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临床使用分析

2015-06-09 14:19郭华平董雅娜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适应症黄色素中成药

郭华平 董雅娜

(1山西省太原市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附属医院药剂科 山西 太原 030006;2山西省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外一科 山西 太原 030053)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临床使用分析

郭华平1董雅娜2

(1山西省太原市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附属医院药剂科 山西 太原 030006;2山西省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外一科 山西 太原 030053)

目的:调查本院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使用情况,分析其总体疗效,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本院共计182例住院使用过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病例,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如样按照说明书给药,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在本院约62%为合理用药。结论:有必要对临床医师进行用药指导,避免出现不合理用药及药物不良反应。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合理用药;临床分析。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具有扩张微细动脉,增加组织血液灌流量,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同时能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并能调节血脂、清除有害氧自由基、防止细胞过度氧化而发挥抗氧化作用[1],适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血管栓塞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等。因其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病例较多,病情较为复杂。因此,有必要对其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以期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减少药品滥用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1.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整理本院自2014年1月以来在各临床科室中住院使用过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病例共计182例。其中男性94例,女性88例。内科92例,外科78例,五官科12例。

1.2 方法

查看病历中医嘱、相应病程、化验检查,针对患者的用药原因、疗程、用药效果、不良反应这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后做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患者用药原因归类汇总

分为冠心病、脑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内分泌系统疾病、外伤性疾病、外科手术、感染性疾病、其他疾病等几组。其中神经病变包括了五官科突发性耳聋、外科腰椎间盘突出。根据病程描述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消肿、促进炎症消退、预防血管阻塞等目的。(表1)

表1 182例患者用药原因相关诊断分析

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临床使用中主要以内科系统疾病为主。冠心病使用最多,占28.02%。其次为脑血管病变,占17.58%。神经病变列于第3为,占16.48%。

2.2 患者用药疗程情况汇总

按照药品说明书中描述,用药一个疗程最少为7天,最长为14天,因此以7-14天为分界,分为3组。(表2)

表2 182例患者用药疗程情况汇总

收集病例中发现,临床中使用该药多以14天为1疗程,占比56.04%,最短仅用1天,最长的甚至用到28天,即2个疗程,超出规定疗程的占比达26.92%。

2.3 用药后疗效情况汇总

调阅病例中病程记录内容,对用药时针对的主要诊断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好转、无效3组进行分类。(表3)

表3 182例用药患者疗效汇总

在统计中发现,疗效为好转的病例占比最大,达到了70.33%,无效的患者多为治疗过程中出现其他并发症或药物反应而导致停药、疗程过短的病例,占到7.69%。

2.4 用药不良反应情况汇总

在调查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共计8例,发生率为4.40%。其中7例为皮肤潮红、皮疹、皮肤瘙痒等轻微表现,停药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后明显好转。1例出现了较严重的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皮疹、声音嘶哑,经停药、抗过敏药物、激素治疗后快速好转。

3.讨论

3.1 用药适应症讨论

说明书中指出,该药的功能主治为: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心血瘀阻引起的Ⅰ、Ⅱ、Ⅲ级的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症见,胸痛胸闷,心慌,气短等。但是经过调查发现,临床中使用时适应症明显放宽,也取得一定疗效,查阅部分文献可以发现,本药临床应用于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II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等血管病变相关疾病,也取得了良好疗效,根据中医辨证这些病灶也属于血瘀证,符合用药指征,如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兼瘀血阻络、血瘀气滞证等。但是,也存在一些超适应症的用药,如用于感染性疾病、外伤性疾病、手术后无明显心脑血管疾患的患者,超适应症用药不仅得不到应有疗效,且带来了更多的用药风险,给病人带来更多的经济负担。在统计到的不良反应病例中,有5例来自于超适应症用药。

3.2 用药疗程讨论

统计后可以看到,大部分病例在使用红花黄色素时能按照说明书疗程进行,虽然笔者未能找到一个疗程为14天的依据所在,但通过统计可以发现,在14天时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最大化,即缩短疗程时疗效不能最大发挥,延长疗程时疗效也得不到放大,甚至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多[2]。

3.3 用药疗效讨论

从统计数据中不难发现,红花黄色素具有良好疗效,有效率达到93.95%。如果排除一部分超适应症用药的情况,这个数据有可能更高。祖国友等临床观察发现红花黄色素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有效率可达到94%[3]。与作者调查结果相近。另外可发现,用药无效的病例大部分发生在超范围用药中。因此,对于临床医师使用中成药制剂的适应症应加强管理,避免超适应症用药导致的治疗无效。

3.4 用药不良反应讨论

随着国内制药工业的不断发展,中成药新品种、新剂型的大量增加,使中成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药三分毒",古人早就认识到中药的不良反应,将其归纳为"十八反","十九畏"等,并有"小毒,有毒,大毒"之分。近些年来,在"回归天然"的追求中,在"中药安全无毒"的片面理解下,很多人一直认为中药源自于天然,药性平和,且经过加工炮制,无任何副作用。导致长期、大量、盲目使用中成药的现象非常普遍,使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不断增加[4]。

4.结论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在我院的使用中,大部分临床医师能够按照适应症用药,疗程规范。该药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但也应看到,部分临床用药不规范,超范围、超疗程用药不仅对病情起不到治疗效果,而且会带来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因此,在中成药管理方面,医院应加强使用中成药的有关规定,执行处方点评制度,建立公示制度,定期开展全院性合理用药的分析、评价。注重临床中药师的培养,根据医院临床中药学工作实际需要加强知识储备[5],药剂科应组织编写中成药合理用药的药讯资料,定期组织医师、药师之间的交流学习,确保中成药临床使用的安全、有效。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1]王华.红花黄色素注射剂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 (30):9-10.

[2]贾正毕,李元启等.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分析及风险管理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5):72-74.

[3]祖国友,那红军,等.低分子量肝素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观察[J].华北国防医药,2010,22(5):427-429.

[4]张力,杨晓晖,曹立亚,等.关于我国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和发展的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7,25(7):581 -583.

[5]张冰,金锐,吴家瑞.基于现代中药师知识框架构建临床中药学课程[J].药学教育.2011,27(5):23-25.

R4

B

1009-6019(2015)09-0160-02

猜你喜欢
适应症黄色素中成药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基于价值的多适应症药品医保准入模式探讨
完整精算法与简易调算法
— 多适应症药物准入评估方法比较研究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享乐适应症
红花黄色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心肌损伤
HPLC法测定德都红花七味丸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