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2015-06-09 14:19李朝霞王彦飞张松林范湘山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神经外科血肿脑出血

李朝霞 王彦飞 张松林 范湘山

(1河北省保定市第七医院神经外科 河北 保定 071000;2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神经外科 河北 保定 071000;3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河北 保定 071000)

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李朝霞1王彦飞1张松林2范湘山3

(1河北省保定市第七医院神经外科 河北 保定 071000;2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神经外科 河北 保定 071000;3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河北 保定 071000)

目的:浅析小骨窗经侧裂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为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于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选用小骨窗经侧裂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选用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小骨窗经侧裂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患者总有效率、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例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经侧裂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创伤小、病死率低、术后并发症少、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小骨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

高血压脑出血常发生于50岁以上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病人,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出血部位多位于基底节壳核部位,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临床治疗原则为安静卧床、脱水降低颅内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范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较严重脑出血一般需及时手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从而防止脑疝的发生。中等量及以上的出血,手术治疗清除血肿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1]。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小骨窗经侧裂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满意、疗效确切[2]。现对我院神经外科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研究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常规大骨瓣开颅经颞中回血肿清除与小骨窗经侧裂显微镜下高血压脑出血清除术的效果评价,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于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行头颅CT检查确诊。其中,实验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40~70岁,平均(56.2±6.9)岁。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9~69岁,平均(58.0±6.8)岁。两组患者在出血部位、疾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两者比较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选用小骨窗经侧裂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选用常规大骨瓣开颅经颞中回血肿清除术,对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所有病人均根据CT检查确定血肿位置后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分别施行两种术式,并术后常规降血压、脱水、抗感染和支持治疗。

1.2.2 小骨窗经侧裂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在需手术位置标记头皮切口长度6cm,碘酒及酒精消毒,头皮切开,行颅骨钻孔并扩大成大小3cm× 3cm骨窗,于硬脑膜上做十字切口后将其悬吊,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外侧裂尾部,到达岛叶,注意保护侧裂静脉及大脑中动脉各分支,选择无血管区,切开岛叶皮层1cm进入血肿腔,吸出血肿并避免损伤周围脑组织,双极电凝电灼活动性出血部位,创面彻底止血,创面铺放止血纱布,血肿腔留置引流[3]。

1.2.3 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需手术位置头皮标记"U"形手术切口,总长度24cm,碘酒及酒精消毒,头皮切开,行大小为8~10cm×8~10cm的骨瓣切除,在颞中或颞上回后部血肿距皮层最浅的地方将脑皮层切开,牵开脑组织,到达血肿部位,在直视下行血肿清除术,双极电凝电灼活动性出血部位,创面彻底止血,创面铺放止血纱布,血肿腔留置引流。

1.3 疗效观察

观察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病死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X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α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有效恢复40例,有效率为66.7%,死亡5例,死亡率为8.3%;对照组:患者有效恢复28例,有效率为46.7%,死亡11例,死亡率为18.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并发症较对照组大大较少。说明小骨窗经侧裂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有创伤小、病死率、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详见表一及表二)

表一 实验组对照组有效率、死亡率比较表

表二 实验组对照组有效率、死亡率比较表

3.讨论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最常见原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主要发病机制是颅内小动脉在长期高血压作用下发生慢性病变破裂所致,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非常凶险。较严重脑出血一般需及时降低颅内压、从而防止脑疝的发生。中量及以上的出血,手术治疗清除血肿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传统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术式[4]。

传统开颅术历史应用较悠久,可以有效地清除血肿,但是其所需手术时间较长,创伤性比较大,并且术后并发症比较常见;作为新兴发展起来的小骨窗经侧裂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有效避免了大骨瓣的去除,经脑裂进入血肿腔,可有效避免重要的大脑功能区和血管损伤,尤其是大脑优势半球脑出血患者对语言功能术后保留率较高,因而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较少;同时可以有效降低脑组织的损伤,术后颅内水肿较轻。并且比较美观,很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5]。研究显示,实验组有效率为66.7%,死亡率为8.3%;对照组有效率为46.7%,死亡率为18.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并发症较对照组大大较少,比较相符。

综上所述,小骨窗经侧裂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具有创伤小、病死率、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也期待广大医学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断开拓创新,发现更多优势术式为神经外科服务。

[1]黄国洲.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3,02:283-286.

[2]刘金龙,牛朝诗.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6,06:379-381.

[3]胡涛,林勇,吴春平,王宏国,郭浩,高姣荣.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12:33-34.

[4]汪亮.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佳时机的选择[D].安徽医科大学,2013.

[5]许瑞雪,刘荣耀,徐英辉,刘军,李忠民,王健,位振清.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10:622 -624.

R722.15+1

B

1009-6019(2015)09-0073-02

猜你喜欢
神经外科血肿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