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对待教学质量提升,创新教学管理评价机制

2015-06-10 19:56李修平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行政部门平均分素质教育

李修平

一、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的提出已有十几年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十几年前就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全面转向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因此,学校教育管理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充分发挥管理育人的作用。解放家长的思想,不要太看重分数,真正转变观念,教育孩子学会做人,使孩子的方方面面都在家庭与学校的默契中全面发展。否则,实施素质教育和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较为突出,这不仅影响教师的工作状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本案例从教师的教学成绩评价入手,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绽放教学管理评价活力,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一点对策,期待教育领导及专家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的教学管理的评价机制。

二、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与困惑

小学教师的职业枯竭感为什么高?病因不在于小学教师没有正确的自我认识,不能悦纳自己、悦纳自己的教师职业,而在于现在的小学教师,普遍陷入教育权利缺失的焦虑,基本没有教育自主权,进而对怎样做教师也感到困惑。学校对教师教学成绩评价制度的不合理,导致分数面前“压死人”。

下面是我校上学期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质量检测成绩的统计表,学校主要关注同一学科各班级的平均分,同时排名:二(2)班数学第一名,二(3)班数学第二名,二(1)班数学第三名,按照名次对老师进行考核。这张表的“均分差”不大,但二(1)班数学老师就明显有了很大的压力。由此可见,这种评比是很残酷的,把原本平均分相差一分的老师分成三六九等,造成同级同科教师关系的紧张。这里还好,分数差距不大,一旦差距较大,学校领导就要给相关老师施加压力了。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95分和96分是绝对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禁要问:这是素质教育吗?

自素质教育实施以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已严格禁止用学生的考试分数给学生排名,全面采用教学质量检测的等级,即“85~100为优秀,75~85为良好,60~74为及格,60以下为不及格”来评价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进入良性竞争。

但教育行政部门给学校,学校给老师的主要评价指标,仍然是应试教育下学生的平均分。教育行政部门用该校学生的平均分对学校进行排名,学校以同一年级相同学科“班级学生平均分”给老师进行排名。这就造成教育行政部门压学校,学校压教师,教师“揪学生”,拼命地提升学生的平均分。

三、教学质量提升的反思与对策

就当前而言,教学质量的提升仍是小学教师的主要压力。很多主科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白天教师之间抢时间、争课时,加班加点,课外辅导;夜间备课、分析试卷、批改作业,造成身心过度疲劳。究其原因,仍是教育思想的不端正,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太深。因此,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勇于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实行科学管理,合理安排教师的时间,对教师实行弹性管理,保证教师有足够的休息、学习、科研和理性思考的时间。

当前,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所谓“质量提升”,实质上就是辖区内各学校,同级同科教师教学平均分的较量。这种评价体系必然导致生源质量好的学校年年受表彰,生源质量差的学校压力很大。同理,在同一学校,生源质量好的班级,教师优越感增强,家长择班;生源质量差的班级,教师提心吊胆,压力很大,家长想办法把孩子转走。当然,这里也有转变的时候,如一个平均分好的班级,两名优生转出,两名差生转入,这个班的均分就有可能下降3~5分,甚至从原来的顺数第一变成倒数第一,这个班的教师也就由以前的名师变成学校和同事笑骂的对象。因此,这种评价制度是很残酷的,必然导致同级同科教师关系的紧张。

所以,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也应该严格禁止用学生的考试分数给教师排名,全面采用教学质量检测的等级,即以学生平均分“85~100为优秀,75~84为良好,60~74为及格,60以下为不及格”来评价教师。如果感觉这种评价不能真正做到奖勤罚懒,可以设立学科成绩优秀奖,计算方法为:班级及格率×50%+班级优秀率×30%+班级平均分×20% = 班级学科成绩,这样可以淡化“平均分”这个容易受极端值影响,且很不合理的指标因素,既避免教师之间为了平均分一两分的差距拼得你死我活,也使教师的教学进入良性竞争。

由此可见,我们要真正实行素质教育,就不该只喊素质教育的口号,干着应试教育的事情,学生累,教师更累。应该让教师真正成为教师,不应该让他们受行政指使被折腾得身心疲惫,失去对职业的幸福感;应该改变教学成绩的评价制度,真正建立良性竞争的平台,摆脱行政干扰,使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权益得到体现。当教育工作变得纯粹,自然会恢复其应有的职业荣誉感和崇高感。所以,学校领导应该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现代教育管理观念,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关系清晰的现代学校制度,真正推进素质教育,使钱学森之问真正能找到答案。?

猜你喜欢
行政部门平均分素质教育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行政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及实现研究
试论企业行政部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平均分一半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平衡计分卡在高职行政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两种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