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堂的改革

2015-06-05 15:02王永波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观念信息技术评价

王永波

摘 要:课改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打破以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探索创新。信息技术应体现“还课堂于学生”,进行真正的素质教育。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观念;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136-01

为了适应培养全面人才的需要,全国各地已相继在中学阶段推行了新课程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现代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课堂教学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上好每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如何才能在新课改理念下,搞好信息技术教学,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程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全面发展,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信息素质,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与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改变观念、与时俱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方法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它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当前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教师要加强教学研究,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依据,成为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学习资源的介绍者、提供者。

二、转变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传统计算机课程教学往往采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单纯的教,学生被动的听和练。新课改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打破以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探索创新,达到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参与社会活动的目的。

三、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1、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前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信息技术教师的首要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课堂教学软件,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把形、声、色等各种信息作用于学生感官,将教学的重点、难点直观、形象表现出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参与,给新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创设情境,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悬念,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指引着他们去求知探索。如在教学生多媒体制作中“设置动画效果”时,可以在新授课前分别出示两张内容相同的幻灯片,先是一张静态呈现的,接着放映设制了动画效果的幻灯片,学生们肯定会对后者感兴趣,接着导入要讲授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习就更主动了。

2、培养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应体现“还课堂于学生”,进行真正的素质教育。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方法,如小组讨论法、操作观察法、自己试验法等,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有意识提出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力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中,更应重视能力的培养,提高其信息素质。 比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有些网站的文字和图片是不能简单地右击下载下来,当他们自己摸索一番后,教师再稍加点拨,就可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3、鼓励学生动手训练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凭课堂讲解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操作,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信息技术课中,教师不仅要做到“精讲”,容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较难的知识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让学生掌握要领;还要让学生“多练”,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从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美育教育渗透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造机会,捕捉契机,带领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如在教学制作电子贺卡一课时,通过展示比较,学生发现与传统贺卡相比,电子贺卡表现力更丰富,画面优美,还伴以动化和音乐,学生在博览中欣赏美、品味美,指导学生制作电子贺卡,为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献上最美的祝福。学生做好后,组合在一起进行展示,效果会更好。

4、学生间信息共享

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我们的教师要采取多种途径,创造“信息共享”,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信息交流,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延伸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的信息知识。学生在技能操作上,能做到利用课件“帮助”进行自助,能利用小组合作进行他助。每节课给学生留下的任务,让其自己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适时加以点拨。每组学生根据水平合理搭配,学生资源的共享利用,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优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差生尽其所能,学有所获。

5、注重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给学生一种鼓励,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要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學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传统的评价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测查,而在新型的课堂中,评价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在每节课结束前,将学生的作业挑选出来进行展示,让学生参与评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他们不断提高。可以是教师对学生上交的网页作品的评价,在评价中激励学生个性的发展。还可以学生评价学生,学会互相欣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成功的欢乐,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鼓励和表扬的语言,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形成学习的动力。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

参考文献:

[1] 陈国芳.怎样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10)

[2] 杨 琳.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如何与学生实际相联系[J].科技信息. 2012(17)

猜你喜欢
观念信息技术评价
维生素的新观念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健康观念治疗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