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的临床调查

2015-06-09 12:33彭春平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肾气肾虚气虚

彭春平

(福建省建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福建 建瓯 353100)

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的临床调查

彭春平

(福建省建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福建 建瓯 353100)

目的:通过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阐明其中医证候特征。方法:收集到的100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同时对患者的相关疾病、入院后的颈动脉彩超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上述因素与其主要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实证以痰瘀多见,虚证以气虚肾虚为主要表现,中医证候分布可分为标实证、本虚证、本虚标实证,以本虚标实证为多;其中标实证以痰瘀互阻为主,本虚证以肾气虚为主,本虚标实证以肾气虚痰瘀互阻为主。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本虚标实证中伴发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标实证组及本虚证组,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本虚标实证组亦比标实证组及本虚证组高。结论:通过 开展跨地域、多中心、大样本的病证结合临床调查研究,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特征进行阐明,能为制定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治疗原则提供依据。

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相关因素

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ory insuficiency,CCCI)并非局灶性的大脑缺血,而是指大脑普遍的血流供应不足的一种状态。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CCCI患者逐年增多,据统计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80%有不同程度CCCI症状,6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2/3有CCCI病史[1]。CCCI是 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同时也是脑梗塞、血管性痴呆、Alzheimer病、Binswanger病等诸多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阶段[2]。

CCCI是现代医学病名,中医学中并没有与之相应的病名,但结合临床症状表现,本病应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对于CCCI中医证候的认识大多数源于医家各自的临床经验总结。目前国内学者大多认为其病性以本虚标实为主,标实上一致推选痰瘀互阻多见,对于本虚,尚存在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心虚、肺虚、脾虚、肝虚、肾虚等不同观点。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2月-2014年12月期间福建省建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并符合纳入标准的CCCI患者100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0年日本第16次脑卒中学会正式颁布的CCCI诊断标准。①有头晕、头痛、头沉等自觉症状;②有支持脑动脉硬化的所见∶伴有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改变等,或有时可闻及脑灌注动脉的血管杂音;③没有大脑的局灶神经体征;④头部CT或MRI检查未见血管性器质性脑病变;⑤排除其他病症引起的上述症状;⑥年龄>45岁;⑦脑循环确认脑血流降低;⑧DSA或TCD提示脑灌流动脉有阻塞或狭窄改变;以上①一⑤点是必备条件。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CCCI诊断标准;②年龄>45岁,症状持续时间2个月以上;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脑出血患者。②良性位置性眩晕,美尼尔病及其综合征,中耳炎和骨迷路感染,前庭神经元炎,颈椎病患者。③ 颅内感染性疾病及颅内脱髓鞘病患者。④中、重度贫血、急性发热性疾病、心律失常以及头部外伤后引起的头晕患者。⑤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肿瘤,脑寄生虫病患者。⑥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患者。⑦精神疾病患者和认知功能损害者。⑧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

1.5 调查内容

1.5.1 人口学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

1.5.2 相关部分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

1.5.3 中医证候学调查虚证诊断标准∶参考198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研究专业委员会修订的《中国虚证辨证参考标准》,实证诊断标准∶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5.4 颈部血管彩超仪器型号为日本生产的ALOCK Prosound A5,探头频率为7-10MHz。

1.6 统计学方法 对所获得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者用±s描述。计数资料率的显著性比较采用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人口学资料 纳入的100例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22∶1;患者年龄最小 51岁,最大 95岁,平均年龄为(71.5± 9.2)岁。

2.2 相关疾病 100例中伴有高血压病者占78%,伴有糖尿病者占33%,伴有高脂血症者占34%。

2.3 颈部血管彩超 100例中均有出现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其中颈动脉硬化者占60%,椎动脉硬化者占13%,颈动脉、椎动脉均硬化者占27%。

2.4 中医证候分布

2.4.1 实证分布情况 由表1可见100例中瘀血占68%,痰浊占62%,阳亢占25%,表明CCCI中医实证以瘀血和痰浊为主。

表1 实证总体分布情况(n=100)

依据表1的结果,提示瘀血、痰浊为实证的基本证候,故以这2个实证进行实证组合分析,共88例,其余12例未出现以上2种基本证候的分布。88例中医实证组合分析结果提示∶痰瘀互阻占42%,单纯淤血、单纯痰浊分别占26%、20%,说明实证组合以痰瘀互阻为主。

2.4.2 虚证分布情况∶由表2提示虚证中以气虚、阴虚、肝虚、肾虚为基本虚证证候。

表2 虚证总体分布情况(n=100)

以气虚、阴虚、肝虚、肾虚进行虚证组合分析,其中单纯阴虚2例,单纯肝虚3例,肝虚+阴虚1例因量标本量少不进行虚证组合分析,其余同时有气虚、肾虚的归入肾气虚组,仅有气虚无肾虚的归入气虚组,仅有肾虚无气虚的归入肾虚组,结果提示肾气虚组占47%,气虚组占19%,肾虚组占13%,提示虚证组合以肾气虚组为主。

2.4.3 虚实组合情况∶将虚证组合归入本虚组,将实证组合归入标实组,兼有虚证组合及实证组合的归入本虚标实组,见表3,可见本虚标实组占69%,虚实组合以本虚标实证为主。

表3 CCCI患者主要中医证候特征(n=100)

2.5 中医证候与相关疾病的相关分析∶由表4可见本虚标实组患者并发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例数均比单纯本虚组或单纯标实组高。

表4 CCCI中医证候与相关疾病的相关性(n=98)

2.6 中医证候与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分析∶由表5可见,本虚标实组患者伴发颈动脉、椎动脉粥样硬化明显高于标实组和本虚组。

表5 CCCI中医证候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n=98)

3.讨论

CCCI的主要病因是脑大、中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可有不同程度的斑块形成、血管狭窄)、播散性小动脉硬化和微动脉的玻璃样变。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是导致脑动脉硬化的传统危险因素[3]。颈部血管的彩超检查能较准确的检查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狭窄等,进而反映出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早期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早期诊断CCCI的较灵敏的指标之一[4]。

本研究发现CCCI的中医证候中实证以痰浊、血瘀为主,其中痰瘀互阻较常见。虚证以肾虚、气虚多见,以肾气虚为主要证候表现,此外部分还伴有肝虚及阴虚。中医证候分布可分为标实证、本虚证、本虚标实证,以本虚标实证为多,其中以肾气虚痰瘀互阻为主。考虑中年过后脏腑虚衰,精气不足,髓海空虚,清窍失荣,诸症遂生,脏腑失调,气化失司,痰浊、瘀血有生成之机,清窍被蒙,诸症遂起。属本虚标实,其病位在脑,以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髓海不足为本,痰浊瘀阻为标,精损髓伤、清窍失养为其病机关键。

本研究显示CCCI本虚标实证组患者伴发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标实证组及本虚证组,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亦高于标实证组和本虚证组。CCCI中医证候特征是以痰浊、血瘀、气虚、肾虚多见,多表现为本虚标实证。提示在对血压、血脂、血糖有效干预的基础上,中医药治疗可以补肾益气,化痰活血通络为主。

本次研究由于病例数偏少,初步分析的结果尚不能全面阐明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特征。开展跨地域、多中心、大样本的病证结合临床调查研究,全面阐明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特征,能为制定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治疗原则提供依据。

[1]李建章.慢性脑供血不足新思维[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杂志 ,2007,10(5):1-2.

[2]de la Torre JC.Alzheimer's disease:how does it start?[J].J Alzheimers Dis,2002,4(6):497-512.

[3]孙强,吕晓红.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基础及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26(6):756-760.

[4]孟丽霞.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CCCI相关性的研究[J].中外医疗,2009,28(9):177.

R255.3

B

1009-6019(2015)10-0015-02

猜你喜欢
肾气肾虚气虚
抗衰老名方“金匮肾气丸”的妙用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慢性前列腺炎和肾虚有什么关系?
透视“肾虚综合征”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气虚了,病多了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沉蛤定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力衰竭肺肾气虚型31例
金匮肾气丸联合阿伦磷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