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2015-06-08 11:28李穗华谭文惠范翠苗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1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血小板

李穗华 谭文惠* 范翠苗

(1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 广州 510317;2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广州 510317)

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可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在所有脑梗死的患者中,站到60%~80%,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三高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合适的治疗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大型试验研究均证实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显著减少二次卒中的发生率,并降低随访期末的致死致残率。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血小板高聚集抑制剂,前列地尔也可以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同时,氯吡格雷可以发挥促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减轻炎性反应的作用;而前列地尔则有显著的扩张血管,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作用。本文就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制定的关于急性那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且患者均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头部CT/MRI等确诊[2]。排除标准[3]:①无症状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动脉炎或风湿性疾病或所致脑梗死,心源性脑栓塞。②活动性溃疡或近期内脏出血;血小板<100×109/L;或有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等。③有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或恶性肿瘤;有严重高血压,有相关的药物治疗禁忌。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74例。

表1 两组患者实验室生化指标比较(每组均为74例)

观察组74例患者中,男51例,女23例。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64.3±11.8)岁。患者发病时间距离入院治疗在2~24 h,平均(12.1±1.4)h。患者中,合并有糖尿病的有14例,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10例,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12例。部分患者无合并症,部分患者同时合并两种合并症。对照组患者中,男53例,女21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64.1±11.6)岁。患者发病时间距离入院治疗在2~24 h,平均(12.9±1.1)h。患者中,合并有糖尿病的有15例,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8例,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13例。1例患者同时合并三种基础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距离入院时间以及合并症等方面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且P<0.05,有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保守综合治疗,如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降血糖,降血压,对症支持,抗感染等。此外,两组患者均给予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给药剂量为20 mL)以及胞二林胆碱注射液(给药剂量为0.5 g)静脉滴注等基础治疗,每天1次。

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口服,每天1次,每次75 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静脉滴注,每天1次,每次10 μg。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期间严密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根据临床反馈酌情微调用药剂量。治疗期间,要对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变化,血常规,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电解质平衡,全血细胞计数,肝肾功能等进行严格的观察和记录。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和比较。疗效评价标准: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DNS)评价[4]。显效:DNS评分减少≥21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基本可自理。有效:DNS评分减少≥8分,功能有部分恢复,生活部分需要帮助。无效:DNS评分减少<8分,功能无明显恢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或植物生存状态,或死亡。显效率加有效率为总有效率。

1.4 数据处理: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SPSS12.0软件处理相关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

2 结 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实验室生化指标进行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血小板采集率、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等均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具有比较意义,但是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之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显效45例(60.8%),有效25例(33.8%),无效4例(5.4%),总有效率94.6%,不良反应率9.5%;对照组:显效31例(41.9%),有效36例(48.6%),无效7例(9.5%),总有效率90.5%,不良反应率6.8%。观察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高于对照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 讨 论

脑梗死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颅内/外动脉发生闭塞性病变,从而使局部脑组织侧支循环供血,供氧发生障碍。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激活形成血栓,加之动脉血管内膜病变后粗糙,脂类物质聚集,血栓破裂导致梗死[5]。其中白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补体及其他炎症前介质在血栓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因子。脑梗死可使脑神经细胞发生不可逆性坏死,最终导致死亡或残疾。

急性脑梗死可导致脑动脉管腔内血栓形成和相应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中心区域脑细胞血液供应停止5 min后即发生不可逆性的坏死,但侧支循环可使周围区域(缺血性半暗带)的脑细胞膜在较长时间内仍保持完整[6]。因此临床治疗的关键一方面是溶解血栓和抑制血栓的再形成;另一方面是增加侧支循环的血液供应量或促进脑组织建立新的侧支循环[7]。本次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其可以发挥强大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从而在第一方面提高治疗效果,此外还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梗死部位缺氧缺血[8]。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的前列地尔,除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外,还可扩张病变和痉挛的血管,在改善末梢循环障碍和强化侧支循环具有较好效果[9-10],从而在第二方面发挥治疗作用。

从本次结果来看,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我们分析,这可能和较好的综合保守治疗有关。但观察组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我们分析,这主要是由于侧支循环的改善和建立,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而观察组采用的前列地尔,可以减轻脑梗死血栓形成带来的后续影响,所以预后得到更好改善。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主要实验室观察指标间的比较也有显著的差异(除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外),总体研究结果与庹军[8]的一致,肯定了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的临床效果。另外,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庹军的研究中只有少数治疗组的患者存在皮肤或者肠道反应,比较轻微,经治疗迅速好转,提示联合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总之,我们认为,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临床考虑。

[1] 吴瑾.前列地尔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2):142-143.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J].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3):67-73.

[3] 赵群.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9):64-65.

[4] 胡洋,王绍谦.脂微球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34-35.

[5] 贾蒙.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5,11(6):534.

[6] 吴桂萍,李田昌.氯毗格雷研究的最新进展[J].临床荟萃,2006,21(7):516.

[7] 张陶莉,张春晓.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1,11(4):359-361.

[8] 庹军.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3):138-139.

[9] 黄庆荣.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中的效应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17(3):73.

[10] 夏正亚,高阳.前列地尔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7,2(7):21-22.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血小板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手工浓缩与单采血小板在急诊患者中输注的疗效比较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在预防和治疗冠心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重症血小板减少时的输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