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在不完全性川崎病的应用体会

2015-06-09 14:19黄洁邹敏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川崎病患者

黄洁 邹敏

(高安市人民医院 江西 高安 330800)

丙种球蛋白在不完全性川崎病的应用体会

黄洁 邹敏

(高安市人民医院 江西 高安 330800)

目的:临床分析丙种球蛋白在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实施治疗的68例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分两组,分别实施阿司匹林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粘膜充血、手足肿硬以及淋巴结肿大症状的缓解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不无安全性川崎病患儿临床治疗中实施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丙种球蛋白;不完全性川崎病;临床症状

在小儿川崎病治疗中,必须不断的找寻临床有效治疗方法,以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本文则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治疗68例子小儿川崎病患者进行分析,分析临床小儿川崎病治疗中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的疗效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针对我院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小儿川崎病患者,女为38例,男为30例,年龄在6个月~5岁,平均年龄在12.3±4.8月;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指端皮肤改变、发热、口唇破裂等症状,其中手足硬肿患者25例,淋巴结肿大患者24例,球结膜充血患者19例。68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

1.2 方法

68例患者均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口服阿司匹林,剂量为40mg,每日2次。对观察组患者治疗中,在对组织患者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病情,对患者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剂量为400mg,每日1次。在两组患者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分析。

1.3 观察指标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方法为:对患者实施三大常规检查,检查患者肝功能、支原体抗体、心电图等,并观察患者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患者的粘膜充血、手足肿硬以及淋巴结肿大症状缓解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的试验结果,对于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统计学处理软件为SPSS21.0,其中患者的粘膜充血、手足肿硬以及淋巴结肿大症状缓解时间均采用(±s)表示,实施t检验,两组数据差异检验标准为 =0.05.

2.结果

在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研究过程中发现,临床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很快的缓解,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具体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数据对比

3.讨论

据悉,川崎病,川崎病又称为皮肤载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多见于婴幼儿,男性患者的发病率较女性高,四季只中皆有发病机会;临床中常高热39℃为最初表现,发热后掌拓面红肿且痛,极易被误诊为腮腺炎,它属全身性血管炎症,若是发病后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极容易诱发小儿后天性心脏病,影响患者身体健康[1]。儿科临床疾病治疗中,必须加强对小儿不完全性川崎病的重视,由于传统阿司匹林治疗效果不理想,随着丙种球蛋白的出现,应用丙种球蛋白不仅可有效治疗小儿川崎病 ,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治疗川崎病中,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可以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然而由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会对冠状动脉形成损害,因此可以配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明显逆转治疗效果,也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丙种球蛋白可以有效的和患儿血管内皮细胞受体竞争性结合,对血管内皮炎症反应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从而有效阻断小儿川崎病患者内皮损伤,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充分发挥了治疗效果,疗效确切[2]。

不完全性川崎病患者,由于其临床发病率较高,且四季皆可发病,因此在临床中应该加强对该疾病的治疗预防,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时,还应该注意一下几点:对病程1~4d内的早期小儿川崎病患者,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增加小儿川崎病患者对丙种球蛋白的无反应性发生率;对病程时间在10d以上的晚期小儿川崎病患者,应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时,也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增加小儿川崎病患者并发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对于病程5~9 d以内的小儿川崎病患者应用丙种球蛋白注射,那么此时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发生率以及患者并发冠状动脉症的发生率都是较低的,因此,在实际中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患者时,还应该选择最佳治疗时间,对患者应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3];对于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患者,其发生原因是由于丙种球蛋白用量不足,导致患者的机体代谢功能亢进,使机体内的中性粒细胞活化数过多、活性过强,使相应的细胞因子增加,因此在治疗中应该选择最佳用量对小儿川崎病患者实施静脉注射治疗,不但能够对患儿的临床其他并发症及疾病发生产生有效抑制作用,同时还能够对患儿的不完全川崎病治疗有效性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在不无安全性川崎病患儿临床治疗中实施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1]王雪芳,刘纯义,刘文娟.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的疗效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16):81-82.

[2]张敏,胡秀芬,程佩萱,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继续治疗Meta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18):1539-1543.

[3]曾莉.阿司匹林联合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14):68-69.

R917

B

1009-6019(2015)09-0089-02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川崎病患者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