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2号方治疗支原体感染盆腔炎疗效初评

2015-06-09 14:19黄胜英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盆腔炎阿奇霉素

黄胜英

(汝城县中医院 湖南 郴州 424100)

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2号方治疗支原体感染盆腔炎疗效初评

黄胜英

(汝城县中医院 湖南 郴州 424100)

目的:探讨针对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观察选择阿奇霉素+盆腔炎2号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14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的随机分组。C1组(观察组73例):临床选择阿奇霉素+盆腔炎2号方进行治疗;C2组(对照组73例):临床选择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疾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完成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C1组高于C2组盆腔炎患者明显(P<0.05);在疾病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C1组低于C2组盆腔炎患者明显(P<0.05);在患者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C1组优于C2组盆腔炎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临床选择阿奇霉素+盆腔炎2号方进行治疗,能够获得确切疗效,患者临床预后质量可获得显著提高,凸显阿奇霉素与盆腔炎2号两种药物的临床联用价值。

阿奇霉素;盆腔炎2号方;支原体感染盆腔炎

盆腔炎属于临床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患者患有此种疾病后对自身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对于支原体感染是导致患者患有盆腔炎疾病的主要原因。临床针对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主要以抗感染治疗以及对症治疗为目的[1]。单纯选择阿奇霉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即使临床能够获得一定治疗效果,但是临床表现出较高的疾病复发率,并且会表现出诸多不良反应情况,从而对患者临床综合疗效造成严重影响。为了确定最佳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临床选择阿奇霉素+盆腔炎2号方完成治疗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等获得显著改善,现将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146例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的随机分组。在C1组73例盆腔炎患者中,年龄范围为22岁-5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2.1 ±4.6)岁;患者的疾病病程为3个月-26个月,患者的平均病程为(10.6 ±2.1)个月;在C2组73例盆腔炎患者中,年龄范围为23岁-5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2.3±4.9)岁;患者的疾病病程为2个月-25个月,患者的平均病程为(10.3±1.9)个月。对比两组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的一般资料,于临床存在均衡性(P>0.05)。

1.2 方法

针对C2组患者主要选择阿奇霉素药物进行治疗。初次选择阿奇霉素(0.5克)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1次/天。对患者疾病情况进行观察,对用药剂量进行合理调整;之后转为口服的方式用药治疗,1次/天。针对C1患者除采用C2组治疗方法之外,配合选择盆腔炎2号方进行治疗。用药处方为:选择茯苓以及玄胡各12克;选择桂枝、桃仁、川楝子、狗脊以及香附各10克;选择石见穿15克;选择吴茱萸以及川芎各6克对患者进行治疗[2]。主要选择水煎服(100毫升)方式。控制药液温度保持在38摄氏度,为患者保留灌肠,控制保留时间超过1小时,1次/晚。针对两组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均将7天的治疗定为1个疗程,要求患者于经期停止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对患者共需进行4个疗程的治疗[3]。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疾病复发率、患者临床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观察,并进行组间对比。

1.4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全部消失,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全部表示正常;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患者临床体征以及患者相关检查指标全部获得有效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患者临床体征以及患者相关检查指标未发生任何的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完成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分别选择X2检验以及t检验以%形式以及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完成治疗后,C1组患者中,痊愈:51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63%(72/ 73);C2组患者中,痊愈:27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2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9.86%(51/73);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C1组高于C2组盆腔炎患者明显(P<0.05);C2组患者表现出腹泻症状的患者6例,表现出恶心症状的患者4例,临床不良反应出现概率为13.70%(10/ 73);C1组共包括2例患者出现腹泻症状,临床不良反应出现概率为2.74%。在疾病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C1组低于C2组盆腔炎患者明显(P<0.05)。

2.2 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

在患者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C1组优于C2组盆腔炎患者明显(P<0.05)。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表1 C1组与C2组患者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对比(±s)

表1 C1组与C2组患者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对比(±s)

组别 n RI PI Vmin(cm/s) C1组73 0.87±0.06 2.43±0.11 0.58±0.06 C2组 73 0.81±0.05 2.19±0.12 0.49±0.06 t 8.032 8.065 8.071 P <0.05 <0.05 <0.05

3.讨论

近年来,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例数表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阿奇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针对此种疾病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其针对蛋白合成可以进行有效抑制,从而发挥显著的抗菌效果。但是长时间选择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较易表现出不良反应症状,并且表现出较高的疾病复发率。

盆腔炎2号方中包括的茯苓、吴茱萸以及桂枝能够发挥温经的功效;赤芍、桃仁、白芍以及川芎能够发挥理气化瘀以及止痛的功效;石见穿能够发挥理气功效;玄胡、川楝子以及香附能够发挥止痛药理的功效;制大黄能够发挥化瘀理气的功效。将诸多药物共用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发挥活血化瘀以及清热解毒的功效。

本次研究中,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以及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C1组优于C2组患者明显(P<0.05),有效证明阿奇霉素+盆腔炎2号方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针对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临床选择阿奇霉素+盆腔炎2号方进行治疗,能够显著将患者临床预后质量提高,最终显著提高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1]解颖.氯霉素局部用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3,24(22):3943.

[2]梁革.阿奇霉素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93例[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3(3):177.

[3]朱文琼.阿奇霉素为主治疗女性解脲支原体感染90例临床观察[J].成都医药,2013,28(5):267-268.

R917

B

1009-6019(2015)09-0137-02

猜你喜欢
盆腔炎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阿奇,出发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与护理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