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复济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外科难愈性伤口的效果观察*

2015-06-15 18:40王凤霞李燕润张维
西部医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封闭式普外科生长因子

王凤霞 李燕润 张维

(1.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40;2.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50)

贝复济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外科难愈性伤口的效果观察*

王凤霞1李燕润1张维2

(1.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40;2.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50)

目的 探讨贝复济(碱性成纤维化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对于普外科难愈性伤口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00例普外科手术后难愈性伤口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组(对照组)和贝复济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治疗有效率、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的基础上使用碱性成纤维化细胞生长因子对于普外科手术导致的难愈性伤口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碱性成纤维化细胞生长因子; 封闭式负压引流; 难愈性伤口

难愈性伤口(refractory wounds)是指由多种原因包括创面内因素如血供异常和感染及宿主基础状态导致的在期望时间内不能正常愈合的伤口[1~6]。临床研究显示由于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和院内耐药菌感染等因素,普外科和骨科等外科患者难愈性伤口发生率有增加趋势[1~7]。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是近年来伤口治疗的新疗法,由于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和疗效确切等优点很快在临床中得到了推广[1~7]。同时基础研究发现碱性成纤维化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对诱导成纤维细胞分化、胶原蛋白分泌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生成等有重要的调控作用[8, 9]。目前BFGF已广泛用于压疮和烧伤等外科创伤的治疗[11,12]。本文观察对照BFGF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与单纯负压引流对于普外科难愈性伤口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01月~2014年07月收治的普外科手术后难愈性伤口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组(对照组)和贝复济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组(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38.3±2.4);贝复济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1.6±23.2)。入选条件:慢性皮肤伤口持续1 个月以上迁延不愈,伤口状况无好转或者持续恶化,伤口创面最小直径≥3cm。 同时排除肿瘤手术后、结核杆菌感染、脓毒血症及其他全身严重感染和免疫抑制状态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损伤面积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入选的100例患者均给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均给予彻底清除创面的坏死组织、血痂和异物等。再按创面大小和形状修剪带有多侧孔引流管的VSD敷料,使引流管完全被VSD敷料包裹。用具有生物透性粘贴薄膜封闭VSD敷料覆盖着的整个创面和皮肤,面积≥3cm。开放负压(负压维持>100mmHg),此时可见敷料紧贴于创面和皮肤,并及时更换引流瓶。每2天更换VSD 敷料1次。观察组患者在给予VSD治疗的同时,在更换敷料时创面喷涂碱性成纤维化细胞生长因子(国药准字S10980077,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1次。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且无感染时进行皮瓣移植闭合创口。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未见药物过敏等不良好反应事件。

1.3 临床疗效标准 对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进行分析。按文献推荐的判断标准[2]愈合:患者皮肤恢复正常或结痂脱落;显效:创面缩小>80%,患者上皮组织长出新的肉芽;好转:患者创面缩小面积<50%,创面边缘长出新的肉芽组织,但边缘仍然出现极少量渗液;无效:患者治疗前后创面没有恶化或没有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49,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10-2)]

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ef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n愈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对照组5028(74.00)10(8.00)8(12.00)4(8.00)46(92.00)观察组5041(82.00)6(12.00)2(4.00)1(2.00)49(98.00)

2.2 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难愈性伤口(refractory wounds)在外科患者中并不少见,由于其持续时间一般较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并增加了患者罹患脓毒血症和其他疾病的风险[1~7]。目前对难愈性伤口尚无明确的定义,一般难愈性伤口是指由多种原因包括创面内因素如创伤部位血供异常和感染及宿主基础状态如糖尿病导致的在期望的时间内不能正常愈合的伤口[1~7]。

表2 两组患者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frequency of dressings change, healing time and length of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n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d)住院时间(d)对照组5014.28±4.5234.92±15.2525.67±9.21观察组5010.05±2.16①25.63±9.87①17.86±6.33①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是近年来伤口治疗的新疗法,由于其效果显著,操作方便,成本较低,至面世以来迅速在全世界内得到了广泛推广,目前也已成为当代伤口治疗的主流[1~7]。封闭式负压引流可在创面区域形成负压区,可有效的将创面内及周围炎症组织形成的坏死物及水肿液及时吸出,同时减轻对创伤组织小血管的压迫,增加损伤组织的血供,并可减少创伤组织中炎症介质的聚集,进一步减轻组织的炎症反应[12~16]。Li RG等人的研究发现VSD可有有效促进儿童膝关节以下软组织损伤和缺损的修复,改善其感染率和功能恢复等临床指标[14]。刘兵等人的研究显示VSD可以有效促进电烧伤创面组织生长,同时缩短创伤治疗的时间,改善临床治愈率[15]。李飞等人的临床研究发现在治疗慢性骨髓炎时VSD对于清除坏死组织,减轻组织周围炎症反应和组织水肿有积极意义,同时可以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改善临床预后[16]。此外研究发现难愈性伤口与创伤组织局部的细菌含量密切相关[17]。Lu CW等人研究发现通过持续创面周围局部利多卡因干预可有有效抑制小鼠创伤组织中葡萄球菌的生长,并有效促进创面的愈合[17]。由于VSD治疗有助于坏死物和过多的水肿液的迅速清理和排除,可减少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降低感染的机率[12~16]。另一方面组织伤口的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连续的过程,主要包括炎症期、组织再生期和修复重建期等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在该过程中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和细胞分化再生有序进行,最终完整填补缺损的组织达到愈合[18~20]。组织创伤愈合与肉芽组织形成密切相关,新鲜的肉芽组织有利于创口的闭合[18~20]。肉芽组织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及其分泌的各型胶原纤维和新生的微小血管构成,同时伴有部分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18~20]。其中血管生成是创伤修复的关键环节,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了该过程[18~20]。研究显示碱性成纤维化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8~20]。黄永军等人的研究发现bFGF可以有效促进大鼠移植皮瓣内血管新生,改善移植皮瓣的微循环状态,从而提高皮瓣成活率[20]。在本临床研究中我们对普外科手术导致的难愈性伤口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分析发现贝复济(bFGF)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换药的次数、伤口愈合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组患者,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该结果表明在普外科手术导致的难愈性伤口的治疗过程中联合贝复济(bFGF)治疗较单用VSD更有利于创面的恢复。

4 结论

在封闭式负压引流的基础上使用碱性成纤维化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对于普外科手术导致的难愈性伤口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1]刘朋飞. 负压吸引在创面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 西部医学, 2013, 25(08): 1274-1276.

[2]李盾. 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和常规VSD治疗普外科难愈性伤口对比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13(12): 1975-1976.

[3]吴彩玉, 李艳容, 王晓玲, 等. 自行研发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在难愈性伤口的观察与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2): 165-166.

[4]高长虹. 常规VSD与改良VSD治疗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效果比较[J]. 中国医学工程, 2014(1): 123-123.

[5]陆亚萍. 3种创面敷料在不同渗液量难愈性伤口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 2012, 11(11): 24-25.

[6]王心吉, 李盾. 对流冲洗复合VSD对难愈性伤口修复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06(13): 29-30.

[7]陈飞云, 陈美红. 影响手术切口愈合的因素及处理[J]. 江西医药, 2012, 47(09): 838-841.

[8]颜志刚, 刘山, 李锋. 贝复济促进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愈合的临床研究[J]. 西部医学, 2006, 18(05): 602-603.

[9]王冰, 马军, 朱裕成, 等. 同种异体胎颅骨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移植治疗骨不连[J]. 西部医学, 2005, 17(06): 551-552.

[10] 沈为民, 果磊, 张恒术, 等. bFGF多肽敷料对愈合延迟伤口修复的促进作用[J]. 重庆医学, 2003, 32(05): 526-527.

[11] 牛家兰. 聚维酮碘和贝复剂用于感染伤口的效果观察[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15): 1936-1936.

[12] Siribumrungwong B, Noorit P, Wilasrusmee C,eta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of delayed primary wound closure in contaminated abdominal wounds [J]. World J Emerg Surg, 2014, 9(1):49.

[13] Misic AM, Gardner SE, Grice EA. The Wound Microbiome: Modern Approaches to Examining the Role of Microorganisms in Impaired Chronic Wound Healing [J]. Adv Wound Care (New Rochelle), 2014, 3(7): 502-510.

[14] Li RG, Yu B, Wang G,etal. Sequential therapy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and free-flap transplantation for children with extensive soft-tissue defects below the knee in the extremities [J]. Injury, 2012, 43(6):822-828.

[15] 刘兵, 陈诚, 胡以信.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电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 西部医学, 2012, 24(12): 2289-2291.

[16] 李飞, 宁建, 徐爱飞.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观察[J]. 西部医学, 2012, 24(08): 1509-1510.

[17] Lu CW, Lin TY, Shieh JS,etal. Antimicrobial Effect of Continuous Lidocaine Infusion in a Staphylococcus aureus-Induced Wound Infection in a Mouse Model [J]. Ann Plast Surg, 2014, 73(5): 598-601.

[18] 黄勇, 祁少海, 谢举临, 等.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在烧伤后肉芽组织和增生性瘢痕中微血管形成的作用[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7, 24(11): 1393-1395.

[19] Lancerotto L, Orgill DP. Mechanoregulation of Angiogenesis in Wound Healing [J]. Adv Wound Care (New Rochelle), 2014, 3(10): 626-634.

[20] 黄永军, 黄东, 牟勇, 等. bFGF对促进大鼠移植缺血皮瓣血管化的实验研究[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0, 33(01): 38-40.

Effect of bFGF combined with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in abdominal surgery induced refractory wounds

WANG Fengxia1,LI Xirun1,Zhang Wei2

1.ThePeople’sHospitalofDongxiLake,Wuhan430040;
2.TheAffiliatedHospitalofChengduMedicalCollage,Chengdu61005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bFGF combined with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in treatment of abdominal surgery induced refractory wounds.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surgery induced refractory wound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treatment group (control group) and bFGF +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treatment group (observe group). The effective power, frequency of dressings change, healing time and length of stay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power, frequency of dressings change, healing time and length of stay in observe group were all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bFGF combined with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was an effective and safe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abdominal surgery induced refractory wounds.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Refractory wounds

四川省教育厅科研课题(11ZB172)

R 649.9

A

10.3969/j.issn.1672-3511.2015.07.019

2014-10-10; 编辑: 陈舟贵)

猜你喜欢
封闭式普外科生长因子
小学作文教学由封闭式到开放式的转变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封闭式负压吸引术在骨科创伤治疗中的护理分析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