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2015-06-09 14:19余汶涛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生长抑素肠梗阻排气

余汶涛

(湖南省慈利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湖南 慈利 427200)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余汶涛

(湖南省慈利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湖南 慈利 427200)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5d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排气率、排便率、腹痛腹胀改善率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可以提高患者临床的排气率、排便率,有效改善患者腹胀腹痛症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生长抑素;肠梗阻;临床研究

肠梗阻多发生于普外科,具有发病急的特点,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就会导致腹膜炎和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在非手术期对肠梗阻的治疗多选择为胃肠道减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方法[1]。经研究发现,生长抑素对肠梗阻临床治疗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可以有效抑制患者消化腺的分泌[2]。本次研究中,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均符合肠梗阻诊断标准,患者在临床上都表现出停止排气排便和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对患者腹部进行立体平片检查,显示出明显气液平面即肠梗阻。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5.2±5.8)岁。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补液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情况,进行禁食和胃肠道减压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给予全肠外营养治疗,应用甲硝唑(大连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4292)进行抗感染治疗,治疗剂量控制在7.5mg/kg,每日注射1次[3]。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482)治疗。给予患者生长抑素的静脉滴注,注射量控制在3mg配合48ml的0.9%氯化钠溶液,以微泵保持24h的静脉滴注,滴注时间要持续5d[4]。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以显效、有效、无效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定。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经立位腹平片可以观察患者肠管积液与积气均消失。

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缓解,经立位腹平片可以观察到患者肠梗阻的征象有明显好转。

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有改善,甚至有所加重,经立位腹平片观察,患者肠梗阻征象没有缓解。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检验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 经过5d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排气率、排便率、腹痛腹胀改善率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n/%)

3.讨论

肠梗阻发病原因是梗阻使肠道吸收与分泌平衡受到破坏,造成肠管内的液体与压力增大,形成恶性循环,引起患者腹痛腹胀和恶心呕吐,导致排气排便停止。所以,可以通过降低胃肠液分泌和肠管内减压等方法阻止恶性循环的发展,实现对肠梗阻的治疗。

生长抑素属于肽类环状的激素,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生长抑素由14种氨基酸组成,能有效抑制人体垂体分泌下丘脑激素,存在于患者胃肠道的黏膜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中。生长抑素对患者胃肠道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能抑制胃泌素与胰岛素及促胰腺素等激素的分泌,还能刺激T细胞的增生,减少血浆毒素,使患者免疫力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有效改善患者肠梗阻导致的腹痛腹胀及恶心呕吐等症状[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5d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排气率、排便率、腹痛腹胀改善率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生长抑素可以缓解肠梗阻患者的肠管内压,减少治疗时间,防止肠梗阻合并并发症出现,在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同时,还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总之,生长抑素可以提高患者临床的排气率、排便率,有效改善患者腹胀腹痛症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1]高志刚,马晓娟,陈爱霞,等.实验性犬小肠梗阻的病理变化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1,17(3):331-334.

[2]张普元.生长抑素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作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5):188-189.

[3]王月玲,翟夏,王晓伟.肠复贴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梗阻63例[J].陕西中医,2013,34(11):536-537.

[4]雷成方.生长抑素在治疗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20-521.

[5]刘清涛,原明凤,李伟民.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100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2):47-48.

R574.2

B

1009-6019(2015)09-0115-02

猜你喜欢
生长抑素肠梗阻排气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