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5-06-09 14:19谢丽辉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内科

谢丽辉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中医医院 湖南 郴州 424500)

浅谈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观察

谢丽辉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中医医院 湖南 郴州 424500)

目的:观察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在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收治的104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式将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08%)(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绞痛患者而言,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药物,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急性心绞痛;治疗;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绞痛是心血管内科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患者在发病的过程中,存在剧烈的心绞痛,如病情严重,甚至可能造成患者的死亡。在大多数情况下,心绞痛的持续时间为1-5min,如症状较轻可自行缓解,否则就需要采取相关的药物予以治疗,降低患者的疼痛症状[1]。我院心血管内科在治疗急性心绞痛患者的过程中,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药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在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收治的104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52例患者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为(57.69±8.61)岁;合并高血压18例,合并高脂血症30例,合并糖尿病10例。研究组52例患者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为(58.01±8.42)岁;合并高血压20例,合并高脂血症29例,合并糖尿病11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硝酸酯类、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等药物。

研究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药物予以治疗。患者口服(厂家:深圳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542)75mg/d,每日3次,28d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判标准[2]

①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心电图检查缺血性的ST-T段基本消失改善>70%;②有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心电图检查缺血性的ST-T段基本消失改善50%-70%;③无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且心电图检查缺血性的ST-T段基本消失改善<50%。治疗总有效包括显效和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08%,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两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n(%)]

3.讨论

急性心绞痛指的是由于人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进而造成患者冠状动脉发生供血不足、心肌缺氧等,引发心前区疼痛。据大量资料证实,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肥胖等因素均会造成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发急性心绞痛[3],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还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治疗。

在本组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依然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药物予以治疗。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噻吩吡啶类药物的衍生物,将其用于心绞痛的治疗中,可以有效诱导人体凝血酶及胶原产生血小板聚集,进而改善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的血流情况,预防发生血栓。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将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药物联合使用,还能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4]。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08%)(P<0.05),提示在急性心绞痛患者的常规治疗中加用氯吡格雷药物,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在后期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急救和治疗中,为了提升治疗效果,需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立即停止活动,并且让患者采取平卧体位卧床休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患者实行吸氧治疗;②服用硝酸甘油片,让患者采取舌下含服方式,通常在2-3min后,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就会得到缓解,此药效大约可以持续0.5h,如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则重复服用或者给予速效救心丸予以治疗;③针刺疗法,患者实行上述方法进行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未出现明显好转时,则提示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此时可以采取针刺疗法进行治疗,针刺患者的内关、足三里等穴位,并且要尽可能避免搬动患者,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神智等。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通患者的常规治疗中,加用氯吡格雷药物,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王凌云.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16(12):36-38.

[2]郝丽曼.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1(02):34.

[3]万芳.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4,19(21):68-69.

[4]漆必波.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10(35):7893.

R714.252

B

1009-6019(2015)09-0011-02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内科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