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公本是原创家

2015-06-05 09:32何杰
收藏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落款彩瓷画法

何杰

浅绛彩瓷初创时期是什么风采?从这对少轩于1874年(同治最后一年)画的帽筒可以管窥一斑,那就是浅绛彩初期如花盛开,慢慢走向衰落,这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发生发展规律相反。

我们按时间顺序鉴赏浅绛彩,你会发现,从光绪十年以后,浅绛彩瓷走向商业化,而艺术水平逐渐走低,逐渐走向程式化、匠人化。这与其由原创初期的大胆创新、馈赠亲朋和达官贵族,到商业化的大批量制作、大批工匠从业浅绛彩瓷制作有关。可以说商业化是艺术创作的天然克星,从当今的行画、俗体画的泛滥可以说明这一点。

少轩的这对帽筒其绘画形式、风格让我们眼晴一亮,这就是浅绛彩初创时期的艺术风采

原来这个时期的浅绛彩是纯正的文人画入瓷,无一点程式化。看到这对帽筒后我们方知,后世帽筒左右对称的构图原来是浅绛彩原创艺术的一种反动,是文人画走向民俗画、匠人画的没落表现。

这对帽筒构图恣肆奔放。左只帽筒崖根水边一只雌性八哥回首鸣唱,右只苍松上一只雄性八哥在仰头聆听(图1,图3、4)。两只帽筒上是一幅画,相互呼应,是个整体布局,整体构思。这从落款方式上也能体现出来。右只帽筒落款题诗和作者名号,左只帽筒落款画法及年月,俨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图2、图5、6),这就是文人画入瓷初创时期的潇洒自由与热情奔放。难得的是这一早期浅绛彩帽筒让我们认识了这种成对瓷器上的早期画法。从这一点上看,这对帽筒有相当重要的瓷画艺术的史料价值。业内人士估算,像这个时期的浅绛彩帽筒,全国存世量少之又少。

再说这对帽筒浅绛彩画的艺术水平。除去前文说所说的构图统一一体之外,其意境也十分优美,内涵非常丰富。雌雄相呼,让人想到人间的爱情、友情。一只立于苍松之上(图3),一只立于水滨石坡(图4)。右只苍松虬曲老健,左只崖边花木扶疏,雌雄的不同性别配不同背景,阳刚与秀美统一一体。再看题款,此画虽是花鸟题材,但题诗却是:“莫笑支离殊太甚,此生原是栋梁材。”(图5)这诗是在咏松树,意思是:不要笑话这树消瘦,这树一生就是堪做栋梁的材料。这句话很有禅意。作出这样有禅意的诗句,是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的。

我们再品位具体技法。瓷画不同纸画,写意图画在纸上可用破墨法、积墨法,在瓷胎上这可不是容易做到的。我们以右只帽筒的八哥鸟为例。其羽毛采用积墨法,通过虚实浓淡,不但画出了形体,还画出了质感。再看其勾皴。高水平写意画是写出来的,低水平的是描出来的和涂出来的。看其松树干的勾写和松针的勾写,质感苍劲老辣。左只帽筒上的红叶及枝干,菊花的花叶,勾法提案虚实变化多端,富有金石书法意蕴。看其松树树干与崖坡的皴点,如同枪弹落地,力透瓷胎。一个小点不仅包含了力度,还墨分五彩,有虚实感。

这对帽筒让我们见证了浅绛彩初创时期文人画入瓷的艺术风采。少轩虽然史料记载不多,只知其是活跃于同治光绪时期浅绛彩初创时代的文人瓷画家,此画题诗中有“此生原是栋梁材”,那么称少轩本人可说是“此生原是神妙手”,“此生原是初创家”。虽史料不多,但此公在同光时期是个颇具影响力的画家。因为我们从清代铜墨盒图画中可看出,有不少是落有“少轩”款的画稿。此公善画花鸟,有华的风格。这对帽筒落款中有“拟新罗山人画法”(图6),新罗山人即华。古人说仿谁学谁拟谁,是一种抬高自身画艺的题法,是说自己的画法系出名门,有本有源。

我们见到的少轩画的瓷器有落“养心阁”的,而这对帽筒落款“云根书屋”,这又是一个史料价值所在。这对帽筒设色淡雅,高28厘米,口径12厘米,品相十分完美。

(责编:雨岚)

猜你喜欢
落款彩瓷画法
鳄鱼的画法
落款
与古代艺术大师画粉彩瓷
墨韵书香
“画不够,落款补”之说
水禽的画法(六)
夜景的画法
菊花的画法
古玩落款有讲究
浅绛彩瓷欣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