用”数学。例如,学习了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回家测量长方形餐桌的有关数据并算出它的面积;学习了计算长方体的体积之后,让学生回家后实地测量牛奶盒的相关数据,并算出它的体积。再如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时,有很多学生容易把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混淆。试想,如果我们在教学时,用两个一样的圆柱学具,让学生合作亲自动手把其中的一个分一分,拼一拼,并想把圆柱转换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呢?通过动手操作,把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圆柱进行对比,不仅可以加深理解,同时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运用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就不容易混淆。这样的实践练习,既避免了枯燥、乏味的练习题,也使学生们的生活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也在加强,学习兴趣就更不言而喻了。

五、关注学习过程,不断反思教学,从而促进教学

《标准》明确提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观察与测量”一课中,组织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度,他们可能不用标准的测量工具,而是用铅笔、绳子……作为测量工具,于是学生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教师不仅要关注测量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能否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又如,一位教师在第一次上“平移与旋转”这一课时,用多媒体显示课本上的图:火车与直升机的运动,并问学生,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学生回答:火车是直着向前走的;车轮带动车走;火车是靠燃料推动走的等。这时教师慌了,不知如何引导下去。课后这位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設计,尽量排除非本质的干扰,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于是重新设计了教学内容。这次多媒体显示:缆车、升降电梯、风车和吊扇,学生观察。老师问:它们的运动都相同吗?学生答:不同。师: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生:缆车、升降电梯的运动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平平地直走;而风车和吊扇又是一类,因为它们是在固定地旋转。这次改进,使学生很快地进入了对平移与旋转的感知当中。

总之,小学数学中的几何知识是初步的,只有初步知识学得好,才能为以后更深层次的知识打好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爱芬.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有效融合[J]. 学周刊,C,2013,(9):107.

猜你喜欢
圆柱长方体图形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圆柱的体积计算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分图形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