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32例临床诊治

2015-06-09 14:19李敏戈宏焱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肝炎病毒性死亡率

李敏 戈宏焱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32例临床诊治

李敏 戈宏焱(通讯作者)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目的: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32例临床诊治。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32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重症肝炎组和非重症肝炎组,对两组分别依据肝炎严重程度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娩结局治疗效果。结果:重症肝炎组中有8例孕妇在分娩过程出现死亡,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有4例出现死亡,其孕妇分娩死亡率和新生儿分娩死亡率分别是50.00%和25.00%;非重症肝炎组中有0例孕妇在分娩过程出现死亡,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有0例出现死亡,其孕妇分娩死亡率和新生儿分娩死亡率分别是0.00%和0.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妊娠结局中死亡率非常高,其预后处理难以有效开展,因此在临床中需要引起足够关注和认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妊娠;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治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临床中通过母婴传播方式且发病率较高的一类传染性疾病[1],这类型疾病经常会通过母婴传播进行传播,其发病率越来越高,给患者及其新生儿带来非常大的伤害。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容易在妊娠的各个阶段出现,很容易引起早产、死胎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中一定要针对其展开有效的治疗过程。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32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对两组分别依据肝炎严重程度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娩结局治疗效果,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3年08月~2014年0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2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每组各16例。重症肝炎组,年龄20岁到38岁之间,平均年龄(25.92±5.34)岁。非重症肝炎组,年龄20岁到38岁之间,平均年龄(25.63±5.63)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病毒性肝炎疾病临床症状

此类患者在早期经常会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患者的食欲下降,出现了恶心、呕吐症状、腹部胀痛等[2],等到出现此类症状大约一个星期后,患者的皮肤开始变黄,个别患者还容易出现皮肤炎症反应,同时患者的肝脏部位出现轻微的疼痛感,在检测时其肝脏出现轻微的肿胀和疼痛感[3]。

1.2.2 实验室检测

在实验室对其病情检测和确认过程中,主要是对患者开展血液检测[4],针对患者血液中谷丙转氨酶活性、尿胆红质、血浆蛋白含量等多项指标结果进行很好的测定,从而能够准确的检查到低蛋白血症,同时很好的控制其比例大小,确认患者的尿胆红质检测结果显示阳性。

1.2.3 病原学检测

根据相应的病理学检测方式能够针对不同病毒的血清抗体进行有效的测定,通过对其甲肝病毒表面活性进行抗体测试,同时也需要对乙肝病毒抗体进有效检查,这样就可以说明患者已经感染了很多的乙肝病毒,在检查过程中,确定病毒是否正在体内复制[5],对其血液中存在的大量乙肝病毒进行很好的测试,确定其传染性能这样能够根据临床症状表现情况及时的展开有效治疗过程,加强对病毒的病原学检测,提高病原性检测结果,通过病毒表面的特异性抗体来进行疾病诊断和开展治疗工作。

1.2.4 治疗方式

32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重症肝炎组和非重症肝炎组,对两组分别依据肝炎严重程度实施治疗过程。非重症肝炎一组患者需要利用葡醛内酯、复方亮氨酸、复方甘草甜素等药物进行很好的保肝治疗,当然在治疗过程中,对其药物用量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要求控制,其中葡醛内酯药物用量用法为将0.40克的葡醛内酯加入到浓度为5.00%的葡萄糖溶液0.5L中混合后实施静脉滴注,每天用药治疗一次[6]。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还需要辅助使用丹参注射液来对患者的肝脏功能进行很好的循环治疗,通过加强对患者各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补充,从而保证患者的身体营养健康需求。

重症肝炎组患者主要是通过肝细胞再生因子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实施治疗过程,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其病情状况,确定好合适的用药量,通常其肝细胞再生因子采用肌肉注射方式,药物用量控制在每天40毫克到120毫克之间。在预防肝性脑病发生时,需要采用甲硝唑等药物联合用药治疗,有效的抑制了细菌滋生,达到抗凝治疗效果。在抗凝治疗时 还需要适当的补充新鲜血浆、纤维蛋白原等物质。在治疗过程中,当患者的肾脏功能出现衰竭情况后,需要对其摄入量进行很好控制,尽可能的缓解对患者肝脏、肾脏等各个组织系统的损害。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娩结局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

重症肝炎组中出现10例感染患者、10例肝肾综合征患者、9例产后严重出血患者以及10例低蛋白血脂,其各项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都明显高于非重症肝炎组,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结果对比

重症肝炎组中有8例孕妇在分娩过程出现死亡,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有4例出现死亡,其孕妇分娩死亡率和新生儿分娩死亡率分别是50.00%和25.00%;非重症肝炎组中有0例孕妇在分娩过程出现死亡,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有0例出现死亡,其孕妇分娩死亡率和新生儿分娩死亡率分别是0.00%和0.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32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对两组分别依据肝炎严重程度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娩结局治疗效果,结果显示重症肝炎组中出现10例感染患者、10例肝肾综合征患者、9例产后严重出血患者以及10例低蛋白血脂,其各项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都明显高于非重症肝炎组,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证明了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妊娠结局中死亡率非常高,其预后处理难以有效开展,因此在临床中需要引起足够关注和认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龙昭华,卓树洪.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及其对妊娠的影响[J].广州医药,2012,17(3):45-47.

[2]范蔚芳.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130例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 ,2013,19(18):3426-3427.

[3]杨鹏雅,林琪,林志鹏,等.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39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821-823.

[4]庄君.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围生期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3):324-325.

[5]崔娟,刘红丽.13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6):815-816.

[6]郑晓丹,林少锐,康惠忠.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96例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22(4):599-600.

R714.12

B

1009-6019(2015)09-0168-02

李敏(1981/02),女,蒙古族,硕士,医师。主要从事全科医学工作。

猜你喜欢
肝炎病毒性死亡率
《世界肝炎日》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世界肝炎日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