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南省睢县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2015-06-09 14:19郇树青祝海松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睢县顺位死因

郇树青 祝海松

(河南省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南 睢县 476900)

2012年河南省睢县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郇树青 祝海松

(河南省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南 睢县 476900)

目的:了解2012年河南省睢县疾病监测点的人群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为今后疾病防治和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睢县2012年死因监测资料,用spss19.0分析死亡原因的分布特点及死因构成情况。结果:2012年死因顺位前五位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传染,分别占全死因构成50.9%、20.6%、15.1%、7.7%、1.3%,平均死亡年龄是70岁。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当前造成人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是重中之重。

死因顺位;死因构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对死亡情况的分析和评价是研究疾病的严重程度,了解公共卫生状况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依据。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的极大改变,导致当前人们的死因也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开展死亡原因的分析和研究对于指导卫生工作,保护健康,延长寿命具有非凡意义。本文采用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等指标,分析和评价2012年河南省睢县居民死亡原因的分布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死亡资料来自2012年睢县辖区内医疗机构上报至死因报告登记信息系统的死亡人数。

1.2 方法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ICD)ICD-10进行分类,对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12 年共上报死亡人数4929人,其中因资料不完整、内容出现逻辑错误而剔除两例,实际有效死亡人数为4927人。

2.2 死亡情况的分布特征

从性别方面来说,男性死亡人数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53:1(男性1978人,女性1949人)。从年龄方面来讲,平均死亡年龄是70岁,年龄在1岁以下的47人,100岁以上2人,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2012年睢县死亡人口的年龄分布

死因顺位前六位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传染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他们的死因构成比分别是50.9%、20.6%、15.1%、7.7%,1.3%,1.1%。共占97.2%,详见表2。

3.讨论

3.1 本次研究通过对2012年河南省睢县居民死因监测资料分析发现,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是我县居民的主要死因,循环系统疾病的死因构成比是50.9%。从此可以看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是疾病预防工作的重点,循环系统疾病则是重中之重。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水平升高[1],一方面是由于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研究显示可能是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膳食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高蛋白、高胆固醇摄入增加有关。此外,工作压力的增大、体育锻炼的减少、人口老年化以及吸烟、酗酒、精神等因素也是循环系统疾病病死率居高不下的诱因[1]。

表2 2012年河南省睢县死因构成情况表

3.2 新生儿疾病、先天异常以及妊娠分娩所引起疾病的死因构成比是0.8%,是十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新生儿死亡率作为反映当地经济状况和居民健康水平的最敏感指标,直接影响人口的期望寿命[2]。因此应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减少出生缺陷和新生儿疾病的发生[3]。

3.3 研究发现死亡人群中,平均死亡年龄是70岁,郝素华等人的研究结果是死亡人群集中在60岁以上[4],因此,应针对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结合自身家庭社会三方面作用,保护和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1]底秀娟河南省居民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结果分析2010年37卷06期1164-1165页

[2]李晓铷2005年合肥市城区居民主要死因分析中国预防医学2006年12月第10期628-629页

[3]郭芸394例儿童死因分析西南军医2012年5月14卷3期

[4]郝素华太原市杏花岭区2005-2010年人群疾病死因分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年3月第14卷第三期238-241页

R339.3+9

B

1009-6019(2015)09-0018-02

猜你喜欢
睢县顺位死因
商丘市关工委到睢县 慰问基层“五老”代表
河南通许凸起东部(睢县—商丘段)地热田热储特征及资源评价
《闹科场传奇》述介——兼及张懋畿死因
道光帝皇长子奕纬死因辨析
第二顺位最高额抵押相关法律风险及防范
抵押前顺位作展期是否要后顺位同意
A dress of mother's love
睢县
我国死因认定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某肿瘤医院2010-2014年恶性肿瘤患者死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